终于写完了“抗战”(书测改名为“旅长”)。
首先还是要说一声抱歉。
一来,因为时间和推荐的缘故,这书从23年春天就更新不正常了。
主要还是因为和工作冲突。
不管理由有多少,其实都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这点我深刻检讨。
二来呢,就是书的质量。
这书最大的问题是发展太快,第一军实力太强大,最后不得不让魏小勇去出国打鬼子。
虽然我的本意是“我方为打败法西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毕竟超出国内这个范围,很多东西都变味儿了。
尤其是,即使不出国,也不可能抹杀我国的贡献。
以后写书,会注意这点。
不止这一处问题,比如文笔、节奏等等。
还有就是对历史的模糊和偏见,导致一些细节把握不尽如人意。
不少读者在书评区域留下了宝贵的意见,其实我都看了,多数都是诚恳有益的。
有人提到我写对话时,用了很多“说”,这一点,在书的最后部分已经改了。
魏小勇黄埔5期肄业生设定的问题,确实存在有违历史的情况。
抗战部分对待伪军的屠戮政策,有违事实。
虐杀鬼子的桥段,虽然很爽,可毕竟还是犯了“如此和罪犯何异”的错误。
不过,对于鬼子国的基本认知,我还是没有变化,那就是要靠近它、防范它,而且必须打得它疼了,才不会再犯大夏。
警钟长鸣!
至于解放战争部分,其实很不好写,有细心的读者发现,空军几乎被雪藏,这样处理肯定草率了点儿。
不过,我还是这样写了。
因为还是希望能较为全面的展现抗战 的英雄人物的落地,比如杜光庭、耀武王,这些都是抗日名将,我心底是很佩服的。
最后聊聊结局吧。
魏小勇和蓝盈盈去了凯尔盖朗岛,这是我很久前就设定好的。
因为我会写那段黑暗时期的一点点事情。
结尾的部分多次提到“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问题,相信看到最后的小伙伴也发现了。
比如李清扬的孙女,不关心魏小勇的名字,只在乎风筝,这是个浅显的比喻。
结局还有几个人没交代,其实我是有意的。
比如李云龙和赵刚,他们能不能活下来?即使魏小勇给了他们指点,要他们忍耐,但一来两个人不算是魏小勇带出来的,二来是他们的性格就是很刚强的。
当那些不公正的黑手碰触到了他俩的底线,他们会如何选择?
我其实倾向,他们还会走向原着的道路。这很残酷,但更真实。
风筝郑耀先的故事涉及的篇幅很短,而最后要暗杀魏小勇的那个人其实也不难猜,就是影子韩冰。
但主要是对国府的斗争,我想不很符合我的书的主题“抗战”,就没有着墨过多,大家认为和原着一般就好了。
对了,余则成的故事。
没了湾湾岛,他也不用再飞到那个地方,和“娇滴滴”的晚秋小姐结婚。
如果《潜伏》有结局,那一定是余则成每天对着他小眼睛的闺女,和翠平开着玩笑。
明台、明楼兄弟的结局也不用多写,因为后期我方军事实力已经碾压国军。
我默认的,是明楼可以在运动自保的。即使面对至暗时刻,毕竟,他可是毒蛇。
伊莉莎其实是个败笔,因为写得太瑟瑟了,也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写完这本书,我其实还是有满意的地方,那就是表达了我想表达的主题。
但方法不好,带着过多的刻意和说教意味,这一点,我会慢慢改进。
我喜欢的作者爱潜水的乌贼说过,写小说是要剥离“我”的,客观叙述发生的事情,这一点,我在追逐。
但要改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我个人算是个“情绪化”的。
最后感谢读者小伙伴们,在番茄每天诞生无数的无法完本的环境下,你们的阅读让我挣了小钱钱,否则,根本坚持不下来。
尤其是从头追到尾的读者,我打心底里感激。
说多了就矫情了,还是做好本职工作,官方点儿就叫“以飨读者”。
下本书我有好多思路,军事文可能写。
但大概率不是,军事文限制太多,随时404.
哦对了,顺便说一声,我之前写过一本军事文叫《特种兵之最强军神系统》,所以“抗战”或者是“旅长”这本书,是我第二本写完的军事文了。
想想,还有一点点点点的小牛逼(手动乐一个)。
再说下本。
有可能写高手下山?刑侦?长生?土匪?都市开车文(为了赚钱)?
看看吧。
不过,肯定不会是同人文了。
如果可能,还希望能支持一下老乌。
下本会再进步一点点。
乌托邦于北平hlg图书馆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