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听完之后,差点没笑出声,你还在意别人在这方面说闲话?
这些年来,从高阳公主到晋阳公主到长乐公主再到武媚娘,哪一回没在长安引起轩然大波?
哪一回没引起闲话?
这些可都不是猜测的流言蜚语,而是实打实的战绩。
现在,不过是去趟郡主府而已,怎么就怕别人说闲话了?
这家伙不会是做贼心虚吧?
李治笑呵呵道:“一些闲话而已,有什么好在意的?再说了,难不成还有谁敢当着你的面说闲话不成?”
确实没有人敢当着他的面说闲话,但是背地里也不行啊。
房遗爱笑道:“陛下,这不是当不当面说的事儿,再说了,对嘉和郡主的声誉也有影响啊。”
李治笑着摇头道:“若有人说闲话,你就说是朕要你去安抚嘉和郡主,你是奉旨办事。”
“至于嘉和郡主,她可没少在皇后面前提起你,对你不乏溢美之词。”
房遗爱听了不免有些惊讶,还有这事?
“她都说了些什么?”
李治笑道:“说你带来的大军秋毫无犯,还说你在回长安的路上对她十分照顾,你们相处融洽,相交莫逆,你是她在长安唯一的熟识。”
“既然她心里不安,又伤春悲秋,你这个熟识去安抚一下她,不是应当的吗?”
回长安的路上,房遗爱和金胜曼相处确实算得上融洽,但是真没有相交莫逆。
随后,李治的神色正经了起来,正色道:“扶余家的人看起来很不安分呀,只怕他们还妄想复国。”
“他们自寻死路,朕当然不能心慈手软。留他们不得呀。”
“所以,嘉和郡主对于辽东的安宁还是挺重要的。朕可不想她郁郁寡欢英年早逝,不知道的还以为朕连一个亡国之女都容不下。”
皇帝,尤其是有作为的皇帝,会更加爱惜羽毛,会更加看重自己的名声,尤其是史书后人的评价。
杀掉投降的亡国之君本就不是什么好名声,更何况金胜曼还是个亡国之女,只会更惹人同情可怜。
李治对此有顾虑,房遗爱倒也能理解。
若是金胜曼真的来到长安没多久就香消玉殒了,对李治来说就等于是黄泥巴掉在了裤裆里,解释不清了。
之前的恩赏也都成了笑话。
平心而论,大唐也不怕新罗、百济爆发叛乱,以大唐的兵力完全能够平息叛乱。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消耗大量的钱粮,也难免会造成将士们的伤亡。
如果养着金胜曼能够减少辽东的叛乱,能够节省钱粮,能够减少将士们的伤亡,那何乐而不为呢?
房遗爱沉吟道:“陛下何不让公主们多与她相交,她在长安交到朋友,自然能解开心结,不至于伤春悲秋。”
李治笑道:“朕也嘱咐过皇后和公主们,多与嘉和郡主来往,让她能在长安安逸的生活。”
“只不过,朕也不好强逼,公主们身份尊贵,朕也不能逼迫她们折节下交,而嘉和郡主初来长安,谨小慎微,也难放开心怀,主动结交公主。”
“况且,这人和人能不能处的来,能不能成为朋友也是看缘分的。”
“朕叮嘱过她们之后,也只能顺其自然。”
“唯有你,她既然对赞誉有加,认了你是她的熟识和好友,如今遇到事了也会主动向你求助。”
“你不来为朕排忧解难,谁来为朕排忧解难?”
李治都说到这份上了,房遗爱还能说什么呢?
房遗爱拱了拱手,勉为其难的答应道:“臣尽力而为吧。”
看房遗爱那一脸为难的样子,李治感到有些无语,你小子是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不过,想到刚才房遗爱的那个绝妙的提议,李治就觉得无所谓了。
“明天的讲学你准备好了吗?”
“准备的差不多了。”
房遗爱说完之后,心里还在犯嘀咕。
李治该不会是现在就让他在两仪殿里讲一遍吧?
那可太费劲了。
李治笑道:“什么叫准备的差不多了?回去好好准备,朕明天下午也要去听呢。”
房遗爱如释重负拱手准备告退,突然又反应了过来。
不对啊,皇帝是不是忘了正事?
“陛下是不是忘了还有什么事要说?”
李治疑惑的问道:“朕忘了什么事?”
房遗爱听了差点绷不住了,你自己的事,你问我?
房遗爱赶紧提醒道:“陛下召臣来是所为何事?”
当然为了八卦,不过,熟归熟,李治也不好意思在房遗爱面前承认自己八卦。
“朕就是想问问你的讲学准备的怎么样了。”
房遗爱听了有点懵,李治派人巴巴的把他叫来就是想问问讲学准备的怎样了?
来到两仪殿的时候,他也没见李治那么清闲啊,反而因为长时间批阅奏章而心情烦躁。
房遗爱告退离开了两仪殿,心里都还在思索这个问题。
显然,李治不可能忘了把他叫来的目的。
也不可能是想问问他的讲学准备的怎么样了。
李治也不可能把他叫来就是为了抱怨批阅奏章有多累人。
两人在两仪殿只说了三件事,排除了那两件事也就只剩下了一件事。
房遗爱终于想明白了,是嘉和郡主府的暗探将他去嘉和郡主府的事报了上来,所以李治才把他叫了过来。
想明白之后,房遗爱感到哭笑不得。
其实李治在嘉和郡主府埋下暗探的主要目的是防备金胜曼跟新罗人接触,而不是防备金胜曼结交朝臣。
除非是哪个朝臣疯了才会帮助金胜曼去复国。
李治更没有理由防备房遗爱会帮金胜曼复国。
所以,李治就算知道了他去了嘉和郡主,其实也完全不用理会。
但是,李治却巴巴的派人把他叫了过来,其目的就是八卦!
谁能想到大唐皇帝竟然非常热衷于吃瓜。
他去嘉和郡主府不过就是吃了顿饭,有什么好八卦的?
想到这里,房遗爱既感到无奈又有些后悔,后悔把金胜曼曾经色诱他的事和盘托出。
要是不把这事告诉了李治,也不会引起李治的八卦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