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刺大皇子
皇宫内,气氛压抑而凝重。赵匡胤躺在龙床上,他的面色苍白,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他微微咳嗽着,每一声咳嗽都显得格外艰难。
他的身体因为之前的炸船事件受到了严重的创伤,火器碎片的炸伤和河水的侵袭,即使是常年习武的他,也有些吃不消。他的身体本就虚弱,如今更是每况愈下。
如果安心静养,以他的体质,也许半年后就能恢复过来。然而,如今大宋危在旦夕,作为皇帝的他,心中的执念太强,他不想成为亡国之君,担忧大宋被覆灭。
因此,赵匡胤日夜焦虑,耗神过度,病情伤势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加重了。
宋皇后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她的脸上带着一丝担忧,手中端着一碗上好的人参汤,试图为赵匡胤补身子。
“圣上,这是人参汤,您多喝些,滋补一下身子。”她的声音温柔而关切,试图让赵匡胤安心。
赵匡胤看了年轻的宋皇后一眼,微微叹了口气:“现在形势危难,我哪有心思喝下。”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忧虑。
宋皇后微微皱眉,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圣上,即便形势再危急,身体要紧,您是九五之尊,大宋不能少了您的治理。”她的心中其实也有自己的担忧。
毕竟赵匡胤日渐消瘦,病态明显,皇后担心他挺不过去。她自己没有子嗣,以后在宫中也无法掌权后宫了。若是皇位传给赵德昭,他与自己年纪只差了三岁,未必会像以前那般尊敬她,在宫内的处境可想而知。
这宋皇后今年不过二十三岁,心思自然活一些,见到赵匡胤的情形,不免有些其他想法了。
就在这时,大皇子赵德昭走了进来探望,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恭敬,给父皇请安。
赵匡胤看着长大成人的赵德昭,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由于之前没有着急立太子,所以,暂时的赵德昭还不是储君,只是皇长子的身份,连封王也没有。
看到父亲如此憔悴和病态,不像以前英伟神武的形象了,赵德昭有些心疼,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赵匡胤见状,微微一叹,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肃:“德昭,你记住,你是我赵家皇室的长子,肩负着保家卫国、振兴大宋的重任,不论你以后能不能成为掌管社稷之人,都要一心为了大宋,保护好我们赵氏江山。”
赵德昭听到这话,心中一震,他连忙擦了擦眼泪,语气坚定地说道:“父皇,儿臣知道,您一定要安心养伤,定能康复起来。”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但眼神却透着坚定。
赵匡胤微微一笑,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朝廷的事,你也跟着多分忧,现在议和的事很重要,还有向西北借兵的事,都是重中之重。”
“儿臣明白。”赵德昭点了点头,他的心中充满了责任感。
谈了片刻,赵匡胤的状态越发不好,赵德昭见状,连忙告退,离开了皇宫。
赵德昭走出宫门,心中满是忧虑,大宋如今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他,作为皇长子,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由于赵德昭已经成人,所以不在皇宫居住了,在宫外有自己的府邸。
夜幕降临,汴京城的街道上灯火稀疏,显得格外寂静。
赵德昭坐在厢车内,四周有数十名侍卫保护,车辆缓缓驶在马路上。他的心中有事,情绪不宁,眼神中透着一丝焦虑。
片刻,赵德昭微微叹了口气,低声自语道:“哎,也不知这一次我大宋能否渡过劫难!”他的目光透过车窗,望向远方,心中担忧着吴军是否会打过来,大宋的命运让他夜不能寐。
然而,就在车辆行驶到一处偏僻的地方时,突然,道路两侧的房顶上出现了异常动静。
几道黑影从房顶上飞速跃下,如同夜色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接近赵德昭的座驾。这些黑衣人动作迅猛,手中握着寒光闪闪的武器,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杀手。
“大皇子今日必死!”一个黑衣人冷喝一声,声音中带着一丝杀气。
“不要放过大皇子,杀无赦!”另一个黑衣人也跟着喊道,他们的声音中透着决绝,显然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而来。
这些黑衣人都是北方口音,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直接杀向赵德昭的座驾,动作迅速而狠辣。
近百名侍卫和武将立刻反应过来,他们迅速围住车辆,试图阻挡这些刺客的进攻。
“保护大皇子!”
侍卫统领拔刀,大喝一声,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他指挥侍卫们散开,形成一个防御圈,将赵德昭的车辆紧紧围住,准备进行反击。
“当当当!”
金属碰撞的声音瞬间响起,双方激战起来。
黑衣人越来越多,足有六七十人,他们显然是有备而来,不仅人数众多,还配备了暗器和冷箭。
这些武器在夜色中闪烁着寒光,瞬间压制了大皇子的护卫队。
赵德昭透过车窗,看到外面的混乱和危险,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紧紧握住车窗的栏杆,声音中带着一丝惊慌:“怎么回事?”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外面的刺客,心中满是不安。他知道,这些刺客的目标正是他,而他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了。
赵德昭心中满是疑惑和不安,他紧紧握住车窗的栏杆,眼神中透着一丝迷茫。“究竟是谁要杀了自己?”
他的心中反复思索着这个问题。是辽国的间谍,还是吴国的奸细?
但即便这两个敌国对他心怀敌意,也不至于对他一个尚未封王、又非储君的皇子下杀手。他的地位在汴京城并不高,为何会有人对他如此痛下杀手?
难道是因为父皇身体不好了,所以有人觉得他成为威胁了?
赵德昭的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他的脸色瞬间一变。他意识到,这些黑衣人未必来自敌国,他们可能是来自大宋内部的势力,有人不想看到他成为未来的继承人。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黑衣杀手已经斩杀了许多侍卫,开始逼近车厢。
赵德昭看到外面的惨状,心中一紧,他知道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他猛地跳下马车,大声喊道:“回宫!”
这里距离皇宫比较近,而且那里有禁卫军把守,对赵德昭而言,是最安全的地方。
“不要放过赵德昭!”
黑衣人中有人高声喊道,他们的声音中透着一丝急切。
“他一死,主人的大业将成!”
这句话让赵德昭的心中更加震惊,他意识到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但赵德昭没有停下来,他带着十几个侍卫狂奔逃命。
他们的脚步声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急促,赵德昭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尽快回到皇宫。
再距离皇宫还有一里多地的时候,刚好有一队巡夜的侍卫队经过。他们听到这里的厮杀声,立即赶了过来。
“发生了什么事?”巡夜的都头大声询问,试图辨别敌我。
“快来保护大皇子,有刺客要对大皇子不利!”赵德昭的家将急忙喊话,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是大皇子遇到危险,赶快,保护大皇子!”
巡夜的卫队都头立刻反应过来,他大声命令道,带领着卫队迅速加入战斗。
“扯呼!”黑衣人看到情况不妙,知道再不撤退就会陷入更大的困境。他们迅速发出撤退的信号,开始纷纷逃散。
赵德昭看到刺客们撤退,心中微微松了口气,但他觉得,这次的刺杀事件绝非偶然,背后一定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