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踏河山,不经意间三十年岁月如白驹过隙,包括壬国在内,及周边五国遍布足迹。
此外也多了大批追随者,几乎都是亲自送回家,又被父母卖掉的孩子,才收养在身边。
三十年办了很多事,救了很多人,同样杀了很多人,世间有称血僧,更多尊其为还子佛。
“阿弥陀佛,施主一家分别数载,今日得以团聚,愿余生平安,阖家美满”
“拜谢大师恩德”
一家三口跪地叩拜,并未理会转头便离开,所过之处行人尽皆避让行礼。
见到披头散发,破衣烂衫,骨瘦如柴残了双腿,坐在小滑车上。
用两根棍子艰难前行的人,无怜悯之心,只有敬仰膜拜之意。
与追随者打了个招呼,孤身前往深山老林,舍弃滑车木棍,只用双手攀爬。
每前进一下,原地留一具虚影,从早到晚总共四十七日,不知留下多少具。
终有一日攀至山顶,遇天降暴雨倾盆,却滴水不沾身。
由内而外纯洁无垢,非是躯体神魂,乃意境心灵,寻常难以揣测。
大约半个时辰过后,暴雨停歇,周围一片泥泞却异常干净。
抬眼眺望,心中甚为感慨“自九盲大师圆寂到如今,已有七十五年,终达佛门无垢之境”
修为境界更进一步,实在可喜可贺,同时也领悟佛门神通。
了望天地,心中无限,双手合十口呼佛号,浑身厚重不动如山。
看似无甚变化,实则霞光内敛锁精元,护神魂,不受外邪侵扰。
山顶枯坐七日,感自然,悟自身,待再睁眼时旅途继续。
入巴国向君王讲经,进单国与儒生辩论,一时间出尽风头,遭人嫉妒陷害笑而不语,仅一巴掌全拍死。
大儒言“汝乃杀人灭口,行为可悲可恨”
仰天一笑只回道“汝愿与禽兽费口舌乎”
寥寥三言两语不欢而散,此后世人皆言,有瘫痪僧人亦正亦邪行为癫狂。
总之好坏参半,说啥的都有,却不妨碍他保持本心,不染尘埃。
但凡至一处,遇不平事要管,又到一处,遇该杀之人要杀。
无论同为佛门僧侣,亦或儒士学子,察觉行恶绝不手软。
有人道谢欣然接受,有人诬陷小惩大诫,有人请教佛法那便彻夜长谈,有人诉说烦闷便为他开解心结。
遇行善之举,凭一副残躯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给瘟疫病人换衣服,打扫垢物,洪水泛滥之地,帮忙修筑堤坝。
给工钱便拿着,赠与有缘之人,实实在在做个普通苦行僧。
除非遇到厉鬼妖邪,否则绝不施展半分本领,整日灰头土脸劳累疲惫。
心中无比充实,像旁观者也像个亲历者,俗世红尘,家长里短,点点滴滴。
某些事能管一管,某些事儿只能等正主幡然醒悟,可他对此不抱任何希望。
时至九盲大师去世第一百一十二年,拖着副残躯终于到了白龙寺外。
与想象中不同,南原第一大寺,建筑面积挺大,可看的相当寒酸,僧人袍子打补丁,门楼瓦片掉了一半,也不知道补。
简陋是真简陋,可抬眼望只见一条巨龙冲天而起,非帝王之相,实则佛门圣兽。
不必特意去观察,仅一眼便能瞅见,足可想象堂堂白龙寺,究竟强悍到什么地步。
“阿弥陀佛,这位师兄请了,烦请先去报备,有任务会通知你”
山门前负责迎客的僧人,将他领进院,一系列流程介绍的清清楚楚。
来回几趟没一会儿就办完,从这天起成功在白龙寺挂单。
坐落于南北两地,平原与山川森林的交界处,整体像一只巨碗平稳放置。
后面有个小口子,各种礼物随便进,前方有个裂口,各类物件源源不断。
总而言之待遇非常好,寺内众人也极容易相处,没事看看书或品茶论佛。
短期内日子过得很滋润,时候一到便上阵杀敌,没点本事真不敢接着待。
高耸入云的关隘之上,看不见披甲军士,全是衣衫褴褛的和尚。
一个个神情严肃,随时准备赴死,而他们所面对的,乃是一望无际的原始丛林。
树木比城墙还高,一只白毛老鼠比大腿粗,更有脸盆大的蚊子,磨盘大的蟑螂。
不仅恶心且数量超级多,但凡遇见此类臭虫攻城,少说要忙活十天半个月。
击杀无数堆成山,低头一看外出都不用走正门,刚想喘口气,森林里出来十几头巨猿。
身高数十丈,力能拔山,出手便是惊天动地,脚下还伴随着,如潮水般涌来的猿猴山魈。
刚来不久的没啥见识,瞅着很震撼,有那日久年深的及时做介绍。
“诸位师弟,前方北荒之地,精怪无数,能吐人言化人形的为精”
“身躯巨大,无太多理智的为怪,二者极为危险,切勿掉以轻心”
“且专心对付小猴,大猿会有天眼境高僧诛杀,坚守阵地奋战到底”
向众人鼓舞士气,又回头冲后方几人行礼,并逐一嘱咐,第三个才到他这。
“虚庆师弟别愣神儿,速速施展佛光”
“哦,抱歉,我知道了,马上来”
由于大般若经主修心境,需留在后方做辅助吟诵经文。
为武僧加持佛光金罩,使其诸法难毁,诸邪不染,金刚不坏,水火不侵。
南原北荒相邻之地,后者尤胜前者数倍许,有山精野怪无数。
隔三日冲城一次,连续半年左右,方才休息差不多一个月。
期间也没闲着,所有精怪尸体集中分割处理,能用的留下做法器,奖励给有功劳的僧人,不能用的全烧了。
日子一天天过非常充实,几乎没清闲,战功积攒了不少,总是没想好怎么用。
往后整整三十五年,除前两年要适应节奏,其余值得一提的事仅有两件。
第六年在打扫战场时,发现了头奄奄一息的小青象,站起来才比他高半个头。
众僧皆喊打喊杀,要将其扒皮拆骨,唯独他不同意。
“此兽身形尚小,年纪尚幼,想必是攻城之时,遭成年精怪裹挟而来,不可随意定为恶,烦劳诸位网开一面,我愿收养在身旁多加教导”
佛门与妖邪精怪势不两立,遇之则不死不休,可想而知这种提议,会遭到怎样反对。
规劝者、斥责者、唾弃者众多,最后这事儿闹到白龙寺戒律堂,经过几名长老商议,同意以战功换精怪。
“虚庆,今日之事份属特例,你且记住,既决定收养便负责到底,于戒律堂前问心明志,与这青象因果相连,来日它若作恶由你来承担”
“阿弥陀佛,弟子晓得”
就这样愉快决定,从此身边多了个帮忙的大象,同时也令他遭到众僧孤立。
日常任务翻番,战功屡次拖延,真的对他一点都不友好。
得亏有头大笨象,每每独处很是亲昵,最喜欢被挠鼻子,有它相伴不觉孤单。
原本精怪之属,对非同类异常排斥,凡人如此,僧侣更甚,双方能这般相处,只能说太有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