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楼内,叶天出现。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叶天,在走上说书的高台时,先环顾四周。
他第一次看到了听书楼,雕梁画栋,很有格调,不愧是系统出品。
除此之外,他还看到了许多期待的眼神,那些都是等待着他说书的客人。
因为是千里眼,所以,不仅是大厅中的客人,就连包间内的客人,也一览无余。
……
九楼包间。
李长生和洛水,本是在栏杆处观望着,想瞧瞧说书人的出场。
“不是说这说书人是一瞎子吗?怎么我感觉刚刚他好似看了过来?”
洛水问道。
李长生皱着眉,摇了摇头,道:
“我也不知,不过一瞎子复明,放在这大名鼎鼎的说书人身上,倒不奇怪。”
与此同时。
护书会等人,看到出场的叶天,也是惊讶不已。
“叶先生,好像能看见了?!”
“太好了,真是恭喜叶先生了。”
“刚刚他好像看了我们一眼。”
“那目光好生锐利,我都不敢和他对视。”
除了听书会的众人,也有不少的客人发现了这一点,纷纷议论起来。
而在这议论声中,叶天也开始了说书。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今天要说的这第八位通天子,本不叫李长生,而是叫做姬虎燮。
他一生换过许多名字,每个名字都有着不同的事迹。
这些事迹如何,且听我一一道来。
在李长生还叫姬虎燮时,有一至交好友,十五岁时便已认识。
两人终日在北离长安城中厮混,曾因为在宵禁之时乱逛,被巡视城内的校尉抓捕,最后逃脱到城外饮酒,好不潇洒。
一直到了十七岁时,他在一茶馆喝茶时,偶然听里面的说书老者,说到那黄龙山的逍遥御风门,顿时心向往之。
于是,便拉着李玄一同前去。
刚开始,李玄并不知情,正要准备参加科考,是被李长生坑蒙拐骗过来的。
两人顺利拜师,入了门派,师从苏白衣。
由此,改变了李长生的一生。
其实,逍遥御风派说是一个门派,门派内却只有四人,更为离奇的是,这四人还都是门主。
尽管门内只有四人,但这逍遥御风派却是当时北离江湖第一门派。
这并不是因为北离江湖中的门派太弱,而是因为这四位门主太强。
其中,第四门主苏白衣最强,是北离江湖第一。
三门主谢羽灵,是北离唯一一个儒道魔都修成之人。
二门主风左君,是北离江湖第一刀。
大门主是苏白衣的妻子南宫夕儿,实力只比苏白衣弱上一分。”
……
随着叶天的说书,众人身临其境,仿佛也变成了那十几岁的少年,与好友李玄一起,肆意青春。
也看到了那仅有四人的江湖第一门派,领略了那四位门主的风采。
“这李长生少年时期,倒是比其他通天子要过得潇洒。”
“摊上这么一个兄弟,这李玄估计也是无语了,本来应该是状元郎,却被拐成了江湖之人。”
“只有四人,还都是掌门的门派,这对吗?”
“好家伙,四个都是顶尖高手,让别的门派怎么玩。”
九楼包间内。
李长生置身幻境中,看着那百年未见的好友,自己的师门长辈,神色动容。
活了许多岁月,古井无波的心境,也有了触动。
“倒是好久没见他们,都快忘了他们的模样了。”
李长生摇头失笑道。
与此同时。
五楼的一处包间内。
雪月城未来的三位城主,齐聚于此。
“师父这性子,倒是没变啊,一直都是这么放荡不羁。”
百里东君感叹道。
“这么算来,咱们是不是也是逍遥御风门的弟子?”
李寒衣提出了疑问。
这一问,让百里东君也愣住了。
“要这么算的话,咱们加入的门派有点多啊。”
司空长风托着下巴,简单分析了一下。
……
叶天看了一眼客人,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沉浸在了故事当中,于是接着往下说书。
“李长生和李玄都是旷世奇才,
在逍遥御风门内,李长生接触到了大椿功。
这个功法堪称神功,它出自仙人书中。
有书云,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这门大椿功,以此为名,自然也有着不凡的功效。
这门神功练成之后,每三十年,便可返老还童一次,以此永得长生。
不过,大椿功要练成并不容易,即便是天资过人,却也需要逍遥御风派倾尽宗门药石之力,才能让一人成功。
本来,李长生想让李玄来练大椿功的,可是李玄拒绝了,于是李长生只好自己来练。
而李玄虽然没有修炼大椿功,可作为逍遥御风门的唯二弟子之一,他同样不简单。
在他二十岁时,就曾经来到长安城,一剑刺杀了前朝皇帝,掀起了数十年的战火,而北离皇室也是在那个乱世中异军突起。
同时,李长生也步入了神游境,他和李玄一起,叱咤江湖,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说。
到了三十多岁之时,李长生实力已经超凡脱俗,世间已再难找到敌手,他就是北离的天。
那时,李长生也没有闲着,他以一己之力,创办了百晓堂。
这个百晓堂正如其名,号称“无所不知,无处不在,无地可寻”
有着李长生作为开创者,百晓堂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当时的李长生,也曾娶妻生子,留下了百晓堂姬姓一脉。
可以说,如今的百晓堂堂主,见到比他还年轻的李长生,还得叫一声老祖宗。”
……
听书楼内,有不少来自北离的客人,对于百晓堂他们自然是如雷贯耳。
而得知百晓堂竟然也是李长生开创的,他们则是无比惊讶。
“好家伙,原来百晓堂是他开的。”
“那可是无所不知,无处不在,无地可寻的百晓堂啊,最为神秘的存在。”
“难怪百晓堂这么厉害。”
其他地方的客人,倒是有不少人是第一次听说百晓堂,也被那百晓堂的口号给震慑到了。
不过,其中便有好事者问道:
“不知这无所不知的百晓堂,和听书楼一比,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