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莲的死也是被逼无奈。
她和魏忠贤分手后,马上回到家里。
但她没料到的是,无论她如何向叶通示好,这个男人脸上总是冷凉凉,这使惠莲感觉到,他们的生活已经再难回到过去。
叶通一辈子都不可能原谅她。
即使在一块生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她怀念起和魏忠贤在一块时的日子,那个男人对她是真的好,处处哄她开心,在她面前,也真的很快乐。
这时,她又深度怀疑当初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了。
令她惊讶的是,两个孩子对他的态度也开始转变。
以前他们总是依偎在她身边,自叶通来后,这一切似乎都变了。
两个孩子平时都跟在叶通身边,假如他不在家,两个孩子会自己玩耍,很少到她身边来。
晚上睡觉,也和父亲睡在一起。在这个家,她似乎变成了多余的了。
一天,叶通不在家,两个孩子玩泥巴,她走到两个孩子身边,抱起儿子,问,为什么这些天不到她身边,还躲着她?
“是爹爹不让我接近你。”
“为什么?”
“他说你是坏人,跟你在一起,你会把我们送给坏人的。”
儿子的话,使惠莲的心一下子降到了冰点。她知道孩子为什么躲自己了,原来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自己成了坏人。
这可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
因为叶通不但自己反感她,疏远他,而且也正在往儿女的头脑里,灌输她是坏人的思想,并己取得成效。
一旦她坏女人的形象被儿女接受,影响将是一辈子的。
这时候,她才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叶通虽然收留了她,但也在毁掉她。比如拒绝与她同房,拒绝让孩子们接近她,并且往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灌输她坏女人的思想。
以这种方式,来回击她曾经的不忠。
孩子是她留下的理由,既然孩子们都把她判定为坏人,那她在这个家又有什么意义?难道要屈辱地活一辈子?
正在这时,娜扎从长城北,带着大草原女人的豪放,来了。
她变卖了所有家产,牛羊,奴隶,得到了一大笔钱,用钱买通了守关的士兵,一路绿灯,按照叶通留下的地址,找到了叶家家。
在收留叶通时,她就知道这个男人是有妇之夫,可她一点也不嫌弃。她愿意无条件地融入这个家庭,和惠莲成为好姐妹,共同经营好这个家。
她对惠莲很好,以姐姐称呼她,视两个孩子如同己出。并且和叶通商量,随着她的加入,家里人口多了,现在的住房己远远不能满足住宿的需要。建议丈夫,有合适的,再买一套
反正她又不差钱。
这个草原女人的加入,使叶通家的生活质量,直接上了一个台阶,进入到了当地富豪家庭的行列。
娜扎没负前言,跨越众多穷山恶水,克服语言上的障碍,来到他身边,使叶通分外感动,简直把她当做宝。马上按她的意思,在村里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要出售的。
看了几次,没有看成。
原因是院子都太小,和他们住的都差不多,买来没必要。
其实,在东岛想买上一栋大院子,几乎不可能,这儿住的都是普通百姓,哪有那么大的财力盖大房子?大家住的都差不多。
若想买好院子,只有去拒马河平原,那儿繁华盖两京,不愁买不到房。
就在这时,叶通突然做出了一个决定,回老家。
算起来,他从家里跑出来,已经十几年了。从一个少不经事的少年,变成了如今饱经沧桑的大叔,他觉得自己这些年,活的太累了。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也算成功人士,有娇妻,有孩子,有大量的财产。
如果回家,也算是事业有成,衣锦还乡了。
娜扎对回故乡没有异议,这个来自草原的女人,早就听曾祖说过中原的繁华。她对现有生活十分地满意,丈夫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她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丈夫,一切都听丈夫的安排。
当征询惠莲的意见时,她说不想回家,她怕见家乡人。
叶通明白她的意思,她是放不下魏忠贤。
“那你就留在这儿吧,”叶通也没有再劝她,给她留了一部分钱,把家留给了她,然后辞别了雷贵和一干好友,回故乡去了。
得知他要走,那些被他救回来的人员,把他送了很远,以感谢他的付出。
从此,这个家里只剩下了惠莲一个人了,没有了孩子,没有了亲人。
表面上看,叶通的走,似乎对她影响不大。
其实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这次她没随叶通走,二人是彻底决裂了,再没有了聚合的机会了。缘分彻底断了,变成了永远的路人。
她把一切希望都押在魏忠贤身上,希望和他开展一段崭新的生活。
她相信魏忠贤会回来的。
二十天后,她脸上再没有了笑容。
一个月后,眉头长锁,成为常态。
月半后,神经错乱,开始自言自语。
更大的打击是,叶通留给她的钱,又被贼给偷了。
这时候的惠莲,心态彻底崩了,她开始不相信魏忠贤会来了,把自己看成了一个彻底被人抛弃的弃妇。
加上周围对她异样的目光,她真把自己当成一个坏女人了。
如果这时候魏忠贤能出现,她或许还有救。
他当然不知道,现在的魏忠贤比她情况还糟,己卧床不起。
惠莲曾想逃离这个地方,又怕魏忠贤回来找不到他,最终没有离开小院。
一天,河面上飘来一具浮尸,人们打捞上来后,才发现是惠莲。
以前,她经常在河边走动,不过,已经有好几天,人们没见到她了。
因此人们推断,至少在前天,她已经死了。
身上没有伤口,表情平静,排除了他杀的可能。
要么自杀,要么失足落水。
失足落水一定会向人呼救,然而人们并没有听到求救。
那只能是自杀。
这个理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作为女人,惠莲无疑是活得很失败的。
两个男人都是她心爱的,最后都离她而去,包括孩子。还要受人看不起,这样的打击,任何一个女人,都承受不住。
活在世上,也是一种折磨,所以她去了。
她做出这个决定,可能已经很久了。他经常在河边徘徊,其实就是心灵挣扎的表现,可惜没人关心她。
人们把她打捞上来后,把她葬入村南的一块义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