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那段历史,和杨度一样经历如此曲折,身份如此多变的人,几乎找不出第二个。】
【虽然杨度一生经历复杂,但是他的奋斗目标倒是很纯粹。】
【就两个字,救国。】
【那么,该如何救国呢?】
......
永乐年间。
朱棣也在思索着这个问题。
若是他在那个清政府内忧外患、华夏民族备受欺凌的艰难时代,该如何救国?
必定要考虑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多个维度。
而这一切,都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探索与实践,方能逐步摸索出最适合华夏民族发展的救国之道。
......
【救国之道,或在于文,或在于武。】
【从武这条路,已经被证明不可行。】
【因为杨度出身于军人世家,其祖父与伯父皆为显赫的高级军官,战功赫赫,甚至他爷爷已经战死沙场,但依然改变不了华夏被列强欺压的现状。】
【所以,杨度选择从文来挽救国家。】
【他勤学苦读,年仅17岁便考取秀才,次年又中举人。】
【在封建社会,就连考上秀才都绝非易事,更不用说中举。】
【曾国藩13岁参加科举,历经七次科举,直到22岁才中秀才。】
【“上帝之子”洪秀全,更是历经十五年科举不第,为此恨清朝朝廷一辈子,差点把大清都给灭了。】
【对比之下,杨度可以说是年少有为。】
......
在不同时空中,这些被点名的人,包括着名落榜生黄巢,还有无数科举屡次落第的人,此刻脸色皆略显尴尬。
他们内心疯狂蝈蝈。
行了行了。
已经知道杨度读书很棒很厉害了。
不用再拿他们做对比了!
......
【随后,杨度作为青年知识分子被清廷派去倭国留学,学习政治和法律。】
【当时去倭国的留学生很多都是为了出国“镀金”,回国后由家族安排工作,学习态度并不端正。】
【然而,杨度却是个例外,他学习异常刻苦,并时常撰写文章发表。】
【他当时做了一首《湘省少年歌》,刊登在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上。】
【里面有一句词,“若道华夏国果亡,除非湘省人尽死”。】
【此句一出,立即轰动一时,广为流传。】
【颇具宿命意味的是,最终新华夏还真是由一位湘省人建立。】
......
各朝古人看着天幕中出现完整的《湘省少年歌》,心中不免有些热血沸腾。
此文,好强的感染力!
杨度作此文时,正值华夏国运日颓,民族精神衰弱之际。
他必定是想要激起更多人的报国之志。
华夏欲复兴,不止是湘省人,华夏每个省的人都要承担起重任。
......
【杨度在倭国留学期间还有一件更为出名的事情,那就是他与梁启超共同为清朝五大臣撰写《宪政考察报告》。】
【清朝末年,清政府想学习先进的政治经验,于是派五大臣分别奔赴欧美和倭国考察。】
【五大臣在国外逛了一大圈,回国时需要提交考察报告,但是他们写不出来。】
【于是,以镇国公为首的五大臣决定找人代笔。】
【经过层层外包,这个活最终交到杨度和梁启超手里,因为他俩是学术圈公认的高水平学者。】
【最终,二人合作完成了《宪政考察报告》,为五大臣交了差。】
【然而,关于这份报告的功劳,人们往往只归功于梁启超。】
【这是因为杨度后来帮助过袁世凯称帝,属于履历上有污点,因此他在报告中的贡献被刻意淡化。】
【但实际上,梁启超只撰写了报告的三分之一内容,而超过一半的内容都是由杨度完成的。】
【由此可见,杨度的学术水平确实顶尖。】
......
洪武年间。
朱元璋啧啧几声。
清政府真的烂透了!
还想学习别人的先进政治经验。
也不看看都派出去的是什么货色。
考察报告都写不明白,还要别人代写。
朱元璋瞬间对清朝无比鄙夷。
真是活该清朝要完!
......
【虽然杨度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唯有将其付诸实践,方能见证其真正成效。】
【杨度为了救国,选择的实践道路是“君主立宪制”。】
【那他为什么选择君主立宪制,而不是理论上更先进的共和制呢?】
【原因有两个,一是杨度的出身背景。】
【杨度出身于军人世家。】
【他的伯父官至总兵,相当于现代军区司令员级别。】
【在旧社会属于妥妥的官僚阶级,是既得利益者。】
【对于这类群体而言,大刀阔斧的改革会侵害到自身的利益。】
【所以,相较于彻底的改革,他们更倾向于循序渐进的改良。】
【君主立宪制相较于共和制,无疑显得更为温和。】
......
嬴政此时回想起此前天幕播放过的关于君主立宪制的内容。
君主立宪制,曾在拿破仑的故事中出现过。
嬴政有些理解杨度的选择。
若是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皇帝不但不用上断头台,而且依然衣食无忧,依旧能享受荣华富贵。
唯一需要做的,仅仅是将部分权力移交给国会而已。
最重要的是,原先的旧官僚阶层,比如杨度自己的家族,得以保留其地位与利益,就不会被清算。
......
【第二点是杨度在倭国留学,而倭国是实行君主立宪制之后非常成功的国家。】
【并且华夏和倭国位置相近,文化同源。】
【底子比我们还薄的倭国,都能在实行君主立宪后迅速崛起,跻身列强之列。】
【这样的亲眼所见,让杨度更加坚信,君主立宪制对于华夏来说,同样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