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欧洲,德国出面调停,法国陈兵大西洋沿岸,摆出为俄国老表不惜一战的态度。
英国只能在俄国没有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接受一场谈判。
谈判桌上,法国坚决不允许过分削弱俄国。这是他坚定的盟友,要是俄国被肢解,以后再跟德国打,上哪找帮手去?
德国为什么调停,真的让人费解,或许是因为俾斯麦时代之后,德国在欧洲外交地位中的优势,让威廉二世不愿意放弃主导国际局势的机会和那种虚荣。削弱俄国,对德国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但俄国崩了他的盟友奥匈也跟着被连累,虽然奥匈没有跟英国直接开战,可谁知道英国对英意同盟如何解读,收拾完俄国,万一调转枪口朝向奥匈呢。那时候德国是不是被迫得下场跟英汉同盟做一场?
此时的巴尔干地区,俄国已经被分割在几个孤立区域,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几个上一集的配角早就没了戏份,也就希腊和奥斯曼还没有杀青。
塞尔维亚已经流亡,保加利亚贫弱的国力已经耗尽,开战时的59万大军,此时消耗的不足20万,且弹尽粮绝,比俄国还惨。整个保加利亚陷入经济危机加饥荒中,生产大量破坏,老百姓不断逃亡,难民席卷邻国罗马尼亚,甚至涌向奥匈帝国匈牙利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俄国代表还敢硬气的对英国提出的每一个条件都进行驳斥。
英国一怒之下,登陆阿尔巴尼亚,相当于接收,沿途崩溃的俄保联军没有任何有效的抵抗。但向莫斯科推进,就实在是没有余力了。
谈到八月,俄国局势进一步恶化,终于不敢坚持了。因为蒙古大汗的军队已经从西伯利亚方向杀到了喀山,大热的天,他们还穿着皮袍(藏骑兵),打死俄国人也不敢承受莫斯科再次沦陷于蒙古的耻辱。
此时奥斯曼帝国一雪前耻甚至前前耻,虽然奥斯曼此次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国内物价涨了十几倍,民不聊生,但在胜利和英国的支持下,他们横扫高加索山脉,占据了整个高加索地区和克里米亚半岛。
最终达成了一份俄国自称历史上从未接受过的屈辱条约——蒙古人统治不算。
在这份柏林合约中,俄国割让克里米亚半岛和高加索地区(车臣在这)给奥斯曼帝国,比萨拉比亚(摩尔多瓦)割让给未参战的罗马尼亚,废除罗马尼亚跟俄国签订的军队过境条约。俄国在中亚地区的希瓦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以及哈萨克斯坦汗国必须复国,这个附加条款得到英汉两国的保证。
接下来是重头戏,俄国割让整个乌拉尔山以东部分,包括整个西伯利亚在内的土地给蒙古大汗,这可是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历史上第一份割让土地超过千万公里的条约出现了!
这有肯定前无古人,有没有来者就得看大汉帝国和大英帝国的后代争不争气,会不会出现一个尼古拉二世——这份条约尼古拉后来没签,但大汉已经实际占领,也没有继续开战,两国之后很长时间处于没有和约的停战状态。
俄国尚且如此,保加利亚这个小弟就更不用说了,直接被肢解,巴尔干山以南地区全部割让给奥斯曼帝国。作为交换,奥斯曼将整个滨海马其顿交给希腊,希腊放弃对阿尔巴尼亚的要求。塞尔维亚同样放弃阿尔巴尼亚,作为交换,塞尔维亚得以保全塞尔维亚人聚居的北马其顿,不用与黑山被分割。
对塞尔维亚的处理,部分满足了奥匈的要求,毕竟人家英国打赢了吗。作为同盟参战的意大利,如愿以偿得到了发罗拉周边。但没有从奥匈得到一寸土地,达尔马提亚和特伦蒂诺地区依然牢牢掌握在奥匈手里。
阿尔巴尼亚则应奥匈的要求,得到独立地位,将从欧洲选一位国王建立王国。
最终以牺牲俄国、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为代价,结束了这场战争。
英国得到的,除了奥斯曼帝国以前就给予的大量特权,还租借了塞瓦斯托波尔,英国势力直接进入黑海。同时在外交上重塑巴尔干体系,通过让罗马尼亚得到比萨拉比亚这个罗马尼亚民族地区,得到了罗马尼亚人的友谊。奥斯曼则成为铁杆盟友,以后担心俄国报复,只能牢牢抱住大英帝国的大腿。
至于大英帝国和大汉帝国这对盟友,很快就在中亚划界问题上产生了龃龉,大汉跟俄国的边界好划分,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就是天然分界线,俄国人经此一战将自己打成了一个纯粹欧洲国家。但中亚草原上并没有天然边界,希瓦汗国等要划给英国控制的三汗国早就灭亡了,历史边界很容易引起纠纷。
英国肯定是要控制这里的,不然他为什么要租借撒瓦斯托波尔,这是冲着欧亚大铁路去的。穿过哈萨克的铁路线直通黑海,终端是塞瓦斯托波尔。英国占领黑海,沿着铁路线实施控制,跟伊犁连通,欧亚大通道就掌握在英国手里了。
“英国人脑子抽抽了?辣么大的俄国不去抢,巴尔干也不要,跟我们在中亚大草原上争什么玩意?”
刘勇强对英国在中亚划界上的不依不饶有点恼火,英国坚持要得到整个费尔干纳盆地。
大汉已经对此非常让步,建议以锡尔河和天山为界,这样费尔干纳盆地这块中亚唯一的农耕区一人一半,但英国坚持以天山为界,要得到整个费尔干纳盆地。并拿着俄国人不知道那个时期的地图据理力争,说这一带是浩罕汗国领地。大汉手里还有满清的皇舆全图呢,上面把整个浩罕汗国都划进来了呢。
“陛下。不如让一步。”
李许国建议道,王圆退休了,出使大清,主持统一外交事宜的李许国接过了王圆的礼部尚书职责。
看他神情复杂,一脸忧虑的样子,知道他有其他的考虑。
“你是在担心美国那边?”
俄国都崩溃了,欧洲战事已经结束,美国那边也要求谈判,刘勇强不打算谈判,他准备这次彻底解决美国。
“陛下。这次谈判局势诡谲,欧洲人似乎有意排挤我们。您的建立国际会议的主张没有人接受,但他们私下却在尝试建立一个欧洲组织,有意拉美国加入。”
刘勇强心中一根弦立刻被拨动,大汉太强大了,让欧洲人产生了恐慌?确实吞下西伯利亚那么一大块地后,在地图上看着让人充满压迫感。可那里一片荒凉,是真正的苦寒之地,俄国人修通了西伯利亚铁路前的200年,才移民了400万,铁路修通后的10年,人口就翻了一番,达到800万人。看着大,根本没多少人,俄国玩了命的增加人口,不断流放,也才这么点。
可欧洲人不这么快,占领西伯利亚,大汉将帝国推进到了欧洲边界,这对欧洲国家的心理产生了巨大压力。德皇这种货色还一直鼓吹黄祸论,鼓励俄国向东发展,降低德国压力。大汉现在崛起,一统江山,统的有点过于大了。
“那就让一步。完全满足英国的要求。放出风声,大汉对荒凉的西伯利亚不感兴趣。有意拆分西伯利亚,在这里建立几个独立的汗国。”
“那美国那边?”
“暂时放美国一把吧。我们也需要好好休养几年。彻底解决国内问题,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做出决策,很快得到落实。
从乌拉尔山到叶尼塞河的广大流域,建立了一个西伯利亚汗国,从北京的蒙古王公中挑了一位有成吉思汗血缘的王公去做了汗王。
叶尼塞河到勒拿河之间,建立了布拉特汗国,以贝加尔湖一带和蒙古一带的布拉特蒙古人为名,同样从北京的王公中挑了一位汗王。
不过贝加尔湖周边并入了黑龙江,改叫北海府,苏武牧羊的地方回来了,大汉还私人拿钱,建立了夏令营,每年在全国挑选一百个最优秀的小学生去那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习苏武牧羊的气节。
勒拿河以东地区,则跟北美阿拉斯加合并,当做流放地进行管理。
跟美国那边的谈判也很快完成,大汉担心引起欧洲干涉,毕竟这次德法两国全程看戏,不但没有受损,还发了一笔战争财,大汉还没完全消化新统一的版图,此战其实一直都在用旧版图的老底子支撑,大清版图根本提供不了帮助,还消耗了近百万军队维持治安。新版图没有融合好之前,大汉没有实力跟全世界为敌。
美国看到俄国退出战争,知道自己独木难支,最多打成第一次汉美战争的结局,所以很痛快的接受了和平条款,互相不赔款,美军撤出落基山脉以西。跟大汉结束战争状态,不过美国还是不肯承认美西六州归属大汉,意味着对美西六州还不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