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强的判断没人敢反驳,倒不是因为他是皇帝,而是因为他的战术水平,曾经他那些徒弟全都退役了,但现在这批军官,不管是留英、留德还是留法出身的高材生,没一个不认可刘勇强的战术水平。
“德军突破马恩河了。法军未抵达指定位置,被德军切断了他们撤往巴黎的退路,暂时陷入了混乱。法国政府紧急任命霞飞为总司令。”
“德国人这次的决心够大,我有点期待他们创造奇迹了。”
刘勇强兴致勃勃,德国进军的速度这么快,显然都没有时间去处理突破的法兰西壁垒中的法国残兵,这是孤注一掷的打法。这让他们在法国境内的进军速度甚至快过法军,让人不由回忆起普法战争时期的双方。至于霞飞,这种人总会冒出来的,不是今年就是明年,这场战争会让一批优秀将领脱颖而出,刘勇强相信他会听到越来越多熟悉的名字。
“俄军推进到奥得河了。”
“这是冲西里西亚去了。放弃身后的柯尼斯堡以及侧翼的华沙,俄军挺为法国拼命的,只是他们这样很容易陷入包围。”
刘勇强扫了一眼东线进展。显然法国的形势让俄国做出了冒进的举动,两军协同的仿佛有一个统一的指挥部一般。这种互信程度,让刘勇强甚至生出了一丝尊重。英汉同盟就做不到这种互信度,反过来说,也是这几年法俄同盟是最弱势的一个军事同盟,果然弱者更需要抱团,强者只会内讧。
“陛下,英国对德国宣战了。”
开战第二周,英国下场了。
“没通知我们?”
英国下场前,竟然没有通知盟友,这个骚操作让刘勇强不懂,是忘了?忘了他还有这么大一个盟友,一个陆权盟友?
李许国苦笑:“或许是不想让我们染指欧洲。”
阿塞拜疆事件之后,英国抵制大汉的意图更加明显,不止英国整个欧洲都抵制大汉,以前以为只是舆论氛围,是德皇炒作起来的种族主义,没想到还能影响政客的决定。
“主动询问一下。”
英国不要求的情况下,也犯不着主动参战。
只是眼馋德国人占领的菲律宾,德国在菲律宾可是下了血本。修了上万公里的铁路,搞了大量市政建设,结果德国侨民其实不适应菲律宾的气候,造福了大量华人侨民。德国确实把菲律宾建设成了模范殖民地,至今投资都没收回去。德国舆论有种将菲律宾当成德国的印度的说法,也确实有的可比,都是热带地区,面积都不小,人口也不少。可人家英国去印度是榨取利润去了,是要用最低廉的成本,得到最高额的回报。德国就有点蛮干了,当然也是为了利益,但大干快上,恨不能一下子把所有东西都开发出来。大面积的种植园开拓,铁路建设,矿产开发,短期内投了巨资。
现在的菲律宾可肥的很。只要参战,就能轻易吞下这口肥肉。
英国的回复是:“大英帝国可以应付目前的局势。对我们作为盟友的态度,他们表达了高度赞赏。”
刘勇强呵呵。
李许国忧虑道:“日本那边传来了消息,日本人也在积极的和法俄沟通。似乎有意履行日法俄同盟的义务。”
“日本?”
日本人也看中了菲律宾这块肥肉,打算咬上一口!
日本困守东亚,这些年日子过得很苦。但这个民族很坚韧,在这种条件下,还是完成了国家改革。虽然比历史上打赢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日本积累的要少很多,但在政府的扶持下,大财阀还是膨胀了起来。正金、三井、住友这几家日资银行,在上海的资本金比汇丰还雄厚。他们在上海投资的金融业,大概是唯一一个无法被大汉压制的行业,毕竟限制钱的流通比商品困难多了。
“欧朋远,日本有没有实力吃下菲律宾?”
“应该有。他们有4艘战列舰,4艘战巡,德国的亚洲分舰队主力舰都是老旧巡洋舰,无法跟日本海军主力对抗。至于陆军——”
他看向何连胜。
何连胜摇摇头:“日本陆军的装备水平很差,火力水平连我军一半都没有。远不能跟德军相比,唯一可堪一比的应该是兵力。日本现役部队只有11个师团,兵力不足30万,但有能力动员出一支百万大军。”
这比日俄战争时的日本动员力更强,因为他面对的压力更大。
刘勇强还记得几年前,日本从法国学了一些新的海军战术,以驱逐舰、鱼雷艇为主力组建敢死队式的突击力量,用鱼雷来对付战列舰。偷偷在朝鲜外海演习,结果被朝鲜揭发。其实这种情况,大汉海军早就掌握,睁只眼闭只眼,朝鲜将此事揭了出来,就没法置之不理。于是威逼日本,最后日本又是道歉,又是反思。被逼着改了大量反汉的教科书。但民间的舆论氛围却更反汉了。
都知道只要有机会,双方都不介意弄死对方,大汉因为日俄的关系,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懒得动日本,但日本却绝不吝于在大汉露出弱点的时候,给与致命一击,就像一个随时准备拔刀的武士。
这是一个人穷志坚,而且掌握在伊藤博文等老一代维新元老手中的国家机器,谁敢小看他们,肯定要吃亏。
“英国不邀请我们下场,日本却有可能加入这场战争抢胜利果实。哼,既然如此,那就联系一下德国。跟他们谈谈购买菲律宾的事情。”
“现在?”
“没错。”
大汉外交人员立刻联系了德国,德国态度非常积极。因为英国已经参战,让德国已经形成的三面合围巴黎的优势变得不再可靠。万一大汉以英汉同盟的名义参战,菲律宾是保不住的。大汉提出购买意愿,让德国也看出了英汉同盟似乎发生了一点问题。
但他们也没有答应出售菲律宾,毕竟下了大力气投资的。除了这块殖民地,剩下的都是英法看不上的一些边边角角,非洲贫瘠的沙漠、雨林。
“德国人不知道日本的威胁吗?”
“他们知道。但他们认为即便日本短暂夺走菲律宾,战后他们也能收回来。”
“呵呵。德国还以为能打赢这场战争。那就给他们买个保险。就这么说,我们的目的主要是避免菲律宾陷入战争,保护华侨和华人在菲律宾的资产。我们开价10亿金马克,等战后德国有权原价回购。可以写在附加条款中,愿不愿意公开由德国人自己决定。”
这就很有诚意了,德国人没有道理拒绝。但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撤走菲律宾的德国驻军,并通过中国的铁路系统运往奥斯曼帝国。
德国兵力已经开始紧张了,总动员后不断加入的军队正在奔赴各条战线,每一个士兵都能增加胜算。在菲律宾的驻军虽然不多,但也有一个师。
刘勇强同意了,反正大汉还没参战,现在是中立国。但提出,菲律宾驻军必须解除武装才能过境大汉领土。
就这样一笔秘密交易达成,钱直接存进德国财政部在上海的账户,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没有意外,这笔钱展会会原封不动的打回来。
等到德军已经坐上了去往中亚的火车,双方才公布了菲律宾交易情况,世界舆论,嗯,没怎么关注。这种事要不是欧洲人正在打仗,都能上国际版头条。这么大规模的动静,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没有引起舆论反响,是各国战争期间都加强了报纸审查,即便是英国,政府也加大了对报纸的影响,很难在报纸上看到政府不希望报道的内容。
大汉和德国的勾当,英国人只是通过非正式渠道,跟大汉外交人员进行了沟通,对此表示了担忧,害怕大汉跟德国走近。
这真是又防着兄弟,又怕兄弟跟人跑了。
英国参战之后,欧洲战场立刻进入了白热化,德军的攻势非常猛烈。向巴黎突进的更加坚决,已经从西北、北方和东方三面进逼巴黎,只剩下南方还没有切断巴黎跟本土的联系。法军防守的也很顽强,虽然打乱了作战计划,现在全力防守,新动员起来的部队全都填进了巴黎周边的战壕,双方伤亡都非常大。
“德国这是想在英国集结完毕,登陆法国之前结束战争。法国就是一门心思等待英国支援,反而能坚定进行防守,不像之前又想攻又想守,犹豫不决,处处被动。”
法国毕竟是一个一流工业强国,军队实力不弱,后备力量几百万,不是轻易能击垮的,时代变了,不是普法战争时期了。俄军已经渡过奥得河,德国的盟友奥匈做出了支援行动,可是俄军调集了更多兵力开始压迫奥军。现在能帮德国的只有他自己,能尽快解决法国,将赢下这场辉煌的大战,否则很快输的很惨。
刘勇强感到局势开始朝不利于德国的方向发展。他有强烈的预感,施里芬计划这次又破产了。这让他明白了,不是突破能力不够,不是现在的德军不够强,只是二战的法国高层太怂罢了。假如能豁出去打烂一个巴黎,就在巴黎死守,把巴黎打成斯大林格勒,德军没那么容易击败法国。可当时英国犹豫不决,让法国人看不到希望,干脆投了算了。
而这次,在看到法国有崩溃迹象的时候,英国人快速反应,仅仅过了两周,就以中立国比利时和荷兰遭受德国无端入侵为由,对德国宣战了,这给了法国人极大的信心。当然,这时候的法国,即便没有英国支援,他也能打下去,老一辈还没死绝,新一代全都有极端复仇情绪。靠这口气吊着,法国不可能投降。
至于英国为什么突然参战,情报也终于弄清楚了,因为德军进逼巴黎,法国精明的外交官告诉英国,法国最多还能支撑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