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快速突破不止惊动了刘勇强,更是吓到了西方一帮国家。
比利时没想到自己重金打造的坚固要塞一天就被轰塌,猝不及防之下,飞艇顺势轰炸了布鲁塞尔。
德国大军长驱直入,比利时国王再也无法保持之前的硬气。
德国人也没想到比利时一开始会这么强硬,当德国提出向比利时借道进军的时候,比利时国王回答道:比利时是一个国家,不是一条道路。
比利时不能随便让任何国家的军队通过,但烈日一战打掉了比利时国王的底气,关键他的手下军官们被吓坏了。本身比利时自己都知道挡不住德国,完全是为荣誉而战,可毫无希望的战斗,那就不荣誉了。
比利时倒也没有直接投,而是国王带着议会直接跑了,去英国避难,建立流亡政府。
比利时军队群龙无首,荷兰那边看到烈日要塞的惨状,掂量了一下自己,选择接受德国的通牒,荷兰军队不做抵抗,任由德军通行。
大量德军涌入比利时、荷兰,借助发达的交通体系,画出更多的旋转门弧线,直接插向法比边界的堡垒群。
此时最恐惧的是法国,法国人设计了大量要塞,要塞之间有坚固的永久性钢筋混凝土地下通道,其中还铺设了铁路,更有无数条铁路从后方城市连接到一个各要塞节点,为这里输送给养。可以说这十几二十年来,法国的军事就是围绕这条防线打造的。结果坚固的混凝土要塞不起作用,怎么可能不慌!
但军事行动已经停不下来,各支军队按照命令快速集结,打断任何一个节奏,都会造成整体混乱。于是法军还是按部就班的进入要塞,攻击兵力则向阿尔萨斯和洛林方向集结。
法军集结于南线第一目标就是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人修建法兰西壁垒,目的可不是为纯粹防御,就像长城一样,这条壁垒被他们当成进攻工具。用少量兵力牵制德军大部,集中优势兵力机动突破,武毅的《堡垒战》经典战术。虽然将希望托付给俄国朋友,法国也不可能静坐等待胜利,通过进攻才能牵制住德国,才能给俄国人创造机会。此时的法军还没丧失斗志,还是一支敢战之师。这些年陆军部制定了16个作战方案,全都是进攻计划。
德军集结于北线,留了11个师防守南线,68各师迂回法国北部直扑巴黎。又是施里芬计划,施里芬本人操刀的施里芬计划,此时施里芬已经是德国总参谋长。
德法两国的作战计划,颇有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架势。都是牵制敌人,重点突破。不同的是法国此前寄希望于堡垒线能牵制住攻击的德军,德军寄希望于少量兵力守住法军主力的攻势,法军希望突破的是阿尔萨斯洛林防线,德国目标直指巴黎。
双方动作都很快,德军几十个师按照几乎几乎同时抵达指定位置,在飞艇的帮助下,打开了几十个缺口,最北端直接攻击到了加莱,这里甚至有法国人修筑的沿海要塞,连崩溃的法军一起被德军收下。
法军突破也很顺利,以五倍的兵力突破了德军11个师的防御,打到了莱茵河。
此时你攻北线,我攻南线,互相杀入对方国境。
“这种打法?很考验政治定力!”
刘勇强知道施里芬计划,细节当然不清楚,甚至法国人也知道施里芬计划,上次施里芬已经用过一次,失败了,没想到他还敢用。平心而论,这或许是最好的计划,二战德军用这一招一个月就干趴了法国。
大汉军政高层集合在一起,组建了最高指挥部,刘勇强这次亲自任最高指挥,他再次斗志昂扬起来。现在整个帝国的大脑聚在一起,一颗炸弹就能让这个大帝国瘫痪。
“英国人怎么答复?”
“不需要我们动员。”
对于这场欧战,大汉似乎比欧洲人还积极,已经多次跟英国沟通,需不需要大汉进行战争准备。英国很稳,似乎真的不打算参战,也不敢把话说死,一直回复暂时不需要。
地图上随时更新着战况,各国驻地武官,都冒险在前线观战,向本国传回最新情报。
德军如同挥出了一记右勾拳,朝巴黎砸去,法国如一把利剑,直刺南德意志地区。
“我打赌法国更能稳住。”
海军司令欧朋远笑道,他最近心情不错。欧战打响,大汉造船厂马力全开,剩余的军舰全部开始建造,最多两年,50艘无畏舰就能入列。
“你太小看德国了。”
陆军提督何连胜说道。
欧朋远是留英出身,何连胜行伍出身,两人的世界观是绝对不一样的。
欧朋远道:“法国已经杀进南德意志地区。你不懂,这一带曾经是法国势力影响区域,信仰法国天主教。德国统一后,南德跟北德一直都有分歧,俾斯麦强行推行的普鲁士化,在南德很不得人心。南德大邦巴伐利亚王国是有自己军队的。”
何连胜却道:“我可能不懂德国,但我懂德国陆军。我认识施里芬,他既然敢这么做,一定考虑过这种情况。而且德国陆军跟别的陆军不一样,政府左右不了它,他反过来可以左右政府。”
施里芬那个人,或许不是最聪明的,却是最勤奋的,唯一的爱好就是一遍一遍反复进行兵棋推演,修正每一个参数,法国边境新修一座桥他都要重新推演一遍。这种人会不考虑法军进入南德意志后的政治影响?
欧朋远却不服:“别跟我说什么德国陆军有一个国家这样的鬼话,我不相信德皇不考虑南德意志邦国的反应。”
何连胜没有跟他继续抬杠,沉默应对。
刘勇强骂道:“闭嘴。等着看就是了。都两代人了,南德意志地区采用普鲁士的教育体系、铁路系统、邮政系统,早就是一个分不开的国家。德国陆军确实不太一样,德国海军归海军部管辖,陆军却直接归德皇指挥。从归属上来看,海军部这个政府机构可以完全管理海军,但没有一个陆军部门能管的了陆军。德国陆军在德国的地位比皇家海军在英国的地位更特殊。”
欧朋远不敢反驳,英国皇家海军他是了解的,但依然要受海军部管辖。
一旦开战,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现在就拥有绝对的权力,所有部门都得围绕军队运作,这是德国传统。
“俄军速度也不慢!”
何连胜看到一个年轻参谋根据最新情报移动了一下俄军位置,竟然进入了东普鲁士。
“法国人这十年来没有白辛苦。俄军动员速度确实比十年前更快,而且也很配合法国,竟然出兵东普鲁士,而不是奥匈帝国。”
刘勇强看到一点不一样的情况。放在十年前,俄国虽然也能动员出庞大的军队,但反应速度没这么快,最少也得一个月,他们才能动员起来并开到前线。法国那几十亿甚至上百亿法郎没有白花,铁路没有白修。
“俄军至少有两个集团军,二十万人进入了东普鲁士。”
何连胜核对了一下情报。
这才第一个星期,双方动用的都是现役部队,都打的是速战速决的主意。
之后几天双方战线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开战头几天的攻势结束,都需要调整一下。再精密的计划,总有部队跟不上,需要及时调整,但大方向是不会变的。第一周双方就已经明牌,德军就是冲着巴黎去的。
三天之后,以为三方都还在休整,结果一支德军出现在塞纳河畔的诺曼底地区,已经绕到了巴黎背后。
“果然是施里芬的施里芬计划,他执行的更坚定。”
刘勇强赞叹一声,军队已经开进这么远,可以用狂飙突进来形容,这肯定是一支不顾惜马力的骑兵,或者法国过于混乱,甚至来不及撤退,或者撤退过程中连铁路都没有破坏。
另一支德军突破亚眠防线,渡过索姆河。
还有一支德军逼近马恩河,德国的右勾拳即将打到巴黎。
而法军虽然也在前进,速度却慢了下来,他们向北推进,被挡在莱茵兰地区,看样子目标是冲着鲁尔工业区去的,德军不可能不防守自己的重工业基地。
“陛下法军撤退了!”
最终是法军承受不住政治压力,法国政客在德军兵临巴黎城下的局面下,召回了前线的军队。法军撤的很快,也很顺利,因为她对面的德军实在无力追击,防守已经耗尽了力气。
“可惜了,法国本来有机会赢得这场战争的。”
基于这是一场长期战争的认识,刘勇强认为法军主力突袭鲁尔工业区的重要意义,甚至超过德军攻占巴黎。大不了组织巴黎疏散,破坏对方的军工产业之后法军还有一战之力,德国却未必有。因为德国的煤钢基地集中在鲁尔地区,法国却分散在全国各地。此时的分散,反倒是他的优势。
双方目前都想着速战速决,而法国不敢丢失巴黎。这或许早就注定,谁让德国首都距离德法边境更远呢。
法国这一退,将彻底失去主动进攻的能力,从此只能被动防御。战前制定的所有攻击方案全都成了废纸。
现在就看德国人的施里芬计划能不能真的见效。
如果成功了,那就是闪电战提前出现。
“关键在突防能力!”
刘勇强判断道,德军不缺快速机动作战能力,缺的是重点突破防线的能力。万一被机枪战壕铁丝网绊住,那就成了烂账了。必须运动起来,靠机动优势才能快速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