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要代替自己成为军队的主帅,这样的消息张燕很快就知道了。
郭大劝说张燕说道:“现在秦王用张辽代替您,将您召回洛阳,显然是对于您之前的所作所为有所不满,现在您已经知道了张辽马上就要来替代您,不如您将军队交给管亥,现在快回到洛阳去,向秦王解释一二。”
“对于军队的事情您也不用担心,纪灵的力量并没有超过我们,只要我们安心防守,那么庐江的军队并不会纰漏。”
听闻郭大的话语,张燕摇了摇头道:“不能这样,我是因为想要攻占庐江,不称职才被征召回洛阳的。但是接替我的人还没有到达,而我正身临战场,应当组织运送、屯积粮草,作为攻占庐江的物资,怎么可以因为被免除职位的缘故而荒废秦王的大事呢?”
“我这一次被击败,说明了对方绝对不是什么庸才,反而在战场上的才具非凡,再加上建业的袁术正等待着出兵的时机,如果这个时候我因为自己的职位被免除而离开了军队,那么一旦敌人得到这样的消息展开进攻,那么情况就会变得糟糕。”
“更何况,我被免职的正式公文我还没有拿到,张辽替代我的消息也只有少数几个人知晓,张文远的旗帜现在依然在合肥新城上飘扬,这时候我最应该做的只有装作不知道这样的情况,正常的维持军队,这样才能够迷惑敌人。”
于是,张燕依然兢兢业业的统领着军队。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透风的墙,即使秦王的手下再如何的众志成城,总有不当心踩到了两条船的人“意外”的将某些消息透露了出去,不仅仅是纪灵的军中,甚至在建业的袁术也听说了秦王打算用张辽取代张燕的打算。
对于这样的“传闻”,袁术直接嗤之以鼻,他对周围的人说:“我的一些朋友‘告诉’我,董仲颖打算因为张燕作战不利想要撤换他,用张辽来取代他,这样的事情连远在建业的我也听说了,向这样的无稽之谈怎么可能瞒过我呢?”
“如果一个主将被撤换,而且是因为自己的过失,那么他必然需要第一时间回去做出一个解释,他的军队必然会发生动乱,怎么可能现在一点风声也没有传出来呢?更何况,我的探子报告说,张辽的旗帜依然在合肥新城,合肥新城每日的城防布置也没有什么变化,根本就像是没有更换主将一样,像这样粗浅的计策,必然瞒不过我。”
不过陆逊对于这样传言的看法却和袁术很不一样。
他对纪灵说道:“现在都在传闻秦王想要用张辽代替张燕,这样的情况对于我们很不利。换将如同换刀,张燕就是一把普通的利刃,但是张辽却是一把绝世名剑。现在张辽还没有达到,军中一切的事务依然还是由张燕负责,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击破张燕,那么等到张辽到达的时候,情况就会变得糟糕了。”
纪灵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拿出了一封文书说道:“关于这样的传闻,仲王曾经写信给我,告诉我这样的事情是无稽之谈,不要因此而上当。”
陆逊拿过袁术写的文书仔细看了看,他不由摇了摇头,袁术以己度人,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断张燕,才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而张燕是什么样的人呢?在和张燕交手之前,陆逊就已经研究过张燕了。当年为了活下去,带领了不少黄巾深入黑山之中。
为了保护自己的手下,张燕和袁绍在并州大战,在情况还没有到无法挽回的情况下,张燕果断写信给了张白骑,投降了董仲颖,让自己的部下得以活命,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因为想要保住自己的权势,而将自己的军队弃置呢?
陆逊并没有用这样的理由去说服纪灵,因为他很清楚,作为袁术心腹中的心腹,纪灵接到这样的信件之后必然是无条件相信袁术的,即使他的理由再怎么充分,都没有能够打动纪灵的可能性。
不过他想到了别的办法。
“纪将军,你觉得董仲颖为什么会让人放出这样的流言?”陆逊反问说。
纪灵想了一想,摇了摇头,他试探性的问道:“难道董仲颖想要诱敌?让我们在庐江的军队轻敌,从而战胜我们?”
陆逊摇了摇头说道:“并不是这样的原因,如果董仲颖想要诱敌,他有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不必要弄如此的手段。”
看到纪灵一脸的迷茫,陆逊终于说出了“董仲颖”的目的,“他的目标如果不是我们,或许是其他人。”
至于这个其他人是谁,陆逊并没有说出来。
不过说到这里的时候,也足够了,因为纪灵已经自动的将陆逊的话语补充完整了,“或许董仲颖的目标是建业的仲王,只是我不清楚,他是如何打算的?”
陆逊摇了摇头道:“也不一定是仲王,因为我也没有办法看破董仲颖的‘图谋’。”
纪灵反问道:“但是仲王成为这个目标,是有一定可能的。”
听到纪灵的这句话,陆逊很清楚,纪灵上钩了。作为袁术的心腹,在袁术可能有危险的情况下,不去作为,那么纪灵本身一定是一个不合格的心腹了。
从头到尾陆逊只告诉过纪灵,他们可能不是董仲颖的目标,董仲颖的目标另有其人,而剩下的这一切都是纪灵自己想的。
纪灵对着陆逊行了一个礼说道:“我过去看过不少的人才,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识过有人有您这样的才华,现在仲王可能面临着危险,我想要您替我出谋划策,来保护仲王。”
陆逊还了一个礼道:“我们也是仲王的下属,仲王的安危就是我们的安危,我包括所有的孙家人必然全力以赴。过去我听说过一句话,敌人想要我们做的,就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不如将计就计。”
于是,陆逊将自己的计划全盘告诉了纪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