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正,位列九卿,掌管刘氏皇族事务,非皇族成员不得担任此职位。
简单来说,刘受是刘氏皇族的大管家。
“祖宗之法怎么能轻易改变,这么多年都是这么做的,陛下贸然改变容易生出祸患啊。”
原本那套东西用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改变?
他不理解,但也一直没敢反驳。
他的副手,宗正丞刘辟疆伸手拿过两张报纸,快速浏览一遍后,满不在乎的放在一边。
“大哥,你是知道陛下的,陛下看样子心意已决,你我又能如何呢?”
这么多年来,刘彻有多霸道,已经不需要谁来说明,他决定的事情哪怕能被暂时阻止,以后也会找机会办了。
“诸侯王们就快要来长安觐见陛下,他们也是高祖皇帝的子孙,总不能也看着陛下胡来吧。”
推恩令之后,诸侯王们虽然日渐衰弱,但整体实力还是很强大,要是他们一起反对某件事情,刘彻也要心存顾忌。
刘辟疆脸色一变,“大哥,陛下是不是胡来我不确定,但你要这么做的话,我确定你是真的在胡来啊。”
联合诸侯王,那不就是逼宫么。
想想那个场面,再想想陛下的手段,刘辟疆后背顿时冒出一层冷汗,
就算一时能阻止陛下,以后也会被清算的。
“你在想什么,我又没说我要做什么,”
刘受有些惊讶的看着他,
“陛下的所为又不是秘密,诸侯王们来长安后自然会知晓,我就不信他们会无动于衷,一个人劝谏,陛下可以不在意,
要是很多个诸侯王都请陛下慎重考虑呢,陛下还会无视么?”
联合在一起容易被陛下嫉恨,分别独自劝谏才更能体现皇族的意志,陛下也不好怪罪谁,
刘姓皇族不是刘彻一人的皇族,关乎所有人的利益,他不能放任不管。
……
“陆鸣啊,你这两篇文章效果不错,长安城内到处都有人讨论,把项羽火烧阿房宫和始皇帝焚书坑儒联系在一起,
你干的真是漂亮。”
秦始皇有很多黑点,焚书坑儒是其中最着名的事情之一,但这件事的真实性却有待商榷,
有记载说秦始皇坑的是术士,不是儒生。
但真相在此时并不重要。
暴秦的罪行中,多一个少一个都无所谓,反正已经没了,能够把拉着项羽一起挨骂更重要。
“高祖皇帝为何能夺取天下,在民间议论中,已经逐渐从之前的天命转变为高祖皇帝的仁德和本事,
但想要彻底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过也不必着急,慢慢来就好。”
刘彻不着急,也没有必要着急,
反正现在也没几个人敢再和他说什么天人感应,没有人敢因为哪里发生火灾了就怪罪他这位皇帝,
有这些已经够了。
“诸侯王来长安后,可能会过问这件事,你有什么好办法么,就像当初解释彩虹的成因一样。”
在大汉,彩虹具有神话色彩,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能够吸水的神怪,赋予各种遐想,随着陆鸣的一场实验,彩虹被剥去了神秘的外衣。
陆鸣成功用一盆水和一面镜子复刻出彩虹,让光的色散原理被许多人所熟知,要是再有人把彩虹和祥瑞、神怪联系在一起,恐怕会引起群嘲。
“陛下,司马迁和落下闳二人曾和我说过,他们预测近期很可能会有日食发生,要是能精准预测,再提前把消息放出去……”
不用等陆鸣说完,刘彻就已经明白他的意思。
按照以往的观念,朝廷要是能提前预测日食现象,足以说明朝廷受天命认可,否则怎么可能预测到这种异常天象的发生。
“他们有多大把握?”
预测准了,那是天命认可,时间越精确,天命越认可,反之,误差太大就很难起到加强天命的作用。
预测日食在某段时间之内发生,和精准预测日食在某一日的某个时刻发生,效果决然不同。
“目前推算出来是在十月的二十几日发生,具体是哪天的哪个时刻还需要继续推算。”
有陆鸣描述的行星公转和自转理论,以及通过张秋教给司马迁二人的现代数学知识,两人在天文之道上的计算能力大大加强。
在此之前,大汉的太史令就曾预测过日食,虽然误差达到一天时间,但也能证明此时的天文学水平,
那次做出预测的,是太史令司马谈,他心中没有把握,因此没有提前公布出来,也没有告诉刘彻。
如今的司马迁和落下闳被大幅强化,更加精准的预测不是梦想。
日食现象,在大汉被称作天狗食日,在董仲舒的口中,这是“阴侵阳”的天谴,被用来强化他的天人感应理论,
要是在刘彻摆明要重构天命之后,反而能更加精准的预测日食的发生,
别人不仅无法用日食现象攻击刘彻,反倒会因为精准预测日食,用天命为刘彻的行为背书。
“做多手准备吧,新粮食的亩产是最有用的,预测日食当做备选,要是他们俩算不出来精确时间,”
刘彻顿了顿,“以后再努力吧。”
按照他以往的脾气,有可能会训斥一番,如今的话,顺其自然吧。
……
大农令郑庄这几日神采飞扬,
红薯和玉米成熟的日子到了,许艺到处巡视,确定粮食生长情况,回来后告诉他马上就能收获。
朝堂上的风波他全都知晓,但是他不在意,
别管什么是天命,这些粮食就是他的天命,是大汉百姓的天命,没有什么比这些粮食更重要。
“许艺,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郑庄的脸色无比和蔼,就连看亲孙子的时候都没有如此和蔼过。
“大农令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辛苦一年,终于到了要收获的时刻。”
郑庄拍着许艺的肩膀,“好好好,你年纪轻轻却不骄不躁,日后必成大器。这次产量评比结束后,老夫会为你请功的,你的辛苦不能白费。”
当秋收开始后,各地红薯和玉米的产量飞速统计上来,汇总在郑庄手中,让他乐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