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勇,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正是韩世忠所派遣的清剿黑丝族军队的主将。当他们踏入那片茂密的丛林时,便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实力。
他们的弓弩威力惊人,箭矢如流星般疾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碾压之势。黑丝族的人们在这猛烈的攻击下,惊恐万分,纷纷抱头鼠窜。
然而,黑丝族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他们是这片丛林的原住民,对这里的地理环境了如指掌。他们巧妙地利用熟悉的地形,与刘大勇的军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游击战。
随着双方在丛林中穿梭,刘大勇的军队遭遇了一系列的偷袭。黑丝族的战士们神出鬼没,让刘大勇的军队防不胜防。不仅如此,这些偷袭还造成了不小的伤亡,让刘大勇的军队陷入了被动。
正当刘大勇感到焦虑,准备向韩世忠求援时,一个意外的好消息传来——赵旭为他们特制打造的手枪送抵了前线。
这批手枪可是赵旭团队自行研发的成果,继火炮和长枪之后的又一杰作。考虑到丛林作战的特殊性,赵旭特意将这批武器送到了南方。
虽然这种手枪的射程不如步枪那么远,但在丛林这样的环境中,它却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它小巧轻便,便于携带和操作;射击速度快,能够在近距离内迅速压制敌人;而且其精准度也相当不错,能够有效地命中目标。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手枪的弹夹拥有惊人的容量,竟然能够一次性储存多达 20 颗子弹!这一设计极大地减少了战士们更换弹夹的频率,使得他们在激烈的战斗中能够更加持续地射击,而不必频繁中断战斗去装填弹药。
不仅如此,这款手枪还具备连击功能,这一特性进一步增强了它在丛林作战中的优势。战士们可以迅速而连续地发射子弹,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压制对手,掌控战局。
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兵们对手枪的使用方法逐渐熟练起来。刘大勇所率领的部队也因此迅速崛起,他们如鱼得水般地在丛林中穿梭,将黑丝族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当今赵旭集团的工业科技水平,生产这种手枪实际上比生产步枪更为容易。然而,当初赵旭仅仅考虑到在草原上作战的需求,便急切地催促科研人员加快研发加长的步枪。但当他从海外归来后,立刻意识到自己未来的作战范围可能会发生变化,于是果断下令让科研人员转而研发这款手枪。
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非常明智的。随着手枪的广泛应用,韩世忠领导的这支队伍的作战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原本因人力不足而存在的劣势也被直接弥补。士兵们对手枪的灵活运用,使得他们能够迅速控制大量的领域,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热带丛林这种特殊领域,一次性投入大量兵力也对战争没有太好的结果,现在韩世忠的将士们装备了手枪之后,很快就在丛林作战上取得了主动权,随着追赶着黑丝族向更远的区域撤退,韩世忠也命令刘大勇快速扩张自己的领域,既然如今自己准备将这一片沿海区域全面掌控,干脆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领土。
北方的岳飞在暂时停止进攻的步伐后,并没有让士兵们闲着,而是一边积极练兵,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一边在广袤的草原上精心安置各种牧场。他深知,要想在这片土地上长久立足,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还需要充足的物资保障。
而就在前段时间,岳飞成功地抓捕了大量的金兵。把这些俘虏全部关押在云州城又是一个隐患,于是早就写了书信,让赵旭安排这些俘虏的去向,毕竟这些金兵还可以变成手中的重要资源,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无需对他们进行大量屠杀。
赵旭听到信息之后,马上让岳飞把这些俘虏送回来,经过长途跋涉,他们被押送到了辽阳。在辽阳稍作休整后,这些金兵又被送上了火车,一路疾驰,最终抵达了沿海区域。
当初赵旭抵达美洲时,他立刻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开发这片新大陆所需的人员严重短缺。尽管他所掌控的区域拥有一定的人口,但与如此庞大的开发工程相比,仍然显得捉襟见肘。
正当赵旭为开发新大陆的人手问题而焦急万分时,他得知了岳飞抓捕大量战俘的消息。这让他眼前一亮,这些战俘基本上都是青壮年,身强力壮,正是开发新大陆的最佳人选。
赵旭毫不犹豫地决定将这些战俘分批送往沿海地区,然后再通过船只将他们运往美洲。他相信,这些人在美洲大陆上一定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为新大陆的开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是,赵旭迅速与岳飞取得联系,询问如何处置这些战俘。岳飞表示完全听从赵旭的安排,毕竟他也明白这些战俘对于开发新大陆的重要性。
在赵旭的精心组织下,一批批战俘会被安全地送到了美洲。到时候他们在张龙的安排下,开始投入到新大陆的开发建设中。这些战俘们虽然曾经是敌人,但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他们肯定会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美洲大陆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赵旭当然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些俘虏在失去大量军队看押后,可能会进行反抗这一情况。事实上,他对此早有预料,并提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首先,他将这些战俘全部打散,使他们无法形成有组织的力量。这样一来,即使有人想要反抗,也会因为彼此之间缺乏联系而难以成事。
其次,赵旭还派出了一些专门的人员对这些俘虏进行全方位的洗脑。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他掌握着许多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可以有效地影响这些人的思想和行为。通过这种方式,他希望能够让这些俘虏从内心深处接受自己的安排,并积极配合他的计划。
毕竟,按照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赵旭在这场博弈中拥有着巨大的主动权。这些战俘被送到遥远的美洲大陆之后,即使他们心生反叛之意,想要返回自己的祖地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赵旭决定先对这些人进行教导,向他们阐明自己的条件和要求。只要他们同意在美洲大陆开发五年的时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色,不给自己制造其他麻烦,那么他就会信守承诺,将他们送回家乡。不仅如此,他还表示不会以俘虏的身份来惩罚他们,而是会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待遇。
相反,如果这些俘虏不服从命令,或者在开发过程中捣乱,那么他们将会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甚至有可能永远无法回到自己的故乡,客死他乡。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面对这样生死攸关的选择,这些俘虏自然会明智地选择主动帮助赵旭去开发建设,以此来换取自己活命的机会。
赵旭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命令杨再兴的水师将大量战俘分批运往遥远的美洲大陆。这不仅是为了减轻北方的负担,也是为了给这些战俘一个新的生活机会。
与此同时,赵旭还让杨再兴在河北和山东地区安排一些士兵,招募一些有意愿的人员。他的目标是看看这些人是否愿意前往北方草原放牧。
赵旭深知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个巨大的隐患。即使他能够在短时间内彻底击败他们,或者将他们驱逐出草原边境,但这样做不仅会浪费那片广阔的土地,更重要的是,没有大量牛羊牲畜在那里繁衍生息,农耕民族将失去重要的肉食来源。
农耕和畜牧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部分,它们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将它们彻底融合,才能避免连年的征战。后世的文明治理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赵旭希望能够提前几百年在北方实现这种融合,让农耕和畜牧成为一体,从而彻底消除千百年来的敌对状态。
就在赵旭忙碌着迁徙人口,准备对北方草原展开一个全新的开发,赵恒派出的几支大军也来到了西夏边境,为首的将领召集提前到来的各路官员,然后在大家面前直接宣读了赵恒的圣旨,接下来,整个西夏边境的宋军会一起发动进攻,用最短的时间将整个西夏王朝全面吞并。
几天后,大宋与西夏的边境线上,战火熊熊燃烧,硝烟弥漫。一支支宋军如汹涌的洪流一般,向着西夏边境的各个关隘要口猛扑而去,展开了全面而猛烈的进攻。
而那些驻守在关隘里的西夏士兵,以及刚刚抵达此地为他们提供援助的西辽士兵,面对宋军如此凶猛的攻势,只能拼死抵抗。他们紧紧握住赵灵儿刚刚送来的先进武器,这些武器成为了他们最后的防线,也是他们守护脚下这片土地的唯一希望。
转瞬间,双方的战斗就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宋军凭借热气球和射程极远的强弓硬弩,对这些城市发起了一轮又一轮如暴风骤雨般的进攻。然而,城中的守军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他们同样拥有热气球和强弩,这使得双方一时间杀得难解难分,旗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