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身为西辽的皇帝,他的见识和谋略自然是超乎常人的。对于出兵援助西夏这一决策,他心里非常清楚其中的利弊得失。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主动出兵确实能够将战火引向远方,从而避免战火蔓延到自己的疆域,保护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这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大宋已经在西夏边境集结了大量的军队,显然是下定决心要一举吞并西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西辽出兵相助,那么就意味着与大宋彻底决裂,这将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政治和军事后果。不仅会使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还可能导致大宋对西辽采取报复性的军事行动。
其次,军队的后勤补给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西夏目前已经自身难保,虽然在战争初期可能还能够为西辽的大军提供一些食物,但随着战争的持续和陷入胶着状态,各种军事物资必然会出现严重的短缺。到那个时候,耶律大石将不得不从遥远的西辽长途运输物资到西夏,这无疑会给西辽带来沉重的负担。
此时,耶律长青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耶律大石自然也要向他打听一下,关于后面军需物资的运送问题。
“长青大人,既然你主张主动出兵,那么你可考虑到后方补给的问题?
你可考虑清楚,这场大战一旦触发,肯定不是短时间就能结束的问题,暂时西夏王朝可能提供各种资源上的帮助,可是后期肯定还要从西辽运送物资进入西夏王朝,这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关于这件事情微臣也思考了许久,我们先期只需出动大军帮助西夏固守那些坚固的城池,短时间内,西夏必然能够安排我大军的粮草问题,而此时所使用的武器,都是赵旭大官人那里运送而来,自然不会消耗我西辽的任何物资。
接下来这场战争肯定十分的漫长,不过我们只要守住西夏南边的那些坚固堡垒,不让宋军进入到西夏境内,我想军队的粮草就永远不会出现短缺问题。
万一有一些地区失守,大军会从南向北面开始撤退。可是这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能够守卫多长时间,不可能宋军刚刚抵达我们就会弃城逃跑,双方终归会在那里对峙上一段时间。
前几日我曾经给岳大帅送去了书信,询问我们如何防守最为妥当,大帅也给提出了好几个防御方案,所以我坚信,无论哪个城池我们都能防御上一段时间。
关键的就是岳大帅给我透露了一个特殊信息,他们一日内就绞杀五万金兵,而且还是金国的精锐之师,这样的话,即便他们出师草原也会一帆风顺,风雨无阻。
这样的话,微臣认为我们必须加大兵式上的力量,尽量将那些城池坚守到岳帅平定北方的金人,到那个时候只要岳帅的援军给我们提供帮助,相信大宋将永远无法进入到西夏的境内。”
耶律大石闻言也是一笑,按照耶律长青的计划,自己此时只要派出强兵,接下来会有许多的转机,也就欣然的同意,让耶律长青选拔军队火速支援西夏。
西夏王朝听说西辽会派遣大军帮助自己坚守南边的那些坚固堡垒,除了表示强烈的感激之外,自然也要调动全国之力,保证这些援军的食物问题,随着大量军队全面入驻到边境的各个城市,大宋这里却迟迟没有出兵的意思。
完颜兀术兵败之后,自然主动到上京城向完颜吴乞买去请罪,不过完颜吴乞买并没有太多责怪他的意思,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再加上这一次岳飞使用的武器又太过强大,不光是他这里出现了严重的损失,完颜宗干也被岳飞打的大败。
现在面临岳飞所使用的武器来源暂时还无法打探出详细的情报,完颜吴乞买也只能继续征调军队,暂时在草原上形成一个比较坚固的防御阵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完颜兀术竟然在草原边境迅速组建起了数支颇为精锐的骑兵部队,其目的显然是要在宋金边境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御堡垒。然而,就在他紧锣密鼓地筹备之际,牛皋所率领的一支宋军却如幽灵般突然出现在这片区域。
更让人惊讶的是,双方之间竟然毫无沟通,仿佛完全不了解彼此的存在。面对这一突发状况,牛皋当机立断,毫不迟疑地指挥着他的军队,借助长枪的优势,径直对草原上的骑兵发起了正面的猛烈冲杀。
值得注意的是,牛皋所率领的这些宋军,虽然在马上的射击能力尚未得到充分训练,但对于枪械这种相对容易掌握的武器,他们早已驾轻就熟。因此,当他们远远望见草原上的金兵时,便毫不犹豫地驱马疾驰,迅速逼近敌人。
一旦进入枪械的有效射程范围,一部分宋军继续在马背上保持防御态势,而那些枪法精准的士兵则果断跃下马背,随即对远处的金兵展开了猛烈的射击。
自从云州城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结束之后,岳飞所率领的军队终于不再需要将他们的武器藏匿起来。如今,只要远远地瞥见金人的身影,他们立刻就会如饿虎扑食一般,迅速进入攻击状态。
这些钢枪的威力令人惊叹,其有效射程竟然能够达到数百米之远!相比之下,金人的弓箭则显得相形见绌,远远无法企及这样的距离。因此,接下来的场面简直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随着大量的金国骑兵纷纷落马,除了那些失去主人的战马还在草原上漫无目的地狂奔外,剩下的金国将士们完全陷入了恐慌和混乱之中,只能拼命地四散逃窜。
有了这初次的实战经验,牛搞毫不犹豫地将这个重要信息传递给了岳飞。紧接着,岳飞当机立断,决定改变训练士兵的地点,将他们带到广袤的草原上。
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岳飞亲自率领着大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径直朝着金兵发起了全面的追击作战。
长久以来,金人一直凭借着他们卓越的骑术和精良的马匹,对宋人进行着肆意的欺凌和压迫。然而,谁能料到,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强大骑兵,在面对先进的枪械时,竟然变得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完颜兀术的数支队伍在接连遭受岳飞军队的猛烈追击后,已陷入极度的困境之中。面对如此强敌,他们别无他法,只得重拾昔日的逃命伎俩。毕竟,他们所占据的地域辽阔无垠,而众人又素来以游牧为生,对这片广袤的草原再熟悉不过。
于是,他们决定在远处布置斥候,一旦发现宋军的踪迹,便迅速向草原深处转移。这样一来,即使岳飞的军队人数众多,也难以完全覆盖整个草原。完颜兀术等人寄希望于通过这种方式,将岳飞的军队牢牢牵制在草原之上,使其无法脱身。
然而,岳飞并非等闲之辈。他眼见金人全面撤退,立刻心领神会,毫不犹豫地按照赵旭预先制定的计划行事。首先,他精心挑选了水草繁茂、水源充沛的区域作为据点。接着,他有条不紊地指挥军队,在草原南端逐步构建起一道严密的防御体系。
这一决策与金人原先的设想大相径庭。他们原本以为岳飞会盲目地冲入草原,与他们展开一场无休止的追击战。但岳飞却深知,这样的战术不仅徒劳无功,还可能使自己的军队陷入被动。
事实上,岳飞此举另有深意。他深知赵旭的下一步计划,乃是要将大批宋人迁徙至此,直接在草原上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牧场。如此一来,宋军的骑兵便能在此地扎根立足,真正实现对草原的掌控。
当时,大理王朝悍然入侵中原,其南部存在着一个颇为强大的部落。这个部落的人们有一个独特的习俗,他们喜欢在腰间系上一条黑色的丝带,久而久之,人们便将这个部落称为“黑丝族”。
当大理出兵攻占岭南时,这个黑丝族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他们深知,若能借助大理的力量,或许能为自己的部落谋取一些发展的利益。于是,黑丝族迅速行动起来,组织起一支军队,紧跟着大理的军队一同在南诏展开了军事行动。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大理成功地占据了南诏和岭南地区。而黑丝族也趁机在南诏的南部丛林中占据了大片土地,其领土范围直接扩大了数倍之多。
然而,好景不长,大理的军队最终遭遇惨败,不得不全线撤回。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黑丝族却并未随大理一同撤退,而是成功地留在了南方这片丛林之中。
当韩世忠率领大军抵达此地时,他所面临的首要任务便是整顿周边混乱的局势。这不仅意味着要收拢和治理地方上的百姓,还必须对其他的武装势力进行清剿。
很快,韩世忠的斥候就发现了黑丝族所占据的这片丛林,原本韩世忠还特意派出了一个小队进行和平协商,企图劝解他们回归自己原有的地方,结果黑丝族凭借自己就是这地方上的土着民族,发现韩世忠的军队数量也不是太庞大,就想和韩世忠较量较量。
韩世忠自然也不惯他这个毛病,马上派出一支精锐直接进入黑丝族占据的丛林,对他们这个部落展开了全面绞杀,而且直接下令,不光要把这片丛林全面收复,随后也把黑丝族的老家一并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