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原本正心不在焉地盯着街对面的商店,听到赵书卓的声音,他猛地扭过头来,目光如炬,瞬间就将赵书卓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
仅仅这一眼,他便敏锐地捕捉到了赵书卓身上那焕然一新的精气神——神清气爽。
往日里微微蹙起的眉头此刻全然舒展开来,嘴角还若有若无地上扬着,整个人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
王建国心里跟明镜似的,不用问也知道事情大概率是成了。
可他骨子里那股按捺不住的好奇劲儿就像小虫子一样,一个劲儿地挠他的心窝。
他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略带促狭的笑意,眼睛亮晶晶地,像个急于探寻宝藏的孩子,迫不及待地问道:
“书卓哥,事儿成了?小花同志愿意跟你去北大荒吗?”
说话间,他还故意挑了挑眉毛,眼神里满是探究与期待,那副模样仿佛在说,要是不赶紧从赵书卓口中掏出答案,他就誓不罢休,非要一同分享这份喜悦不可。
赵书卓见王建国这副急切的模样,心中不禁觉得好笑,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嘴角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卖起了关子:
“你猜呢。”
那语气就好像他手握一个神秘的宝盒,故意引逗王建国来猜测里面藏着的惊喜。
王建国一听这话,心里那个急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忍不住怼了赵书卓一下,手掌不轻不重地拍在赵书卓的胸口,急切地问道:
“书卓哥,别卖关子了,快说呀。”
那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显然是被好奇心折磨得不行了,一心只想快点知晓答案,好让悬着的心落下来,一同为赵书卓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阳光暖融融地洒在医院外的道路上,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路边的树枝沙沙作响,似是在轻声低语,分享着此刻的喜悦。
赵书卓的脚步轻快得如同踩在云朵上,脸上洋溢着藏也藏不住的灿烂笑容。
那笑容仿佛春日里盛开得最为娇艳的花朵,从嘴角一直蔓延到眼底,点亮了他整个人的精气神。
他实在按捺不住心中如涌泉般奔涌的喜悦,抬手拍了拍身旁王建国的肩膀,开心得连声音都拔高了几分,说道:
“她说了,等她父亲的病情有所好转,能挪动了,就给我写信来接她。”
每一个字都像是跳跃而出的欢快音符,在空气中奏响了一曲希望的乐章。
一想到杨小花那温柔又坚定的模样,赵书卓的眼中更是闪烁起梦幻般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他们携手相伴的美好生活。
王建国被赵书卓的情绪所感染,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形成一个大大的笑容。
他一边迈着大步向前走,一边侧头看着赵书卓,眼中满是调侃与祝福的笑意,打趣道:
“书卓哥,看来你的好事将近了,这一路我可都瞧在眼里呢,你为了杨小花同志那是煞费苦心,如今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我可要提前恭喜你了呀!”
说到这儿,王建国微微停顿,脑海中浮现出杨小花的面容,想象着日后她来到北大荒的情景,兴致愈发高涨,接着又眉飞色舞地说道:
“等杨小花同志来北大荒了,你们俩完婚的时候,我送你一份大礼。我得好好琢磨琢磨,送个啥才能配得上你们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真诚与期待,仿佛已经在为筹备这份大礼而绞尽脑汁。
赵书卓听闻此言,心中满是感动与期待,脚步都不自觉地停了一下。他转过头,看着王建国,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真诚地说道:
“行,那我可就等着你的大礼啦。”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未来婚礼上热闹喜庆的场景,亲朋好友们围绕在身边,祝福声此起彼伏。
而王建国送上的那份神秘大礼,无疑会成为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并肩前行,向着董书记家走去,阳光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仿佛也在为他们的未来之路铺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地细碎的光影,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些许初秋的凉爽。
赵书卓和王建国二人沿着熟悉的小巷前行,一路上有说有笑,谈论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刚刚在医院里的那场“大进展”。
王建国时不时地调侃几句,让赵书卓的脸颊时不时泛起红晕,可那眼中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脚步也愈发轻快起来。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董书记家那扇略显古朴的木门前。赵书卓抬手轻轻叩响门环,“咚咚咚”,清脆的声响在静谧的小院里回荡。
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董书记那熟悉而和蔼的面容映入眼帘。
赵书卓一进门,脸上原本的笑容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歉意。
他微微低头,双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向前快走几步,来到董书记面前,诚恳地说道:
“董书记,真是抱歉,您住院的时候没能多照顾您。您知道的,这几天我心里一直惦记着另一件大事,就有些分身乏术,疏忽了您这边,您千万别怪罪,还望见谅啊。”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透着真切的愧疚,眼睛都不敢直视董书记,只是偶尔抬眼,快速地瞟一眼,又赶忙垂下眼帘。
董书记站在原地,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中山装,岁月虽然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那双眼睛依旧明亮而有神,此刻正带着慈祥的笑意注视着赵书卓。
听到这番话,他微微摆手,笑着说道:
“书卓啊,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你爷爷对我有救命之恩,想当年,要不是你爷爷在战场上舍命相救,我这条老命早就没了。”
“现在你爷爷不在了,我一直把你当成自己的亲孙子看待,你这么说可就太见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