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桩事结束后,宫宴已然接近尾声,殿内的气氛也渐渐松弛下来。
阮梨初想走了,主要是她想寻个机会与陆言卿说说话,了解一些事情。
另外,长时间的紧张与专注,让她感到疲惫不堪,脑袋昏昏沉沉的,她恨不得立刻就出去透透气。
陆谨端坐在主位上,目光时不时地落在阮梨初的身上,见她神色间带着几分倦意,便朝一旁的崔明昌挥了挥手,低声吩咐道:
“去告诉阿梨,结束后莫要着急离开。”
崔明昌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躬身应道:“是,陛下。”
作为陆谨的贴身太监,他最是清楚自家陛下的心思了。
憋了一整个宫宴,总算找到机会与小姑娘说说话了,也真是不容易。
更何况,小姑娘神色间似有隐忧,想必陛下早已看在眼里,心中定然牵挂。
此时,殿内的男人们或醉意朦胧,或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女眷们也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聊着八卦。
崔明昌借着这略显嘈杂的氛围,悄无声息地凑到阮梨初身边,低声传达了陆谨的话。
他的动作并不算惹眼,毕竟殿内众人的注意力早已分散。
不过就算有人注意到了,也无所谓。经过这场宫宴,若是还有人看不出来皇帝陛下对阮梨初有意,那恐怕真是个大傻子了。
阮梨初眨了眨眼,目光盈盈地望向陆谨。
她心中早已按捺不住想要离席的念头,奈何野男人这个家伙偏偏不许......
也罢,横竖陆言卿自会寻机来见她,倒也不必急于一时。至于透透气这等小事,让陆谨陪着一起就是了。
陆谨瞧着他的小阿梨那副又嗔又恼的小模样,眼底不禁泛起笑意,素来冷峻的面容如春雪初融,平添了几分温润之色。
这一幕,好巧不巧地又落入了萧琼的眼中。
她的瞳孔骤然一缩,眼中瞬间涌起浓烈的妒火,手中的酒盏猛地一晃,险些倾洒。
一旁的萧璃虽不知道萧琼和萧玥这姐妹俩到底有什么小秘密,但猜也能猜到七八分。
无论何种缘由致使萧琼变成了如今这般模样,失态就是失态,不看原因只看结果。
萧璃素来厌恶愚行,这搞得她“厌蠢症”都要犯了。
她实在看不得萧琼继续犯蠢,于是,出声道:
“还看?”萧璃冷冷开口,“你越是盯着,心里便越是煎熬。怎么,难不成你还想要做什么蠢事?”
她并非是乱说的,萧琼望向阮梨初的眼神满是怨毒,像是恨不得把她抽骨扒皮,挫骨扬灰了。那蠢蠢欲动的模样,任谁都看得出端倪。
或许是因为萧玥不在,萧琼需要找个人倾诉,又或许是被妒火冲昏了头脑,萧琼竟毫无顾忌地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你说,若是我将矛头对准大长公主一家,如何?”
萧璃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萧琼指的是大长公主那才三四岁的、有些与众不同的小孙女。
她万万没想到,萧琼竟将主意打到一个三四岁的稚童身上。
且不说阮梨初会作何反应,单是这等行径,便已令人不齿。
这都不是蠢了,而是坏。
“萧琼,你是不是疯了?”萧璃嗤笑一声,眼中是浓浓的鄙夷,“且不说阮梨初那张利嘴,能把你训得体无完肤。单是这等下作手段,传出去便是天大的笑话。”
“怎么?成为人人唾弃的对象,是你毕生的追求吗?刚才受的屈辱还不够?非要被人骂丧心病狂、道德败坏,你才甘心?”
她顿了顿,语气愈发凌厉:“更何况,大长公主是什么人?那是大盛朝尊贵的皇族!人家先前没与萧玥计较,不代表这次也不计较!”
“你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人家皇族,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还有,别忘了我们的身份。”
萧璃逼近一步,压低声音,“我们是来朝贡的,不是来挑起两国争端的。你挑衅大长公主,那就是公然挑衅大盛的威严,你是要破坏两国邦交吗?!”
萧璃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
“当然,你若是就执意想死,我也不拦着。反正洛月就算亡国了,我也不会怎样。”
有哥哥在,萧璃相信大盛皇帝会放她一马。
即便不放,也无所谓,不过一死,她何惧之有?
要不是看在哥哥的面子上,她才不关心洛月亡国与否呢。
这世间,她所在意的,唯哥哥一人而已。
不过,她刚刚说的话,好像是有点多,这辈子对萧琼说过的话加起来也没有刚才的多!
萧璃暗自发誓,从今往后,再不与萧琼、萧玥这两个愚不可及的人同席赴宴。
这般费心劳神,还费嗓子,不值当。
在萧璃眼里,那两姐妹还不如那萧北炎呢。
今日的萧北炎,可以说是冷静的不能再冷静了,他端坐席间,神色沉稳,着实令人始料未及。
......
许是被萧璃骂醒了,直至宫宴散场,萧琼都没再看阮梨初一眼。
阮梨初早已察觉萧琼那恨不得将她生吞活剥的目光,但见对方后来低眉顺眼、垂首不语,便只当她是知难而退了。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阮梨初,让她想起了一桩要紧事来——
待会儿,她得好好问问陆谨,那萧琼是怎么一回事,怎的就突然对他起了心思。
此时此刻,阮梨初是真感觉到她的脑子反应迟钝了,竟然连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忘记了。
-
宫宴结束,众人陆陆续续地离开皇宫。
许氏知道皇帝肯定是要留女儿说一会儿话,便没有着急出宫,而是静静地在步辇旁等候。
她合计着,与其在宫外苦等,不若在此处来得安心。
可她左等右等,眼见宫人渐稀,却始终不见女儿身影。
许氏心中蓦地一紧,没来由地慌乱起来——莫不是初初出了什么岔子?
此念头一出,便如野草般在她心中疯狂蔓延。
许氏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便急忙吩咐小太监前去打探。
小太监领命,刚要抬腿,就见崔达海慌慌张张地奔了过来,还未站定便急声道:“大事不好了,夫人!姑娘晕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