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董厥站了出来:“臣以为眼下长安城已经完成收复,当迁都到那里。长安地势险要,‘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关中之地,四面皆为天险,可御外敌于千里之外。当年秦据关中,凭借地利之便,横扫六国。太祖高皇帝破三秦,据关中而成就四百年大汉天下,迁都长安,进可昭示诛逆,北伐中原,恢复汉室;退可据险而守,保国安民,还望陛下三思。”
“董尚书所言虽有理,却也有不妥当的地方!“,尚书郎杜枚站了出来,他是杜琼病逝之后,杜家中一个有些才干的人,也被推荐进入了尚书台。
”如今长安虽然得以收复,历经战乱,如今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都城乃国家之根本,需有繁荣之经济、充足之粮草以供万民。如今长安却并无这个条件,贸然迁都,恐百姓负担过重,人心不稳。“,杜枚恳切地叙述着自己的看法,”再者,成都自先帝入蜀以来,经营多年,根基稳固,府库充实,百姓安居乐业,实乃我汉再兴之福地,还望陛下三思。”
刘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又看向了谯周:“光禄大夫以为如何?”
“陛下,老臣以为他们二人所言皆有道理。”,谯周拱手道:“尚书仆射所言乃是我大汉立国之本,乃是道义正理。然则,尚书郎所说的也是需要考虑的,长安荒废已久,又遭受战乱,何况益州子民多年支援前线,已经有些疲敝,骤然迁都,只怕百姓的负担会更加沉重啊。”
“光禄大夫所言甚为有理啊。”,刘禅点了点头:“太子不是在长安吗,朕的意思,让他们几个在前线的出个章程,三年之内,做好迁都的准备,事缓则圆,百姓可以得到喘息的机会,大汉正统也可以同时兼顾,诸位以为如何?”
“陛下高见。”,谯周也是赶紧行礼。
“既然如此,这官吏选拔的事情,也要早早开始准备了。”,刘禅挥挥手:“光禄大夫您曾经参与了多次策论选士以及孝廉考核,现在很多郡县官吏你多有耳闻,可以先选拔一二,与尚书台商议,列出名单之后,报朕批准便是。”
谯周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陛下,此等大事,老臣一人恐怕难以分身啊……”
刘禅笑了笑:“谯大夫放心,这件事也不会完全辛苦你一个人的,朕已经决定了,让蒋显、陈寿、李骧、文立、常勖他们来协助你,都是些年轻才俊,肯定没有问题的。若有任何疑难,可随时报陈祗或者直接入宫见朕。”
“陛下如此说,老臣不敢拒绝,愿意担此重任!”
回到家中,谯周有些担忧,几个儿子知道了朝中的事情,也都围了上来。
谯同笑道:“听闻陛下委派父亲重任,怎么父亲还面有忧色?您再担忧事情不好办吗?”
谯熙则看向自己这个有些不想事情的三弟:“三弟啊,怎么,你觉得很好办?这件事落在父亲身上,福祸难料啊。”
谯同一愣:“这,大哥何出此言?”
“此番北伐,收复长安,本来就是极大的成果,迁都回旧日大汉京师,也是必然要做的事情,问题在于,太祖高皇帝定都长安,世祖光武皇帝光复大汉之后,定都洛阳。你说,要回哪个都城?”
谯同愣了愣神:“这个,自然是长安城为好,否则洛阳城远离蜀地,只怕日后,依然是那些颍川与河内河东士族的天下了,咱们这些益州人又要一边站了。”
谯熙无奈道:“陛下也知道这个道理,有意犒劳一下我们益州士族,只是眼下,父亲得了这个差事,却不一定是什么好事,你想想,陛下今天的意思,朝堂之上,多少人看不出来?谁不想要个肥差?就说杜家,那个杜枚也未必是什么大公之人吧?你想想,父亲要是分给他们的官,不和他们的心意,他们会怎么看父亲?”
谯同一惊:“那陛下的意思……”
“陛下一方面自然是表示了对陛下的信赖,但也意味着,任命官吏带来的不满和风波,父亲也要承受大半,别忘了,名单是父亲与尚书台商定之后,报给陛下的,可咱们这位陛下,素来也是十分洒脱大气,基本上也是一概照准了。”
谯同听了这话,立刻觉得有些不妥当了:“若是如此的话,选人的事情还真不好做了。可眼下已经接下来了,又不能推脱,那该怎么样?”
谯周仔细思考了一会儿,随即道:“立刻派出快马,去找军师将军,说明为父这里的困境,请他相助一二,这件事,若不是他出手,咱们恐怕不好应付。”
刘禅思考了一下,看向陈只:“奉宗,你看这内廷宿卫该如何调整?朕以后要回长安了,有些事情也需要早早做好打算了。”
“陛下,宫禁宿卫乃是重要的岗位,不仅仅说,要有能力,更重要的是忠心,或者直白点说,他的利益要跟您一致才是。”
刘禅点点头,却是早就有了思虑:“张遵要回来了,他如何?”
陈只闻言,眼前一亮:“嗯,张遵乃是皇后的侄子,乃是元从之后,为人交际广泛,性格也较为圆滑,倒还真是个不错的人选。”
刘禅点点头:“朕主要担心张遵毕竟一直在外打拼,让他又回来卫戍深宫,难免有些不适应罢了……”
陈只笑道:“以眼下而论,确实他也是合适人选,陛下不妨先看看,若是不合适,再换也来得及。”
刘禅听了也是赞同,随后问道:“卫礼那边的生意做得怎么样了?”
陈祗想了想回答道:“卫礼那小子倒是有做生意的天赋,造纸售卖、以及茶饼的生意让他打理的不错,只不过,现在似乎他也遇到了一些麻烦。”
刘禅眉头微皱,刚准备继续问,黄皓匆匆走了进来:“陛下,张遵将军在外面求见!”
刘禅点点头:“让他进来。奉宗、黄皓,你们先下去吧。”
“臣(奴婢)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