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回忆的作用,张望觉得他可以凭借“邂逅”和“遇见”写出属于他和林曼的《遇见》。
只是他太累了,他已经很难在今天再写出任何一个字来。他再次打开备忘录,仅仅记录下来两个字:邂逅。
“等我的状态一恢复过来,我就要开始写我的《遇见》。”张望自言自语道。
本来张望以为他能够凭借冲动马上开始读《山茶文具店》,奈何他刚刚读完几行,曾经读书的感觉便瞬间袭来,他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昏昏沉沉睡着了。
等到他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下来,张望感到意外:“我妈竟然没有在我睡觉的时候进来打扰我;还是说我根本就没有听到她进来的动静。”
因为很久没有听到王琳的声音,张望的心里十分不安,各种不好的事故开始在他的脑子里浮现,他被自己的胡思乱想折磨得痛苦难耐,便立马跑下床去打开房屋的门。
走到房门口他看到王琳正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因为光线很暗,手机屏幕的光亮特别耀眼。张望走到开关前将客厅的灯打开。
“为什么不开灯,那样看手机眼睛不难受吗?不要为了省电把眼睛熬坏了。”
“不值当开的。”王琳说道。
“有什么不值当的,无非是电费可能贵一点,大不了我给你交这个月的电费。以后不要不开灯玩手机听到没?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
“我刚刚想着一会就开,就是忘了。”
张望不再理睬王琳的狡辩,他知道无论他再怎么劝阻,王琳依然不会大肆开灯以此造成她浪费电的愧疚,张望只有尽可能帮她做好这件事。
“晚上吃什么?”他感到饥饿,然而他不相信这种感觉会发生在现在的他身上,他只好以为自己只是馋了。
“没弄饭,”王琳回应道,“刚刚想去问你晚上吃什么的,结果看你睡得那么香。我一想,算了,就让你睡觉吧......不过你要是再不醒,我就要过去叫你了。不能睡那么久的,不然晚上你又要睡不着了。”
张望很意外王琳曾进过他的房间,而他竟然一点意识都没有。“看来我是真的困了,昨晚实在是熬的太晚,以后可不能了。”他在心里默念道。
“那你看看有没有什么想吃的,我们上街买啊?”王琳看到张望不说话,便开口提议道。
张望同意了王琳的建议,于是换好衣服和王琳出了大门。
此时街上的店铺都已经亮起灯来。小城镇的灯光不似大城市那般耀眼,张望很喜欢走入其中的感觉,哪怕灯光里面站着很多的人。
空气里残留着白日的炎热,在人与人的怀里面碰撞挤压,一点点沁成汗水,又都干了。一些老人在路的两边摆上地铺,将家里面种的蔬菜放在上面,都是新鲜的:丝瓜、黄瓜、番茄等等,他们也不叫卖,等到有人停下来的时候,他们才会开口询问:“要不要来点?”
王琳将车子停在一家店铺门口,带着张望在街上转悠起来——人实在是多,车子根本走不动。
在老人卖菜的附近必然会有卖熟食的摊位,多是那种铁皮焊制的车子,里面用铁盘子将食物摆出来;因为夏天多蚊虫,摊主又在食物上方挂着一只电扇,并且将扇翼去掉换成布条,不为扇风,为驱赶。
张望路过的时候问王琳要不要吃猪头肉,王琳拒绝了。
“孩子想吃就给买呗。”摊主在听到张望的话后建议道,他的脸上不知是汗还是油,反倒光滑的很。
张望在摊铺前站住脚,开口问道:“多少钱一斤。”
“多少钱一斤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想不想吃;你要是想吃,一百块钱一斤你也买,你要是不想吃,一块钱你都可能不买。况且我干了十几年,价格肯定是合适的。”
“老板你的口才真好,你这里收不收徒弟,我来和你学几天。”张望开玩笑道。
“学是肯定能学的,就看你愿不愿意来了。大学生难道不嫌弃这个活又脏又累吗?”
“你怎么知道我是大学生?”
“不然我能是老板吗?”
“老板厉害,不过大学生也不值什么钱,到哪里还不都是一样打工。我想只要工资合适,什么工作还不一样?”
张望说这话的时候其实是在为自己留有退路,他更想让王琳听懂他的意思。他已经决定和郭一风去青岛创业,准确来说是:郭一风创业,他跟着郭一风干活。
“那能行吗?”王琳在听完张望的话后开口说道,“我和你爸辛辛苦苦供你上大学,肯定是希望你能去到大城市找个好的工作。不信你问问老板,他容易不容易。”
说完后王琳将目光看向老板,竟透露着严厉的意味,这让张望觉得诧异,他认为王琳已经懂他的言外之意,此刻反而是在请一位过来人劝诫他。
“你妈妈说的没错,我们这些人哪有容易的。你看看这么热的天,你看看我身上的汗......”
张望看到他身上尽是油污,他于心不忍:“妈,我想吃了,我们买点吧。”
王琳没有驳斥张望的想法,她同样走上前来,在看了一圈之后指着一块猪头肉说:“就这块,要瘦一点的。”
老板将肉拿过来,又一刀切下去,拿出其中的一块问道:“要这半吗?”
王琳摇摇头,说道:“要另一半。”
之后老板在案板上将猪头肉切成小块,问道:“要不要拌一拌?”
“不用。”王琳再次拒绝。
“下次我就不用问,问什么都不要。”老板开起玩笑来,对张望说道:“我敢肯定就算你愿意来,你妈也不会同意的。”
这时摊铺旁边的一位爷爷开口说:“现在小孩哪能做这个,小孩就应该好好读书。俺家那个孙子现在人在南京,暑假说不回来了,要准备考研呢!我说,‘考研好啊,等以后有出息了就把他爸妈接过去享福’。不过我肯定不能去,人老了,到哪里都招人嫌弃......孩子能考上就心满意足了,是的,就心满意足了。”
王琳听着这位老人的话,站了好久,脸上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夹杂着难以描述的纠结,最终开口说道:“你家那个马上大四了吧,俺家这个才来家,已经大学毕业了,也是在南京上的学,今年考上的。”
之后她没管其他人说什么,拉着张望走进人群里面。
那位老人看着他俩的背影,喃喃道:“考上好啊,考上好啊,小孩都有出息,俺们镇上的小孩都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