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淳望着秦红棉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要追去,却害怕再次伤害到刀白凤。
然而,秦红棉的离去,如同一道裂痕,刻在了段正淳与刀白凤之间,刀白凤看着像疯魔一般离去的秦红棉,心中五味杂陈。
“师姐!”甘宝宝的声音,带着焦急与担忧的喊道。
在亲眼目睹了,段正淳的无情和秦红棉悲痛欲绝离开王府的样子,让甘宝宝有些心神不宁。
甘宝宝的身影,如同一道轻盈的风,紧随着秦红棉的脚步,消失在王府的门口。
钟万仇看见自己妻子走后,他更是不想停留在王府一刻,紧跟着甘宝宝离开了。
而乔峰早已经在柳云星去追秦红棉的时候,就已经选择回到自己的房间,帮柳云星照看房间。
刀白凤也在秦红棉和甘宝宝离开后,深深的看了一眼段正淳,然后离开了王府。
朱丹臣和剩下的人面面相觑,想要离开,但又不敢开口。
段正淳看着秦红棉,甘宝宝,刀白凤接二连三的离开,神情没落的朝朱丹臣等人摆了摆手,随即进入了王府里面。
而秦红棉三人虽然离开了王府,可她们的女儿木婉清和钟灵却被柳云星留在了自己的房间里面。
另一边,柳云星竟然没有追到秦红棉,甚至他连甘宝宝和钟万仇都没有碰见,无奈的他,只能返回王府里面。
回到王府的柳云星发现,整个王府的气氛,如同被一层厚重的雾气笼罩,异常沉寂。人们行走在走廊上,脚步声都变得轻柔,生怕惊扰到什么人,触动了那根紧绷的心弦。
这也是柳云星想要看见的,也算是给自己出了一口恶气。
但就在这压抑的环境下,柳云星可不想多待,随即就找上乔峰,商议着离开王府
“乔大哥,现在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咱们还是早些离开为好,四大恶人,乔大哥你也瞧见了,不必再劳烦大理帮你寻找了。”柳云星来到乔峰的房间,和乔峰商议着说道。
“嗯,我也是这么觉得,不如我们现在就走。”乔峰点了点头,同样提议说道。
“我看可行,那咱们现在就去拜别段正淳。”柳云星十分认同的说道。
“嗯,走。”
就在乔峰和柳云星,来到段正淳的房间,想要拜别的时候,意外得知,段正淳不在王府,而是送段誉去了天龙寺。
“你好,小兄弟,我们想求见一下段王爷,你看可否通报一下。”乔峰礼貌地询问王府的下人。
“乔大侠,我们王爷今早就送小王爷去了天龙寺。”仆人的回答,让两人微微一愣,原本的计划,似乎需要做出调整。
“天龙寺?去哪里干嘛?”乔峰的疑问,透露出他心中的不解,他与柳云星,都未曾预料到这样的变故。
“小人也不知道。”仆人的回答,
于是,柳云星轻声对乔峰说:“既然如此,乔大哥,不如我们留下书信,告知段正淳我们的离开,也算是对他的尊重。”
乔峰点了点头,随即他们两人将书信交给了王府的仆人,希望他能够将这份告别,传达给段正淳。
随后,柳云星与乔峰,带着木婉清与钟灵,坐上了早已准备好的马车,离开了王府。
马车在柳云星与乔峰的驾驭下,如同一只悠然自得的船,穿越着繁华的市集,驶向未知的远方。
“云星啊!你这马车你可宝贝的很啊!走哪都带着啊!哈哈哈!”乔峰爽朗的笑道。
柳云星闻言,嘴角上扬,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丝神秘:“乔大哥,可不是这马车贵重,而是这马车里面的东西贵重!”
“哦!是什么,我能看看吗?”乔峰好奇的询问道。
“乔大哥要看!那还需要询问嘛,随便看,但要是旁人问起,那肯定不能让他随便瞧了!”柳云星的回答,带着一丝调皮说道。
“哈哈哈!豪爽,算了,乔大哥也不是好奇之人,而且,婉清和灵儿,还在里面,便不看了。”乔峰豪爽的笑着说道。
“啊!哈哈哈!”最后,两人对视一眼,同一时间笑出了声来。
两人驾着马车,在欢声笑语间,向着一个方向走着,然而,他们却未曾料到,他们前往的方向,正是天龙寺。
而此时另一边,天龙寺方丈从怀中取出一封金光灿烂的信来,递在段正淳手中。
说道:
“你且看看,非是我们今日不教导段誉,而是今日会有一强敌,入侵我大理天龙寺,实在无法分心啊。”方丈的声音,如同一道深沉的钟声,在天龙寺的每一个角落回荡。
段正淳打开信笺来看,信中大意就是:
“当年与姑苏慕容博先生相会,订交结友,谈论当世武功。慕容先生言下对贵寺‘六脉神剑’备致推崇,深以未得拜观为憾。近闻慕容先生仙逝,哀痛无已,为报知己,拟向贵寺讨求该经,焚化于慕容先生墓前,日内来取,勿却为幸。贫僧自当以重礼还报,未敢空手妄取也。“
段正淳虽然是大理王爷但对这个大轮明王鸠摩智是何人,是一无所知。
“不知这大轮明王鸠摩智是何人啊!竟能让大师这般郑重对待。”段正淳拿着信笺看向方丈不解的询问道。
“大轮明王鸠摩智,是吐蕃国的护国法王,但只听说他具大智慧,精通佛法,每隔五年,开坛讲经说法,西域天竺各地的高僧大德,云集大雪山大轮寺,执经问难,研讨内典,闻法既毕,无不欢喜赞叹而去。就连我也曾动念欲前去听经。”一位站在方丈身后的僧人,轻叹一口气后说道。
“大哥?!你怎么会在这里!怎么还剃度了!?”段正淳惊讶的问道。
“正淳,我今日已经剃度,入我佛门,法名本尘。”本尘平静的说道。
“什么?大哥,那大理这万好河山……。”段正淳震惊的说道,但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方丈打断了。
“本尘只是为了应对着今日的一时之敌,才剃度入佛门,你也被不必心忧国家。”方丈代本尘向段正淳解释道。
“是.......。”听到方丈的解释后,段正淳只能点头承是。
“好了,你先带着段誉前往后方厢房吧,等今日事完,我们会带段誉修行的。”方丈对着段正淳摆手说道。
“是,那正淳就先行告退了。”说完,段正淳带着段誉去了后方厢房,不敢在打扰六人修炼六脉神剑。
《六脉神剑经》作为天龙寺的无上秘籍,承载着大理段氏武学的至高法要,其深邃的内蕴与超凡的武学理念,使得它成为天龙寺的镇寺之宝。
这本经书的存在,连段正明、段正淳这些皇室成员都毫不知晓,它的秘密被深藏于天龙寺的最深处,只有历代的高僧才能得窥其真容。却不知那姑苏慕容氏如何得知。
然而,就在天龙寺的众僧还在沉浸在《六脉神剑经》的深奥与玄妙之中,试图从其中领悟出更高层次的武学真谛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份宁静。
吐蕃国的大轮明王鸠摩智,已经悄然来到了天龙寺的门前。
“吐蕃国晚辈鸠摩智,参见前辈大师。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鸠摩智的声音,如同一阵清风,吹拂过天龙寺的每一寸土地。
这句话说完让枯荣大师却心中一惊:“大轮明王博学精深,果然名不虚传。他一见面便道破了我所参枯禅的来历。“
原来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
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盘觉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
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枯荣大师数十年静参枯禅,还只能修到半枯半荣的境界,无法修到更高一层的“非枯非荣、亦枯亦荣“之境。
是以一听到大轮明王的话,便即凛然,他深知鸠摩智此行的来意,缓缓说道:“明王远来,老衲未克远迎。明王慈悲!”
鸠摩智则回道:“天龙威名,小僧素所钦慕,今日得见庄严宝相,大是欢喜。”
本因方丈请鸠摩智入座,“明王请坐。”鸠摩智道谢坐下。
坐下后,鸠摩智缓缓道出:“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深信大理天龙寺‘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他的言语中,充满了对慕容博先生的怀念与敬仰。
本因方丈闻言,不禁问道:“敝寺僻处南疆,得蒙慕容先生推爱,实感荣宠。但不知当年慕容先生何不亲来求借剑经一观?”
鸠摩智长叹一声,惨然色变,默然半晌,才道:
“慕容先生情知此经是贵寺镇刹之宝,坦然求观,定不蒙允。他道大理段氏贵为帝皇,不忘昔年江湖义气,仁惠爱民,泽被苍生,他也不便出之于偷盗强取。“
本因谢道:“多承慕容先生夸奖。既然慕容先生很瞧得起大理段氏,明王是他好友,须当体念慕容先生的遗意。“
鸠摩智闻言,神色一凛,他缓缓道出:“只是那日小僧曾夸口言道:‘小僧是吐蕃国师,于大理段氏无亲无故,吐蕃大理两国,亦无亲厚邦交。慕容先生既不便亲取,由小僧代劳便是。’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无悔。小僧对慕容先生既有此约,决计不能食言。”
说着,他双手轻轻击了三掌。门外两名汉子抬了一只檀木箱子进来,放在地下。箱子的沉重与神秘,如同鸠摩智的心意,让人无法忽视。
鸠摩智袍袖一拂,箱盖无风自开,里面是一只灿然生光的黄金小箱。
鸠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托在手中。
就在鸠摩智显现了此行的来意时,柳云星和乔峰也驾着马车来到了天龙寺门外,在拜见了天龙寺门口僧人后,得知这里是天龙寺,两人相视一眼,选择进入天龙寺亲自拜别段誉,在得到天龙寺门口僧人同意后,两人才得以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