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都经过数载沉淀与修缮,规模要比先前大上不少,与之相对的就是人口稠密了,这与近几年的格局变幻,同样是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以兖州聚势而起的曹操,在迎奉天子之前,与天下各路诸侯之间,尚处在中等徘徊的境遇下。
尤其是那一时期下,曹操夹在二袁之争的中心所在,这就使得曹操像极了袁绍的马前卒,以此来持续削弱袁术的底蕴与势力。
可曹操这种性格,又怎会甘心屈居人下?
所以就有了一系列对外征伐,并且为了确保对外征伐能取终胜,曹操都会选择亲率大军出征。
特别是迎奉天子归于自己麾下,选择定都于许,这种想法就愈发强烈了,这才有了建安二年的攻略张绣。
因为从决意迎奉天子的那刻起,曹操就知他必会与袁绍撕破脸,所以他要尽可能快的扫平周边诸侯,震慑周边诸侯,以此来叫己部与袁绍之战能打下去,并取得最终胜利。
不过由于曹昂的缘故,使得曹操今下所临境遇,与原有历史轨迹上所临境遇,变化要大太多了。
荆扬徐之地拿下了,司隶校尉部所辖多数控制住了,由此使得许都的含金量,在这乱世之下不断向上攀升。
越是处在动荡不休,征伐不断的乱世之下,对于世人而言就越是渴望和平与安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
所以许都就成了很多人的首选之地。
在此之前对于不愿避难,想在乱世下有所为的群体,他们的首选之地是邺城,可如今一切都不一样了。
“接下来的几年啊,许都不知要增聚多少人。”
数日后。
许都某处酒馆。
二楼雅间。
曹昂撩撩袍袖,拿起酒勺为郭嘉斟酒,言语间却透着感慨:“官渡一战打完,我父率部完败袁绍,使河北折损不少精锐,此事到今下啊,只怕已传遍各州了。”
“这一战对天下的震动势必不小。”
“奉孝,汝在许都一带可曾置办产业?如今若是不置办的话,等到以后,恐花费的就不少了啊。”
郭嘉微微低首:“回公子,嘉名下有良田千亩,城内有几处宅院,这对嘉一家吃穿用度,还有嘉喝酒足够了。”
“这些,还多是明公所赐。”
讲到这里时,郭嘉端起手边酒觞,看了眼曹昂。
跟聪明人聊天,就是省心啊。
曹昂见状,脸上笑意不减,可心里却生出感慨。
对今日设宴,郭嘉能过来,就已经表明其态度了。
而自己讲的那些,郭嘉如此回答,也在表明自己的态度。
“若人人都能像奉孝这般,那我父不知要省多少心啊。”想到这里,曹昂轻叹一声道:“每每想起我父所做种种,明明是为汉室,为社稷,为天下,可总有一些人从中诟病,指摘,甚至是抨击,昂就为我父感到不值!!”
曹昂的言语间带着的冷意,叫郭嘉心里一紧,对自家长公子所指,郭嘉如何又能听不出来呢?
跟袁绍的这一仗打完,在曹操跟前,曹昂需要小心谨慎,但与之相对的,一些人在曹昂的面前,又何尝不是这样?
当爹的都这样厉害了。
做儿子的也很厉害。
这其实是很少见的。
就曹操、曹昂父子俩今下所处地位与所掌权势,特别是各自麾下还凝聚一批精兵悍将,说是百年难遇,这也一点都不夸张。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谯县曹氏凭借对袁一战,已彻底名震天下了,这也使谯县曹氏的底蕴与势力,不受任何阻碍的大幅增长!!
作为曹操最信赖的谋主之一,郭嘉如何会不知今下想投谯县曹氏的何其多,但与之相对的,郭嘉也知,想阻挠谯县曹氏扩大声威的同样不少。
不过现在郭嘉所想的,是曹昂想干什么。
而数日前,贾诩毫无征兆下来寻他了,将一些事很隐晦的讲给他,郭嘉感到心惊之余,也猜到了曹昂想干什么了。
可也恰恰是这样,使郭嘉不敢想下去了。
因为郭嘉觉得这有些太早了。
“奉孝以为我父如何?”
见郭嘉不言,曹昂撩撩袍袖,表情正色道。
“当世英豪!!”
郭嘉不假思索道:“自国贼董卓祸乱雒阳,把持朝纲,以至天下大乱,虽有十八路诸侯讨伐董贼,可在嘉看来,除明公以外,余下皆有各自的算计与想法,哪怕其中一些名为汉臣,实则却是汉贼!!”
“也恰恰是这样,才使天下乱成这样。”
“而想使这乱了的天下,重新归于汉室统辖,使得纲常秩序恢复,唯有明公在朝征伐不臣,方能使此计得成!!”
“当浮一大白!!”
曹昂举起酒觞,笑着看向郭嘉道。
“满饮。”
郭嘉端起酒觞示意。
二人是各怀心思的饮下佳酿。
“理是这个理!!”
可曹昂饮下佳酿后,却重重顿了所持酒觞,眼神冷厉道:“可汉室出了三位国贼,一个自封相国,一位僭越称帝,一位胁迫天子授大将军!!”
“这给天下带来的影响,太大太大了。”
“对于我父而言,以司空之位匡扶汉室,以横扫不臣,这是明显不占优势的,昂有些想不明白,为何为天下,为社稷的当世英豪,要背负很多,甚至是骂名,反倒是有两位却没有呢?!”
郭嘉的心猛然一紧。
曹昂是何意,他如何听不出来。
曹昂所指的两位,一位是已死的袁术,一位是大败的袁绍,尽管他们的行为,是引起了不少公愤吧,但是跟死的更惨的董卓比起来,那根本就不算什么。
即便是在当下,谁要是提到董卓,那骂的会很惨,很脏。
但要是提及袁术,袁绍吧,这或多或少会有所保留。
为何这样,郭嘉太清楚缘由了。
还不是出身闹得。
现在曹昂特意提及这些,不就是想逆转这一态势嘛,可怎样逆转呢?肯定是要给谯县曹氏,给曹操增加含金量才行。
“公子真打算这样做吗?”
想到这里,郭嘉表情严肃,抬头看向曹昂道。
“难道不行吗?”
曹昂反问道。
“公子在许待的时日也不算短,应该也看出许都的状况。”郭嘉语气正色道:“这件事真要做的话,恐对明公是不利的。”
“作为我父的儿子,不就是要为父分忧吗?”
曹昂拿起酒勺,开始为郭嘉斟酒,郭嘉见状,微微低首表示尊重,而曹昂呢,则边斟酒边说道:“如果连这点事都办不好的话,那昂不知在外为天子牧守一方,震慑汉室不臣,究竟是为了什么。”
听到这话的郭嘉,就知要表明态度了。
因为他通过曹昂的话,就已知其态度是怎样的了。
“公子若想为明公分忧,有几个人,需要公子设法说服才行。”想明白这些,郭嘉抬头正色道。
“荀令君,杨彪,陈王宠,孔融这几位,如果公子不能说服的话,恐公子想为明公分忧,最后也会变成给明公增忧。”
曹昂笑笑,心里却对郭嘉更看重了。
无他。
此时此刻,郭嘉用自己的态度,已然彻底表明他归属的是谯县曹氏,而非是在汉宫的那位了。
别看郭嘉是荀彧举荐的,且跟荀彧关系很好,但在大是大非面前,郭嘉跟荀彧想的是不一样的。
经历了这场波及很广的乱世,郭嘉已然看出汉室气数已尽了,现在之所以存在,不过是时机未到罢了。
但在荀彧这边,却不是这样想。
荀彧复杂就复杂在,他一方面看出了这点,但另一方面却不愿承认这些,所以他认定能终结这乱世的,唯有曹操。
只是等曹操终结了乱世,是否能还政于天子,这是荀彧也吃不准的事,最坏的结果,其实荀彧早就想到了,可现在的他,却不愿意去想罢了。
在郭嘉看来,荀彧这想法是可笑的,但他也理解荀彧,毕竟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跟他所在郭氏不一样。
“那奉孝觉得首当其冲要说服的,该是何人呢?”在思虑了刹那后,曹昂一甩袍袖,看向郭嘉道。
“陈王宠!!”
郭嘉不假思索道。
“看来在一些事上,奉孝与昂是不谋而合的。”曹昂露出会心的笑意,直勾勾的盯着郭嘉道。
受到曹昂的影响,使得陈王宠没有像原有时间线上死在袁术手里,而是被曹操设计取其兵权,而他本人则待在了许都,成为了宗正,以此来使曹操整合了许都临近各地的驻防。
但也恰恰是这样,使得一个意外情况出现。
即一批汉室宗亲,特别是宗王,不分前后的汇聚到了许都,他们的到来,促成许都的繁荣,但与之相对的,也使许都增加不少暗涌。
甚至等上一段时间,还会有一批汉室宗亲聚于许都,因为青州被曹氏拿下了,而坐镇青州的是夏侯惇,这肯定会叫一些人离开青州的。
欲戴其冠必受其重,这话一点都不假。
曹昂最初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发展,但是趋势已经出现了,那他又能怎样?只能是顺势而为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鸿沟跟曹操夜谈时,曹昂首次提及了汉室宗亲,因为这股群体啊,伴随着谯县曹氏的不断增扩地盘,从过去分散的态势,逐步朝聚拢的态势形成了。
“就在此刻,已经有一些人,开始在许都一带散布消息了。”曹昂收敛心神,看向郭嘉说道。
“!!!”
郭嘉心下一惊,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公子,这是否太快了些。”
“快吗?”
见郭嘉如此,曹昂反问道:“既然是决定的事,那就要以雷霆之势促成才行,何况有人愿意做先驱,昂为何要放弃这机会呢?”
“敢问公子,是谁……”
郭嘉听后,犹豫了刹那,还是询问道。
“许攸。”
只是他的话还没讲完,曹昂就讲了出来,“这件事要能促成的话,昂许诺三公之位,必有一尊是他的。”
“这!!”
郭嘉难以置信的看向曹昂,他怎样都没有想到自家公子,居然会做出这样的许诺,这是不行的啊。
“公子……”
“奉孝觉得,昂会真促成此事吗?”
看出郭嘉的焦急,曹昂伸手示意道:“许攸是怎样的人,昂是知晓的,与虎谋皮之事,昂是不会做的。”
“可……”
郭嘉听到这里更急了。
如果许诺了,但到最后却没给的话,那对曹昂反倒更不利了,因为许攸这个人,实在是太复杂了,也太棘手了。
“放心奉孝。”
曹昂微微一笑道:“等昂离开许都之日,就是许攸离开之时,而且这一隐患,昂已想好人选来为曹氏解决了。”
郭嘉沉默了。
与原有时间线上不同,曹操战胜袁绍的关键,不是许攸主动来投,继而向曹操讲明袁绍命门所在,而是在于曹昂一次次蓄势下,最终促成了曹操战胜袁绍,当然,这其中曹操做的也很重要。
但话说回来,同样的事,在不同的时局下,所起到的成效是不一样的。
也恰恰是这样,使得许攸虽说跟着回了许都,但是却跟原有时间线上的嚣张不一样了,相反还很是低调。
没办法,许攸看出了曹操的厉害。
可人的脾性又怎会轻易改变啊。
许攸这个人,功利心太强了,关键是野心也不小,不然他怎么敢干出那等惊世骇俗之事啊。
在曹昂眼里,许攸是留不得的,但是杀他,不能让跟谯县曹氏相关的人来做,为此曹昂物色了一个人。
孙策!!
如果能促成此事的话,那接下来的事儿就好玩了。
但这都是后话了。
“接下来这段时日,昂免不得要麻烦奉孝了。”见郭嘉不言,曹昂举起酒觞,笑着对郭嘉说道。
“有些事昂处理起来,免不得没有奉孝考虑周全,所以在必要的时候,还请奉孝能多帮着指点下。”
“不敢。”
郭嘉先是作揖一礼,随即拿起酒觞,对曹昂道:“嘉会尽力协助公子的。”
其实谈到这里,有一件事,二人都心知肚明的没有挑破,那就是曹昂做的事,之所以叫郭嘉知道,其实是在提前备案,为的就是叫郭嘉在必要的时候,给曹操讲明,这是曹昂作为儿子,必须要想到,也要做到的,不然的话,就太过于随心所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