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山顶的几人,此刻脸上全都挂满了疲惫。
望着眼前这座黄色的道观,第一次见的杨羽凌、王阳阳以及小麦都有些出神。
“怎么感觉这座道观和我以前去过的老君山的道观不太一样呢。”王阳阳有些疑惑地说道。
王阳阳疑惑也非常正常,老君山作为道教的重要圣地,建筑风格自然和隐居在山上的道观不同。
单单墙上涂的黄色颜料就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像老君山上那些道观用的都是帝王黄,帝王黄也称琉璃黄,主要用于皇家建筑中,而在古时一般都是皇家敕建的道观专用的颜色。
而剩下隐居在山林的道观一般用赭石黄,也就是老黄土,颜色相对来说要显得哑光一些,不会那么亮,更适合山林隐修。
小麦却开口说道:“哎呀,老王,你管他呢,哪有道观都建的一模一样的,找星野哥才是关键。”
众人一听觉得有道理,杨羽凌刚刚都被王阳阳说的话给带偏了。
“走吧,我估计小野他们应该在后殿。”
几人点头跟着花龙走进了道观。
刚踏出正殿,几人就听到了后殿处传来的吟诵声。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声音悠扬且带有独特的韵味。
原本内心有些急切的众人在听到吟诵的经文后,不知道为什么内心突然慢慢变得平静了下来。
杨羽凌几人来到后殿,只见一名白发老道正盘腿坐在最前面,一只手放在膝盖上,一边手拿着木鱼棒一边敲击着木鱼一边吟诵着经文。
而陈星野则盘腿坐在他身后后面一排的位置,手里捧着一本经书,一边看着经书一边跟着白发老道吟唱着。
正在做早课的两人完全没注意到身后突然多了5个人,依旧专心致志地吟唱着。
而杨羽凌几人也没有打断他们的早课,而是在后殿门口的长凳上坐了下来,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正是陈星野和祝华道长两人此刻吟诵的经文,是道教经典中非常重要的典籍之一,主要以“清静无为”为核心思想。
这也是为什么杨羽凌他们在听到吟诵后心情会变得平和的原因。
当然,这种效果不是普通的道士就能做得到的,不过谁让吟诵的人是祝华道长呢。
《清静经》并不是很长,仅仅391字,一般吟诵个三到四遍就结束了。
所以几人并没有等多久,陈星野和祝华道长在吟诵完第三遍后便结束了。
祝华道长将手中的木鱼棒放在了木鱼边上,缓缓站起身。
见祝华道长起身,陈星野放下手里的经书,准备跟着起身。
祝华道长转过头看了一眼殿门处的杨羽凌几人,眼神并没有惊讶,似乎早就察觉到他们的存在。
“小野,早课结束了,你的朋友他们来了,你先好好招待一下他们。”
“啊?他们已经到了吗?”听到祝华道长的话,陈星野连忙转头,果然看到杨羽凌、王阳阳几人正坐在殿门边上正笑眯眯地看着他。
“咦,你们什么时候上来的?”陈星野惊喜地看着面前的几人。
杨羽凌见陈星野终于结束早课,再也忍不住站起身,一个劲儿就扑向了陈星野的怀里。
“哎哟。”
当杨羽凌扑进陈星野的怀里时,他忍不住轻声叫了一声。
没办法,杨羽凌几乎是整个人撞进他怀里的,脑袋也是狠狠砸进了陈星野的胸口上。
陈星野甚至都能听到胸口被撞时发出的闷响。
不过他并没有伸手去揉自己的胸口,而是将手放在杨羽凌的头上轻轻抚摸,温柔地说道:“杨杨,咋这么用力,不疼啊?”
杨羽凌在陈星野的怀里使劲拱了拱,娇哼道:“不疼不疼,一点都不疼。”
看到这一幕的花龙等人全都识趣地离开了这里,后殿中只剩下了陈星野和杨羽凌两人。
陈星野轻轻在杨羽凌的背上拍了两下以示安慰。
杨羽凌抬起头,一双闪呼呼的大眼睛盯着陈星野,眼睛里满是思念。
“野野,我想你了。”
看着这副模样的杨羽凌,陈星野再也忍不住低下头狠狠在杨羽凌的嘴上亲了一口。
杨羽凌没有拒绝,反而主动挽住了陈星野的脖子,也同样用力的回应着他。
“......”
......
“嘶~~哎呀,大表哥,你遮着我的眼睛干嘛!”小麦慌忙抓开郑秋放在自己眼睛上的手,不满地说道。
原来几人离开后殿后并没有走远,而是悄悄躲在木门后面偷窥着后殿内的两人。
“小麦,偷看星野他们亲嘴会不会不太好。”郑秋朝着里面看了一眼,有些担忧地说道。
站在郑秋下面的花龙抬起头看了一眼最上面的郑秋,无语道:“有啥不好的,大表哥你自己不也看得津津有味的,行啊,你觉得不好,那你现在别看。”
郑秋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不过没有继续说话,而是重新趴在了门边。
“好了好了,都别说话,偷看专心点。”
王阳阳说完几人就不再说话了,专心致志地继续偷看。
良久,小麦突然激动地拍了拍郑秋的屁股。
“走走,快走,星野哥他们要出来了!!”
说罢快速缩回头往外跑去。
其他人也全都反应过来仓皇逃离开。
不过郑秋因为人最高,四肢也最不协调,所以慌乱中一只脚没收好暴露在了外面,刚好被陈星野给注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