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从自己父亲的命令,皇甫伯忠那几个弟弟开始活跃起来,这里面最“认真”的自然还是皇甫仲孝。
“听说二公子这次去南边又立了大功了?”
“去游山玩水而已,哪有什么功劳?顶多就是瞻仰了一下大将军对敌时的霸气,不过也没真的靠近,只能感受那种无与伦比的气势而已。”
出现在酒楼的皇甫仲孝身边总有狐朋狗友,可这些人都是楚都里有牌面的家族子弟,普通人想凑进他的圈子也是难如登天。
“你们是不知道,我爹已经把那个长孙家余孽审得差不多了,都亏了二公子的反间计才能顺利探明敌人的据点,不然就算是大将军亲自出马也未必可以一网成擒啊,毕竟那些人一听到大将军的名头也自然会溜之大吉。”
“说的是,所以说咱二公子绝对居功至伟,至少不是那个古月可以相提并论的,听说那家伙为了引出敌人差点把自己小命给搭上,最后到了敌人据点也只能收尾!”
这样的言论却不是会有人愿意跟风的,虽然这些世家子弟都清楚自己阿谀奉承的对象是皇甫仲孝,而且知道他和古月并不和睦,可若是为了拍马屁而去贬低古月,自己家族那些老人们可并不会答应。
但他们不知道这一句发言其实是皇甫仲孝安排好的,因为他也清楚没人愿意得罪古月。
“古大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哪是我这种闲人可以相提并论?要知道陛下都恩准古大人去管教几位皇子,虽然他年纪不大,可毕竟是一院之长,这管教一事也算份所应当,只不过最近有些传闻也不知道是否可信……”
“是什么样的传闻?”那位打配合的仁兄继续积极。
但其他家族的子弟就有点面色犹疑,因为他们其实早就听说了这个所谓的“传闻”,那根本不是传闻,就是事实!
“我也是道听途说,不敢妄加评判,不过想来也像是古大人会做出来的事情,教书育人嘛,哪有不动戒尺的?”
“二公子您是说古大人把皇子给打了?!”
这一声“大惊小怪”让周围这些人听了也没多大用处,他们各自的家里估计都受到了皇甫伯忠的“封口令”,但这里是酒楼,是人多眼杂的信息集散地,让周边百姓们听到这个“传闻”才是真正目的。
一时间原本喧嚣的酒楼陷入死一般的沉寂,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自己正在干嘛又将要干嘛,只是目瞪口呆地怔怔望向雅间,那里是皇甫家二公子的专用地,除了他来那里都不会有人使用,所以这一声惊呼就是出自某位贵公子之口……
楚都学院里皇甫叔礼照常上课,学生们也在认真听讲,这时有另外的学生突然闯入,“拜见院长,请恕学生无礼,不过有急事相询,请院长解惑!”
自从开始学着古月搞“有教无类”,皇甫叔礼的声望日隆,而且受到了更多学生的尊崇,而他最大的与众不同就是允许有人闯入他的课堂,但一定得有必要的理由。
“免礼,你说吧。”
“院长大人,学生刚从街上回来,听到坊间传闻‘古大人把某位皇子给打了’,这事听着匪夷所思但不容忽视,便赶来请教院长是否真有其事?”
“这个……好吧,为师也听到了,似乎是古院长在管教某位皇子的时候动了责罚,具体情况我也有所关注,但这传闻好像是刚出来的,我还没来得及确认。”
“请问院长,古大人是某位皇子的老师么?”
“应该不算是,毕竟他是炼药师学院的院长,陛下并未让哪位皇子入院求学。”
“那么古大人是用什么身份去管教某位皇子的呢?难道陛下授命他去兼任皇子们的老师?恕学生直言,在大楚炼药师一途的确古大人无人能出其右,但教化学生,似乎也并非古大人所长吧?毕竟他的年岁在那……”
这个说法倒是很实在的,因为这里才是楚都学院,给皇子上课的老师不应该从这里派出么?
“你说的有道理,想来陛下也并未如此安排,至少学院里没有收到这样的传旨,而那些给皇子们讲课的先生依旧是那几位。”
“这事就很奇怪了,如果古大人不是以先生之名也并非皇命,那他是用什么身份去管教皇子呢?又是凭什么可以动用训诫?难道是驸马的身份?如果学生没有记错,就算是驸马也并没有这样的职权才是!”
皇甫叔礼暗自腹诽,“你说的都是对的,我难道不清楚?”
“没错,在大楚律里驸马并无实际职务,自然也并非皇子们的师长。”
“那么,古大人如果真的打了某位皇子,这个行为是不是逾矩了?学生斗胆请院长解惑!”
无论何时何地,学生尤其是“有志青年”一定是最容易被煽动的那群人之一,因为他们没有世故只有“一腔热血”,没有圆滑只有“一片丹心”,所以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只要有违了他们坚持的“公理正义”,不管是谁都可以拉出来“批斗”。
此时的皇甫叔礼其实有些不忍,因为这帮学生被自己兄弟几个当了枪使,可他也没有负罪感,因为事实的确是“古月做错了”,故而引导学生们去探讨这个事件并没有错……
相对而言,军营里并不容易开展各种“宣传”,所以皇甫季义的工作并没有他那两个哥哥那么复杂,可他需要做的恰恰是在士兵们探讨“风言风语”的时候积极制止,因为这样更像是欲盖弥彰……
不得不说皇甫家搞舆论的套路还是那么成熟,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我有药”学院内,事实上是在大门口,因为一帮楚都学院的学子正在和古月的弟子们对峙。
“古大人的为人我们一向敬重,他对大楚的功绩也有目共睹,所以这事我们并不相信,但事情已经沸沸扬扬,我等希望古大人可以出面说一声,制止这谣言,也让所有人放心。”
“诸位,来者是客,若是想入院内,自然奉茶招待,可老师的时间不好说,尤其是最近有不少需要研究的新丹方,若是在关键时刻去打搅实在不便。”
明面上两方人都很客气和很克制,但内心戏并不难理解。
楚都的学子里有达官显贵的子弟自然也有寒门子弟,对于那些显贵而言,古月到底打没打人,打的是不是皇子,和他们有啥关系?只要不打他们就行……
可寒门子弟没有那些家族势力的牵绊,在他们眼里,其实平步青云的古月才是真正偶像,所以他们最迫切希望古大人可以站出来澄清,自己也就能义正言辞地去帮忙辟谣。
而“我有药”学院这帮弟子,都清楚自己老师的为人,别说一个皇子了,就是太子惹了他,估计也少不了一顿胖揍,而且是很惨无人道的那种……但这事和自己有关么?又和眼前这些人有什么关系?老师自然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有自己的一把尺去衡量,他所做的都是为了大楚的未来更美好!
于是,场面就这么僵住了,虽然楚都学院的学子们也都很迫切,但一听说古月在闭关炼丹,这时可不能打搅,万一出了纰漏那责任自己可承担不起,但就这么离开也太没面子了。
但古月真的在炼丹么?并没有。
街面上风起的时候他便知道是皇甫家的“搅屎棍”们又行动了,尤其是那个在酒楼附庸风雅的皇甫仲孝!
可他无可奈何也无计可施,因为嘴巴长在别人脸上,还能禁止他们捕风捉影么?更何况这事本就是真的。
但古月也并非完全无视,他选择避其锋芒主要是想看看后续发展,以皇甫大人的老奸巨猾可不会想不到自己的应对方式,既然能想到也就事必有后手,所以自己不妨多看看少说少做,虽然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总归也能谋定后动。
可“我有药”学院门口的动静很快便让所有人奔走相告,该来管管治安的人必须出面了。
“大人,那帮闹事学生让卑职去疏散即可,何必要您亲自过问呢?”赵德主可是始终记得古月的救命之恩,所以这些敢在古月的地盘聚集的学生直接被他冠上了“闹事”的名头。
“可不能鲁莽!你还不知道那些学生里到底有没有那些高门大户里的子弟,就这么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去驱散,会落人口实的!”黄有为其实早就听到了很多内情,那什么“古月殴打皇子”多半板上钉钉。
而他和其他所有那些可以观望的大人们不同,因为他是楚都父母官,百姓们的风吹草动可不能视而不见,尤其是现在,这突如其来的“流言四起”,不用怀疑,一定又有人在幕后推动。
当然,具体是谁黄有为无法可想,这并不是因为他消息闭塞,主要还是他了解古月那人一向和和气气平易近人,所以轻易不会树敌,但如果谁得罪了他,他就会直接死磕到底,譬如把长孙家剿灭了。
可是,古大人一行刚刚回来,各种封赏都还在滞后,因为抓回来的那两个通缉犯还没审理完结,就在这样的峰尖浪口居然还有人敢跳出来和古月作对,这人不是疯了就是傻了?当然不是,这人一定有恃无恐!
作为一个官场老油条,黄有为的嗅觉一向敏锐,他虽然不怕事,但也不会主动去惹,因为血的教训记忆犹新。
但他更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一旦和古大人牵扯到一起,风险和收益一定并存,虽然说不准谁高谁低,但一定都是有的,嗯,没错,多半不是风险而是真的危险……
所以他按下了赵德主,亲自率队来到了“我有药”学院大门口。
“见过黄大人!”
作为一个颇得民心的父母官,黄有为自然不会被这帮学生认不出。
“嗯,尔等聚集在此所为何事?毕竟大庭广众,若是有学术问题需要争论研讨,为何不进学院内呢?”
这话算是给学生们递了一个台阶,有眼力见的自然得明白,“抱歉,是我等考虑不周,其实主要是一时义愤,觉得古大人应该站出来制止那四起的流言,这才一起来此求见,可惜古大人正在钻研丹药,也的确不应该这时候去打搅……”
楚都学院的人顺阶而下了,“我有药”的学生自然也有明事理的,“让黄大人费心了,的确是我等怠慢,主要是那流言也已经听说,忽然看到诸位学子一起来此,一个想岔便误会了,影响到街面的安宁的确是我等的罪过,请黄大人海涵!”
双方这态度不愧是文化人,黄有为也自然受用,“那好,既然是误会就不妨揭开,本官也听闻了街面上的传闻,但这事到底是真是假,或许古大人亲自出面便可明了,但钻研丹药这事断然不可打搅,所以也不急一时对吧?而且本官认为,若是有心人特地传播的流言,事必还有下文,还请诸位学子不要太过于急躁,以免正中下怀,对么?”
场面上的话就是似是而非,但懂得都得懂,所以那些有家世背景的学生们立刻会意,“没错,万一就是有人知道古大人正在炼药的关键时期,跑出来搅动风雨,目的就是破坏古大人的正事,那我等岂不是成了帮凶和罪人?!”
这话就给今日到此的目的定了性,也说出了一个很“恰当”的理由,就算学生们里还有那些鼓动人一心就想为了自己的“公理正义”让古月给个说法,也不能在此刻声张了,只好作罢。
至此,“我有药”学院大门外这出戏便算了结,“我有药”的学生们特地邀请黄有为入院奉茶以示感谢。
来都来了,自然也没有避嫌的可能,黄有为大大方方地进入了学院里,招待他的自然是古月那几位夫人。
“下官见过无忧公主,铃兰郡主和慕容公主!”
“黄大人不必客气,这里也没有什么公主郡主,只是几个人妇而已,来人,奉茶!”
对于招呼人这事,项无忧和慕容荻很默契地选择了靠后,在她们的生活里别说亲自去伺候了,就连多看看别人是怎么伺候客人的机会都不算多,但上官铃兰就不同了,她是专业的。
“铃兰郡主客气了,不知古大人这次闭关会很长么?”
虽然心里一万个不信古月正在闭关,但做戏必须先催眠自己,所以黄有为主动请缨,就是要让这出戏好好演下去。
“这个还真不好说,外子这人吧,有时候就是太喜欢钻研,也有点一根筋,遇到了什么天马行空的想法都会废寝忘食,唉,让黄大人见笑了。”
很快了解到黄有为的“态度”,上官铃兰便十分自然地接了话茬,明明这两人都没有排练便可轻易对戏,果然人生就是艺术……
“怎么会?古大人是为了大楚的将来,下官就是担心门外那些闲言闲语会打搅到古大人的清净才过来一趟,不过这幕后之人也有点过分歹毒,学生们拳拳爱国之心被他们给利用了,唉……”
两边都不得罪才是黄有为的处世之道,虽然古月这边的人不会在意那帮学生,可黄有为还是希望他们能稍微给点面子不去和学生们背后家族斤斤计较,这样自己之后的工作也会顺当很多。
“莘莘学子十年寒窗嘛,为的就是报效祖国,黄大人放心,我们很理解他们的担忧,也明白他们的急切,但这幕后之人,黄大人可是有了怀疑对象?”
“下官汗颜,事出突然,下官也是刚刚听说此事,还没来得及详查。”
“没事,我也就随口一问,黄大人不必介怀,这事嘛,其实也没什么,您也知道外子这人不太在乎名声的,有人想说就让他们去说呗,关键在于,您觉得会不会有后续呢?毕竟此事关系到陛下的颜面,好像太放肆也不太对吧?”
三言两语之间,上官铃兰就把这事情的性质转变了,一语道破关键所在,因为古月到底打没打皇子这件事本身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事关系到了楚皇的面子!
“没错!铃兰郡主所言极是,这些人实在是太胆大妄为,下官一定抽丝剥茧,尽早还古大人一个公道!”
“有劳黄大人了,我等代外子先行谢过,楚都有您这样的父母官果然是百姓的福分!”
“铃兰郡主过誉了,下官诚惶诚恐!”
该有的态度都已经亮明,没营养的场面话也都说完,黄有为没有久留,因为他想知道的已经都清楚得差不多了。
“大人,要不卑职这就去好好查查消息到底从哪里开始的?听说是一个酒楼。”
“酒楼?!”
听到这个词的时候,黄有为十分震惊,因为如果确有其事,这散布流言的人也太明目张胆了一点,虽然自己早就有了对方有恃无恐的判断,可一丝一毫的掩饰都不需要了么?难道那人就不怕古月二话不说直接远远地折磨他?!
所以,这人不仅仅有恃无恐,而且对古月的了解无比充分,或者说这人料定了古月不会对他怎么样……
这楚都里,有如此能耐的人,也并不多了。
“大人,您觉得这酒楼有问题?”
“嗯,走,一起去看看。”
很快黄有为又率队出现在了皇甫仲孝定点关照的那酒楼里,简单询问便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皇甫大人……这是要干嘛?!”
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了黄有为的面前,他进退维谷。
刚刚和上官铃兰对的那出戏,黄有为其实已经明白了古月这帮人的态度,而且“殴打皇子”这事已经板上钉钉,可关键不在于古月到底有没有打人,而是他很早以前打到还能平安无事!
这就是陛下的态度,所以黄有为选择了遵循陛下的意思去行事,于是他真的准备揪出幕后之人,因为这人是在驳陛下的面子!
可事到如今,他忽然发现那个敢拿陛下的面子开玩笑的人,竟然是皇甫大人,陛下的老师!
这事还能继续查下去么?他不敢想象,因为满头问号“这到底是为什么?!”
陛下的恩师竟然全然不顾陛下的面子,他的目的是要揭古大人的短?可这事就更加说不通了,因为谁都清楚,古大人和皇甫大人之间并无仇怨,反倒是很和睦,至少无论何时何地,古大人嘴里听到的都是“皇甫大人”四个字,十分尊敬,一如大楚所有人!
而皇甫大人呢?这位两朝元老一心只为大楚的安定繁荣,所以即使是现在,黄有为也不会相信皇甫大人有任何私心,可这样的举动又能有什么对大楚有益的结果?
黄有为是真的想不通,可他不得不想,不管是职责所在还是为陛下尽忠,他都觉得自己既然已经被拉进了局里,就不可能随意退出。
但他真的很苦恼很无助,眼下的局面完全就是神仙打架,自己这个路人受到波及……
“其实,古大人应该已经清楚是谁在这幕后了吧?没错,不然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闭关’……唉,你们这些大人能不能抽空多考虑考虑下面人的死活?我也是自己给自己找事,自作聪明!”
就在这时,他竟然看到酒楼里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虚公公!
“下官见过虚公公!”
“黄大人有礼了,咱家就是路过来吃杯酒,你这是案子在身?”
“这……其实就是刚从炼药师学院过来,那里刚刚有楚都学院的学生跑去理论,两方人各执一词弄得街面上有些吵闹,不过这事的起因还是来自刚起的流言……”
在这个时间段里恰好可以碰到虚公公,能是巧合么?自然不是,黄有为很清楚,若是虚公公不想让自己看到他,那自己绝对看不到!
所以,虚公公到此就说明是陛下的意思了?他也是来查看到底是谁散布的流言?没错,只能这么解释。
“黄大人倒是亲力亲为啊,不知结果如何?”
“其实炼药师学院那里,古大人正在闭关,不便打搅,几位夫人们倒也没特地多说什么,可这事有关陛下的颜面,所以下官责无旁贷,但来此之后,已经得知最先散布流言的人竟然是皇甫二公子!”
黄有为的态度很明确,他始终是忠于陛下的,所以无论是非对错,他需要按陛下的意思去办,而此时此刻,虚公公就是陛下的耳目,同样,这事居然劳烦虚公公亲自跑一趟,就说明陛下特地绕开了皇甫伯忠,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