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菁菁眼睛一亮,拍手称赞,“这主意不错!山林地形复杂,正适合咱们打伏击。不过,你得安排好伏兵的位置,别让他们提前暴露了。”
澹台舟点头,“我自会安排妥当。菁菁,你有什么别的想法也可以说说。”
乔菁菁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指着投影上的一处山谷,认真地分析道:“你刚才提到要佯装退兵,我觉得这个策略有些不太妥当。潼关军在短短两天内就轻而易举地攻下了三座城池,可谓前无古人!现在士气正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突然退兵,无论谁都会心生疑虑。”
“如果是你,你接下来会怎么做?”澹台舟饶有兴致地看着乔菁菁,想听听她的见解。
乔菁菁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缓缓说道:“依我之见,我们之前突袭拓跋峥以及攻打韩城和彭城时所采用的计策恐怕都不能再用了。毕竟,拓跋俊也不是傻子,他肯定不会在拓跋峥曾经跌倒过的地方再次栽跟头。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要主动出击,发动一场兵变。你看这里……”
她说着将附近地图投影出来,自从上次升级后,空间便多了一个功能,可以为乔菁菁投影出3d实景地图。只不过这个功能极为耗费心力,她很少用。
她指着其中一处道:“襄城往国都方向有一处必经之地,从高处勘望,两侧山峰陡峭,山脉走势由低到高可以说是拔地而起,而四周皆是平坦之地,毫无遮挡,视线一览无余。”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因此,我断定,此处山脉缝隙中的清溪峡谷,乃是最佳的伏击之地。敌人若在此设伏,我们必将陷入被动。但换个角度思考,我们若能抢先一步在此设伏,便可掌握主动,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澹台舟凝视着投影上的清溪峡谷,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不禁对乔菁菁的敏锐洞察力和果断决策力深感钦佩,
“菁菁,你的分析鞭辟入里,甚合我意。那我们就在这清溪峡谷设伏,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澹台舟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乔菁菁的信任和对这场伏击战的信心。
眉头随即微微一皱,提醒道:“不过,拓跋俊既然能料到此处有埋伏,必然会有所防范。我们需小心应对,万不可掉以轻心。”
乔菁菁嘴角上扬,自信道:“这正是我要说的。我们可以先派小股部队在峡谷附近活动,故意露出破绽,让他们以为我们兵力分散。与此同时,我们的主力部队要兵分三路行动。
第一路和第二路分别隐藏在峡谷两侧的山峰之上,第三路则在峡谷出口处设伏。等他们进入峡谷后,先断其退路,再从两侧夹击,让他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澹台舟微微点头,“此计甚好。这样一来,他们就只有往前冲一条路可走,而前方出口也已被我军控制,可谓是瓮中捉鳖。”
“这些都还只是我们的猜测,”她冷静地笑着说,“我们不能把想法设想得过于理想化了,毕竟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万一对方与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那么我们就无法利用人数上的优势速战速决。而且,峡谷的缝隙最窄处只能同时容纳 10 个人并排通过,这一点也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澹台舟听了乔菁菁的提醒,暗自佩服她的谨慎和周全。
他再次看了一眼地图,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不同的方案,但具体的细节还需要与其他将领进一步沟通和商议。
澹台舟赞赏地看着她,“有你相助,这场仗我更有把握了。”
两人认认真真的推演着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无论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都反复琢磨、仔细斟酌。乔菁菁觉得自己从没有这么认真过,比之当年高考前的拼搏奋斗还要努力。
只是他俩谁都没想到,几近完美的推演没有用武之地,拓跋俊并未如他们所料在峡谷设伏,这使得他们之前的一切计划都成了泡影。
不仅如此,澹台舟更是一路势如破竹,无比顺利地攻占了襄城的下一站——青岚城。
太初殿,
殿内安静的落针可闻。燕皇枯槁的手捏着眉心,身边只有一个贴身太监。
“宝顺,外面什么声音,朕怎么听着闹哄哄的。”
宝顺躬身道:“回皇上,奴才这就去看看。”说完转身便要往外走,
这时,一道由远及近的声音传来:“不必了,父皇。让儿臣来回禀父皇那是什么动静。”
燕皇闻言抬起头循声望过去,发现自己的眼睛模糊不清,看不清来人。但是听声音知道是自己的三子拓跋俊。
燕皇脸上露出欣喜之色,高声问道:“可是俊儿吗?你这么快就回来了,莫非是奇袭成功了?”
拓跋俊身着一袭黑色劲装,腰间悬挂着的依旧是那柄鎏金错银的弯刀,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显得极为稳重。
他渐行渐近,终于走到了燕皇面前。
宝顺站在一旁,敏锐地察觉到三皇子的举止有些异常,但一时之间也想不明白其中缘由。
他来不及深思,只得不动声色地朝龙椅靠近了几分,以防万一。
拓跋俊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看着燕皇,缓声道:“父皇莫急,不妨静下心来,仔细听听看,外面的声音,像不像造反宫变啊?”
燕皇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拓跋俊,失声喊道:“你说什么?护驾!护驾!你还愣着干什么,快护送朕离开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