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大唐末年的关键问题。
其中,藩镇割据问题,李世民已经有所见识;并且,这种地方割据的事情,即使没有太过了解,自己也能推出来一二情况。
当然,在看到了庞勋等种种情况之后,李世民还是要承认,大唐末年的藩镇割据问题,确实比他之前想象的要严重。
但是,对于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他确实是没有想到过,竟然能够有这么严重。
宦官专权!
历史上也并不是没有。
譬如当年的汉朝,特别是东汉,幼帝一个个出现,外戚一个个登场,太后一个个摄政,然后宦官一个个专权,最终又有十常侍之乱——东汉的宦官问题,谁能说不严重?!
但是此时此刻,李世民觉得,比起东汉而言,大唐末期的宦官问题,好像还是要更加严重一些。
别的不说,至少在东汉时期,能够影响到宦官专权的关键,还是因为太后以及太后连带着的外戚这种还算正儿八经的掌权群体。
太后摄政嘛,这并不是什么鲜见或者完全无法接受的事情。
也正因为太后和皇帝之间的权力斗争,所以才导致了东汉的不少皇帝选择依靠自己身边的宦官,给身边的宦官放权,然后让宦官们掌握大权、与外戚对上。
但是在东汉的时候,在彻底崩坏之前,皇帝如果对宦官不满,那也是完全可以随时想换就换、想杀就杀的——可是,大唐……?
虽然现在也并没有讲到大唐未来的皇帝们和宦官之间的争斗问题,但是李世民总觉得,大唐的这些宦官,其手中的权力和地位,以及影响力,和东汉的宦官们并不一样。
像是这种直接拥立皇太子的事情吧……东汉的宦官们还是不能这么干脆利落地去做的。
可是,大唐的宦官们能够做到。
完了!
大唐末期,宦官们能够有这样大的权力和地位……那大唐还怎么可能有什么救?!
李世民顿感无望,彻底无望。
同时,他也深深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三大问题中的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都远比他想象中的情况还要严重,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影响深远;那么,作为最后一个关键问题的朋党之争……
这又该是什么样的情况?又该是什么样的水平,发展到了什么地步,拥有怎样的影响力?!
【唐僖宗即位之后,他的第一个年号是乾符。】
【乾符二年,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爆发了。】
【这就是,王仙芝起义,以及紧随其后的黄巢起义。】
【王仙芝,是唐朝濮州人,这个地方,如今位于山东菏泽市鄄城县北,换言之,这又是一个山东地区的人——当年隋朝末年的起义,王薄以及其后的不少起义军,同样是发源于山东地区。】
【而王仙芝还具有一个非常有特点的职业:私盐贩子。】
【没错,就是之前提到过的,对于唐朝末年的各种局势影响巨大的私盐贩子这一行当。】
【王仙芝作为一个私盐贩子,自然是各地奔走;而唐朝为了打击私盐买卖,同样是严格执法,到处检查缉捕。】
【为了更好地贩卖私盐,应对朝廷的缉捕和检查,王仙芝特意四处拜师,习得了一身好武艺——是的,这还是一个懂得武艺的人。】
【而就在唐懿宗驾崩唐僖宗登基的这段时间内,关东地区出现大旱——是的,天灾,特别是大旱,对于农民起义而言,同样是重要的一剂催化剂,如同隋朝末年一样。】
【而此时的唐朝官府也和当时的隋朝官府一样,在大旱之下,不想着救助百姓,甚至不想着减免赋税让百姓能够稍稍缓和一下,反而强行征收赋税,强制徭役,导致越来越多的百姓走投无路。】
【于是,这些走投无路的百姓们,就选择了聚集在王仙芝身边。】
【而当年的私盐贩子经验,也让王仙芝对于组织人手、聚集人心、招揽人力……等各方面,都颇有几分经验——其实,这也是唐朝末年,私盐贩子这一行当能够造成那么大影响的一个原因。】
【无他,私盐贩子们,都有比其他人更加充足的对抗官府、躲避稽查、应对稽查、组织人手、隐藏踪迹、保守秘密……等方面的经验啊;而这些经验,放在贩卖私盐上有用,放在起兵作战方面,也还是很有用处的。】
【总之,王仙芝在大量百姓前来投奔之后,当下更加坚定了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决心。】
【乾符二年,王仙芝在濮州濮阳发出檄文,斥责唐朝吏贪赋重税,赏罚不平,并且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正式宣布起义。】
【王仙芝的起义军在宣布起义后,很快就占领了长垣县城,过程非常顺利。没过多久,起义军又攻克了濮州、曹州两地。而各地的百姓们也都纷纷参与起义,起义军的人数在短时间内就发展到了数万人。】
【乾符三年,王仙芝率领起义军取得了汝州大捷。】
【在乾符三年七月的时候,唐军与王仙芝义军在沂州交战,这个时候,唐军更强而起义军更弱一些;于是,王仙芝并不强心进攻,而是避实就虚,直接带着自己的兵马长途跋涉,绕开了沂州,并在八月的时候抵达了河南地区。】
【在抵达河南之后,王仙芝连连获胜,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就攻破了八座县城,占领了阳翟(河南禹县)和郏城(河南郏县)。】
【河南,这个地方,对于唐朝而言极为敏感——没别的原因,这里和洛阳太近了,太近了啊!】
【虽然唐僖宗本人身在长安,但是洛阳对于唐朝而言同样是举足轻重,大量官员也在洛阳。】
------
王仙芝起义的时间,有说乾符二年,有说乾符元年,参考方积六《黄巢起义考》,采取乾符二年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