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赵佶在艺术上非常有天赋,但是是一个根本不适合当皇帝的人,同样的,他也没有正儿八经接受过皇帝教育。】
【虽然,在他登基的时候,也就是十七八岁,上面还有一个向太后坐镇——作为太后,向太后是能够摄政的,她也确实这么做了,而如果她摄政的时间长一些,很难说赵佶能不能在不能亲政的时间中多学会一些治国理政和为君之道。】
【但,这些都是假设。】
【在赵佶登基的第二年,向太后就崩逝了,赵佶开始了自己的亲政生涯。】
【他把年号改为了“建中靖国”,是为建中靖国元年。】
“确实不行,一个没有接触过正经皇帝教育,自身也没有什么经验的人,想要直接当好一个皇帝……”朱棣摇头。
虽然不是没有这种人,在没有经历过帝王教育,也没有相关类似经验,但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干的也很好——可这样的人,那就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
要他说,这种人才的数量,比其他方面的人才都要少。
非要类比的话,那大概就是那种天生将才帅才……类似于韩信那个水平的人物,在将领中的稀少程度吧。
而宋徽宗,他或许在书画方面的天赋达到了这个水平,但为君这方面吧……
偏偏他还没有过相关经验。
在被选为皇帝之前,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宗室子弟,倒也算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宗室子弟。
但,这和皇帝所需要的东西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他没有什么实打实治理一方的经验,也没有领兵打仗前线征战的经验……而朱棣表示,这两方面的经验,其实都非常有价值。
他自己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不是吗?
从前,他也从没有被当做皇位继承人来教育过,但是他领兵打仗过,治理一方——封地——过,接受过如何做一个实权、镇守边疆的藩王的教育和锻炼。
所以,他才能这么快速上手处理政务,解决各种遗留问题。
但宋徽宗这个人……别的不说,如果从他早年的教育和经历来看,他当不好皇帝,那简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当时的宋朝其实颇为混乱,倒不是地方治理失能,而是中央对于大政方针一直在打来打去,,完全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时候,或者说,没有真正定下来、毫不动摇地贯彻到底、长期施行的时候。】
【而这个大政方针的争斗,就是变法和守旧的争斗。】
【其实也很难说支持某一方的人就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其中不少人,他们确实还真的是一心想要为宋朝着想,想要让宋朝变得更好的,也正因此,让某一方彻底落败反而不那么容易。】
“我们当然是一心为了国朝好啊!”北宋,不少官员看到这一段内容后,都非常认真地慷慨道,声音洪亮。
不排除确实有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站在某一方的,因为觉得这一方获胜,自己能够获得的利益就会更多。
但是他们——他们自己和他们的朋友,他们都可以拍着胸脯保证,他们绝对不是这样的人!
他们是真的,真的希望大宋能够变得更好的。
他们希望大宋可以摆脱当前的局面,不要在面对辽国、面对西夏的时候不能占据上风,军队不要再是现在这样一副大量都丧失战斗力的情况,朝中的财政问题能够得以解决、不再总是出现大量开支但收入不够的情况,百姓们能够减轻负担、平顺生活、不要再总是爆发民变……
他们都是真的希望大宋能更好的!
怎么能够质疑他们的忠心和用意?!
-
“这话没错,如果是单纯的利益维系,那只要找到这个利益点,这种联盟就能够被解决。”刘彻对此颇有些体会,“但是如果是这种真的发自内心认为自己就是正确的,从而形成的联盟的话……”
就不如利益联盟好解决。
单纯的利益联盟,不管是找准利益点,在其中搅和,给一方、或者全部更大的利益,还是从力易得角度出发、提前断掉他们的利益、解决掉他们,都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毕竟,真的想要推行一个会引来阻力的政策的时候,正常人手中,都应该是有比较充足的准备和实力的。
而那种发自内心觉得自己才对,自己的道路是正确的,对方的选择就是错误的……这真的很难搞定。
因为直接表示对方的道路错误,也很难让他们信服——错误在哪儿呢?你怎么就能知道一定会出错,一定会发生问题呢?那现在不都还好好的吗?这么发展下去,以后只会更好,怎么会出错呢?
无法说服对方,最后只能让他们觉得,那你才是错误的,你之所以说他们错误,只是因为你想要攻击他们,让他们放弃正确的道路!
道路正确与否,真的要看见结果,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而等到结果展现的时候,都不知道多会儿了。
所以,没有人会在开始的时候就放弃,万一我这边真的是对的呢?放弃了,那不就是罪人了吗?
【向太后本人属于守旧派一方,在当政后,就立刻任命了守旧派的韩忠彦——当年的宰相、历经三朝的韩琦长子——执政,并很快将他升为了右相;作为变法派的左相章惇——也是原本不只是赵佶登基、希望立宋哲宗同母弟的人,以及执政蔡卞等人遭到打压,没多久,蔡卞就直接被贬为了知府。】
【而在向太后还政后,反对立赵佶为帝的左相章惇直接被罢相,韩忠彦成为了新的左相。】
【这是在赵佶改元建中靖国的前一年,也就是他登基当年。】
【不少官员认为,这种变法派和守旧派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了,已经造成了很不好的效果,现在不应该激化矛盾,而应该尽力缓和——因此,赵佶在第二年改元建中靖国,昭示自己“中和”的政治理念。】
【当然,这其实半点效果都没有,党争根本没有停止,还是在愈演愈烈。】
【北宋一朝,党争占据了非常长的时间,也造就了非常大的、不好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