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清晨。
没了往日的喧闹,一群人站在院门口,却安静的出奇。
崔老太叹了口气,打破沉默:“走吧,出去看看也不是坏事,地里的活不用惦记,你阿爷会帮忙盯着。”
昨晚老三媳妇特地找她,说了二郎自己的打算。
村里的规矩,长子都是留在身边,尤其老二两口子甩手不管孩子,小五和小七又小,刚一听到她就不赞同。
可老三媳妇说的也对,爹娘的错不能总让这孩子背着,二郎已经为了弟弟妹妹们付出很多了。
四郎他们也很敬重这个长兄,不会愿意成为二郎的负担。
反正他们老两口身子还硬朗,照看几个孩子还是轻轻松松。
崔老太拿出新做好的衣裳,虽然是粗布,但一针一线缝的很密实。
“往后天儿一日比一日冷,这件衣裳你带上,出门在外别冻着。”
二郎沉默着收下,“谢谢阿奶。”
林氏把提前准备的包袱给他,笑道:“正好,把衣服装包里,里面有一双鞋,和几张刚烙好的油饼,够你吃上三天了。”
四郎抹了把泪,强势地往二郎手里塞了个钱袋子,也不知道有多少钱。
“二哥你出去别去找卖气力的活儿,我现在能挣钱了,你四处看看,就当玩一趟,听见了没?”
挣了钱说话声音都大了,虽然声线颤抖,但不影响他说教的气势。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当家大哥。
二郎失笑,摸了摸四郎的脑袋。
“行,二哥知道了,你也别太累,小七就交给你们了。”
听到这话,立冬再也忍不住,背过身无声哭出来,而小七也流着泪,把头埋进小六怀里。
小六张了张嘴,学着娘哄自己的样子,笨拙地拍着小七的后背。
“乖小七不哭哦。”
四郎死死抿着唇,喉咙哽咽到发紧。
他们兄妹五人从小就没分开过,尤其是二哥,发生任何事都陪在他们身旁,从没离开过。
现在二哥想出去看看,即便不舍,他们也不会阻拦一句。
二哥对他们好,他们也更希望二哥活的自在。
“你最好说到做到。” 四郎梗着脖子不再说话。
“二郎出门是好事,大家怎么这么沉重。” 林氏笑着出声,“日头要出来了,赶紧出发吧。”
牛车在旁边等了有一会了,二郎点点头,上了牛车。
“到了地方记得往家里捎个口信。”
牛车走远。
二郎笑着点点头,冲大家挥挥手,回过头看向村口的方向,不再回头。
“唉。”
崔老太怅然地叹了口气,悠悠回了屋子。
聚散离合,但生活依旧继续。
二郎走走离开后,四郎像被刺激到,更加努力的挣钱,进城买了个磨盘,跟林氏学了做豆花后,每天磨上一桶豆花带过去卖。
崔家有自家的牛车,到了城里直接把四郎送到镖局,四福帮忙抬到马车上,多加一桶豆花也并不负累。
豆花比豆浆吃起来方便,既不像豆腐那么柴,又不像豆浆灌一肚子水。
嫩嫩的豆花配上甜口的卤水,几口吸溜进肚子,既顶饱又暖和。
所以一推出,买的人还不少。
有的人就算不饿,也会在歇息的时候喝上一碗解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