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华国近二十年来针对甲级秘境展开的最猛烈的一次进攻。
方逐看过资料,知道上一次和甲级秘境的大规模战争发生在十八年前。
当时华国境内秘境暴动,甲级秘境内的异兽像是疯了一般,完全不顾生死的冲向了城镇。
军方为了稳定局势,调动了整个华国将近六成的军队以及一半的高等级职业者才勉强打退了异兽群,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甚至直到现在都没有彻底恢复元气。
而如今,华国主动发起了战争。
这一次,敌人面对将是恐怖的钢铁洪流,不知疼痛且坚决毁灭眼前一切的坦克。
这一次,职业者不需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攻守从此刻易形,时代已经不同了!
秘境之门前,王重山挺拔而立,脸上带着无比严肃的表情。
从得知自己将要带领一支全新的队伍以后,王将军便多少有些紧张,不过当他看到这些坦克的战斗力时,这位一向不苟言笑的国之栋梁还是震惊的好几分钟都没有说出话来。
要知道,军队一向不推崇个人英雄主义,所以士兵们的战斗力都比较一般,他们真正强大的是令行禁止的纪律与配合。
而这些坦克,在拥有这两项特征的同时还有着强大的战斗力,这让王重山如何不激动?
此刻,他看着面前整齐划一在阳光下散发着冰冷寒光的坦克,心中豪情万丈。
于是几秒钟后,他抬起手,嗓音高亢而嘹亮的大吼道。
“坦克大队,出发!”
剧烈的轰鸣声响彻云霄,坦克大队浩浩荡荡的驶进了秘境之门。
扑面而来的尘土顿时遮住了所有人的视线,这个甲级秘境中的环境很恶劣,至少对普通人来说是极难忍受的。
不过身在坦克中的职业者却没有丝毫感觉,外装甲抵挡了那些粗糙狂暴的沙尘,只是隐隐有细碎的声音从装甲上传来,听起来让人有些酥酥麻麻的感觉。
王重山坐在其中一辆被改造过的坦克内,看着玻璃外黄沙漫天的环境,沉声下令道:“启动清风符文。”
话音落下,每个坦克的表面都浮现出了一阵绿色的微风,这些微风汇聚起来,很快就笼罩了整个坦克大队,而那些黄沙则被抵挡在了微风之外,众人的视野当即变的开阔了许多。
“将军,清风阵大约能持续十二个小时的时间,现在我们的视野范围为方圆五十米。”一名参谋员汇总了各个坦克小组传回来的数据,然后向王重山汇报道。
“嗯,前进。”王重山低下头,看向了腿上放着的一张地图。
这是一张很旧的地图,边缘有些泛黄,某些线条和地名似乎磨损严重,需要仔细辨认才能确定。
王重山目光灼灼,手指不断的在地图上游走着。
【真实之路】,罕见级物品,能为使用者标注出通往目的地最安全的路径,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王重山很少使用这件物品,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未知的物品之上,不过甲级秘境的资料太少,所以他这一次必须使用这件物品,以确保坦克大队始终行进在正确的没有危险的道路上。
坦克大队的速度很快,这个甲级秘境的地形整体来说比较平坦,除了漫天的黄沙以外便没有太多的障碍,而且温度也始终维持在十度左右,虽然对普通人来说有些寒冷,但是战斗职业者们完全不在乎。
一百辆坦克同时行进的场景很震撼,这是真正的钢铁洪流,足以碾压一切的钢铁洪流。
王重山深吸一口气,通过车载通讯符文不断下达着前进或是转弯的命令。
这也是一项新技术,在不方便辅助职业者入场的情况下,车载通讯符文将取代精神链接,就如同现在这样。
二者互有优劣,在恶劣的环境中,车载通讯显然比精神链接更稳定一些,毕竟它不需要职业者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为所有人加持一次。
一段时间后,坦克大队靠近了既定的目的地——一处异兽巢穴之外。
在这个秘境中生活的是一种名为虎象的生物,它们平均都有着五米以上的身高,体重更是惊人,成年体基本上都在十吨左右。
一般情况下体型越大的生物战斗力就越强,异兽也遵循着这个规则,而虎象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王重山下令让所有坦克停止前进,此刻,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直径达十数公里的盆地,众人的视野有限,所以看不清盆地内的具体情况,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宛如实质的压迫感从不远处扑面而来。
这颗星球上最强大的异兽之一——虎象便生活在这个盆地中,当然,这里只是虎象族群的其中一个巢穴,类似的地方在整个秘境中最少还有十几处。
这个甲级秘境的面积很大,王重山估计即便是坦克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探查完整个秘境。
不过这不是重点,王重山清楚自己的任务,他要做的是带领队伍肃清距离秘境之门最近的几个巢穴,为华国的发展争取时间,顺便检验一下坦克大队真正的战斗力。
另一边,首府的坦克试验场内,方逐打着哈欠从书桌前站了起来,挥手叫来了几名研究员,指着图纸说道。
“验证一下这个思路的可行性,有任何问题直接告诉我。”
“是!”研究员们异口同声的说道。
方逐点了点头,随后又看向了桌面的另一边,那是第二版坦克流水线的设计草稿,随着研究的深入,之前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都有了解决的办法,所以第二版流水线也顺势而生。
不过想要将其制造出来却并不容易,因为研究员大胆的推翻了第一版流水线的思路,决定用更加激进,效率更高的方案来制造,方逐第一开始是坚决反对的,毕竟现在很多技术还不成熟,贸然使用很容易出现其他问题。
但是以樊登为首的几名研究员据理力争,他们认为现在形势紧张,没有时间去一点一点尝试,必须加快研究的节奏。
方逐犹豫了两天,最终还是同意了他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