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一日,原本因前一日所议军备粮草事,阿璀一早该往兵部和户部去了一趟。
但一早阿璀才准备出宫,却有内宫皇后处的两个宫人匆匆过来。
黄栌上前去问了清楚才知道,卢夫人临产,皇后处已按制遣了早先便已准备好的稳婆医婆过去,就连太医院中也安排了两位稳妥的太医过去以防万一。
但因陛下不在宫中,所以这件事皇后让人到春和宫来报一句,倒也说得过去。
阿璀见了过来传话的宫人,问了两句,便道:“后宫事有皇后阿嫂安排,想来一切稳妥。因我今日还有事需要处理,暂时也过不去,薰风殿那边便劳皇后阿嫂多辛苦了。”
那两位宫人应诺离开,阿璀也未能多想,便就出了宫城,往兵部府衙去了。
六部便在皇城东边,倒也不远,只是要从春和宫过去却还是要稍稍绕一点路的。
原本的兵部尚书是赵国公卢兰普,但先前因为上元节花灯游船事件,卢家牵涉其中,卢兰普被夺了尚书职。
但后来卢兰普在家反省了半年,又因早两个月有土居裕安陈兵之扰,晏琛崔寄他们早做了对兵土居裕安的打算,所以兵部自然还是得要有主事的人。
所以七月份的时候,又召回了卢兰普,虽未曾复其尚书之职,但以侍郎职暂代兵部事,其实行使的还是兵部尚书的职权的。
先前晏琛崔寄他们出兵之前,所需驿传车驾和军备物资等都是卢兰普,带下辖驾部司和库部司安排准备的。
但不知怎的,自大军离京后,这卢兰普便时常告病。
阿璀主持议事的这些天,十次有五六次他都是告病请假的,偶尔过来的几次也是病歪歪的模样。
先前也派了太医去看过,只说大约是节气变化,并没有什么大碍,好生休养便是。
阿璀知道后也没多管,横竖兵部其他人员还算齐备,处理事务井然有序,也不是事事都得卢兰普出面的。
比如她今日来兵部户部,主要便是为后续粮草调动和军备运输保障。
兵部下辖四个司:兵部司、职方司、驾部司和库部司。
其中,兵部司负责兵马名帐、武官勋禄品命及选授之事,职方司管理地理和边防事务,驾部司负责驿传和车驾,库部司管理军用物资。?
而军队的运输和后勤保障事正归属兵部下驾部司负责,所以她今日来见的便是户部的几位主官和驾部司主事、令史诸人。
其实当初定下的负责军备和粮草调度事的正是康侯于显,只是如今于显在外调粮和安排押送军备,前两日有文书送来,说是人手不够,粮草调度也不如预期,请上令开放河东道一带常平仓暂调为军粮,由那边直接调粮北上。
于显的此请也在情理之中,由河东道调粮,比自淮南道直接运粮要方便得多。
毕竟金陵偏东偏南,而两处战线却在北方,军备粮草的保障自然还是得靠后方。
出兵之前北边几州军仓的粮食已经调配过去了,若要从南边调军仓的粮食还不如直接调北边常平仓,但若要调常平仓的粮食,从当地州府挨个走一遭流程,还不如中央直接下令去调更加迅速些。
但若要调粮,还是得走户部过一遭,所以今日阿璀来此所议的便是此事。
因在战时,所请之事又合乎规制情理,所以这件事倒也没有太大阻力,直接便推行下去了。
至于后续如何补齐调动的常平仓,便是需要户部去操心头疼的事情了。
这边事情议定得顺利,阿璀放下些心,命诸官员各自行事去了。
已近午时,阿璀本也准备回宫去了,事情太多,解决了一桩事,还有无数事情等着。
阿璀车驾才出兵部,又想起先前御史台所奏六部之间的一些不合规制的琐事,便想着既然来了,正好巡视一圈,遂又下了车,先往最近的刑部去了。
因先前并未接到长渊长公主驾临的消息,所以阿璀的突然造访也让刑部忙乱的一阵。
先前因巫蛊之术牵连,刑部尚书杨熙被停职后,并未能复原职,后来被调任工部,明面上职级未降,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位杨尚书失意于陛下了,如今未将他一撸到底都算陛下大度。
如今的刑部主事是刑部侍郎黄酉阳,阿璀进来刑部府衙的时候,这位黄侍郎恰好也在。
得知下边的人匆匆报来长渊长公主来访的消息的时候,黄侍郎匆匆迎出来。
这黄侍郎为人处事甚为圆滑,但行事比先前尚书杨熙要谨小慎微得多。
杨尚书被调任,这黄侍郎以侍郎职代行尚书事,心心念念的便是能补上刑部尚书一职,所以许多时候行事便更加周全了。
当初晏琛离京,诏令公主监国,诏令下达的时候,在众臣之间确实引起过一阵波澜。
只是那时候晏琛已经匆匆离京,这阵波澜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是在众人之间热议了一阵子,表达了些不满。
而这黄侍郎却是个其中的个例,即便那段时间的众人热议,他也没上前掺和一脚,只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发挥得淋漓尽致。
只是有时候他过分的圆滑和谨小慎微,反倒让周围的人侧目,而不敢亲近。
不过这样的人,即便圆滑些,谨小慎微地想往上爬,对于上位者而言,却不见得是件坏事,反而更容易掌控。
黄酉阳甚为恭敬的将阿璀请至内府主院,谁知还未至主院,便在小道上与几位抱着大摞文书避让不及的刑部官员撞了个正着。
看那几人官服颜色样式,多是深青浅青色,腰带饰物都为八銙,约莫是八九品低阶官员。
见冒失的几人险些冲撞了上来,黄侍郎斥责了两句。
好在看长公主殿下并未在意,松了口气,还是解释道:“这几个都是刑部新来的令史和书令史,都是才授了官没多久的,行事一向毛手毛脚,也不晓得规矩,冲撞殿下,还请殿下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