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长安,太原是晋阳。
如果说西安是华夏这个大家庭之中,那个憨厚质朴的长兄的话。
那么太原,也许是这个大家庭之中,不怎么起眼,甚至有时会被忽略的二姐。
她总是默默的注视着,一个个渐渐长大的弟弟妹妹。
不争不抢,把所有的光华都赠与手足。
而自己,则是无声的守护。
~
数日之后,太原城的轮廓已近在眼前。
通往城池的官路上,遥遥见到一队数十名黑衣骑士,无声肃立。
“爷,好像是晋王的人!”
李老歪策马来到李景隆身侧,低声道,“刚小的靠近了些观察了下,都是老行伍,但没带家伙!”
“嗯!”
李景隆看了一眼朱标所在的大车,里面寂静无声,想来朱标正在其中酣睡。
他轻轻一夹马腹,胯下战马唰的一下窜了出去。
“吁!”
在与路上那队骑士相距十米的时候,李景隆勒住马头。
他看向那队骑士的最前方,领队的汉子有着朱家人特有的阔额方面和茂密的胡须,面容和秦王朱樉尤为相似。
但那古铜色的面容之上,却带着比朱樉更为符合秦王那个王号的气质。
秦王朱樉是桀骜不驯,喜形于色。
而他则是冷漠刻板,写满了不善言辞。
李景隆看着对方,对方也在打量着他。
目光之中有些许的好奇,也有微微笑意。
对方的面容和李景隆记忆之中那个男人对上,直接下马,快步上前行礼道,“微臣李景隆,叩见晋王千岁!”
来人正是洪武帝的嫡三子,晋王朱棡。
史书记载,若晋王党比太子,皆知西北军马。若非早薨,燕王靖难绝不可成的晋王朱棡。
“呵!”
朱棡在淡淡的点头,“别多礼,起来!”
说着,他继续打量着李景隆,“太子呢!”
“后面!”
李景隆起身笑道,“大车上歇着呢!”
“嗯!”
朱棡又是点头,一夹马腹,就要奔着大车而去。
但接着突然勒住战马,回头唰的就是一鞭。
啪的一声!
正抽在他身后,数名跟着他寸步不离的骑士当中,一人的身上。
“千岁...”挨了鞭子的那骑士,畏惧的低头。
朱棡的目光冷冷的扫过,“谁让你们跟着本王的?尔等可有旨意觐见太子?”
骑士们惊恐的低头,无声请罪。
朱棡再看看他们,翻身下马,径直朝大车而去。
“晋王治军,可比秦王严谨多了!”
见状如此,李景隆快步跟上,同时心中暗道,“同样麾下都是骄兵悍将,但晋王明显比秦王更加威严!”
朱棡快步小跑至朱标所在的大车前,站住脚步。
面对车帘放下的大车,跪地行礼,“臣弟,棡。恭迎太子殿下!”
“呃...啊!”
过了片刻,车厢之中传来伸懒腰的声音。
紧接着朱标的半张脸从车窗上露出来,笑看朱棡,“老二通知你我来了?”
“是!”朱棡垂着头,单膝跪地。
“那你怎么才来迎我?”朱标说着,从车厢中走出。
李景隆快步上前,就挂着盒子炮的翻译官似的,伸出胳膊弯腰搀扶。
朱棡依旧跪在地上,开口道,“太子没让臣来接,臣不敢贸然前来!”
“但臣若是不来,又担心太子爷您的安危!”
说着,他终于抬头看了朱标一眼,脸上露出几分转瞬即逝的微笑,还有仰慕之情。
“嗯嗯!”
朱标点点头,“起来起来!”
说着,走到朱棡身边,忽身后揽住朱棡的脖子,用力一夹,“叫我什么?”
“太子...咳咳!”
朱棡被夹得龇牙咧嘴,改口道,“大哥!”
“亲兄弟之间,你给我来这个?”
朱标猛的用力的搓着朱棡的头发,笑骂道,“是跟我故意生份呀?还是在我面前故意装懂礼数?”
“臣弟不敢!”朱棡任凭朱标揉搓,动都不动,苦笑道,“礼不可废,您是太子,臣弟是臣.....”
啪!
却是朱标抬腿,就在朱棡的屁股上踹了一脚。
朱棡赶紧改口,“大哥!”
“哎哟!”
朱标又是伸展手臂扭动腰肢,“这一路坐车,我这胳膊腿都麻了!”
“那..”朱棡想想,“给您换马?”
“骑马更累!”朱标揉着肩膀,“我就是骑马累了才坐的车。”
朱棡不明所以一般,“那您...走着进城,也正好活动活动筋骨!”
“还有二里地呢?”
朱标瞅瞅他,满脸都是笑意。
“这真够笨的!”
李景隆在边上,都替朱棡心里着急。
“那...”朱棡又想了半天,“臣背着您进城?”
“待兄七老八十年迈不堪时,汝再背负不迟!”
朱标笑笑,“来,你我弟兄,今日共乘一骑,一同进城!”
“是!”
朱棡这才恍然大悟,回头道,“马来!”
此时,恰好秋日最暖的时光,夕阳洒落。
又恰好照在马背上,朱标和朱棡兄弟二人。
昔日少年早成英武模样,可宣泄出来的影子,亦如当年。
~~
“臣妾叩见太子殿下!”
晋王的王府远没有秦王的府邸那么恢弘华丽。
朱标刚进王府,就见朱棡的正妻,永平侯谢成的嫡女王妃谢氏带着几个男孩,跪在大堂之中。
“弟妹何须多礼!”
朱标大笑上前,同时一把抱住边上一名七八岁大小的孩子,正是朱棡的嫡长子朱济熺,大笑道,“侄儿长这个高了?”
而朱济熺在看向这位太子伯父之时,目光之中也是满是亲近,拉着朱标的袖子,开口就道,“太子千岁,熥哥儿怎么没来?”
其实如今的朱棡正妻,并非是朱济熺的生母,而是他的姨母。
朱棡正妻谢氏诞下皇孙之后,在尚未就藩之时就早逝故去。而后朱棡又娶了妻子的妹妹,也是永平侯谢成的二女儿。
而当时夫妻二人刚就藩之时,因为路途遥远而朱济熺又太小。所以他小被养在宫中,被马皇后亲手抚养,跟朱标的儿子朱允熥,如亲兄弟一般亲厚。
历史上这也是个可怜人,朱棣靖难之后,他一直对朱棣篡位心中不满以至于被自己的亲兄弟给举报,结果被朱棣幽禁了十年。
“他呀,读书不好,我不许他来!”
朱标说着,摸摸朱济熺的头笑道,“你读书如何?”
“还...行吧?”朱济熺挠挠头,“反正会写字,念诗太绕口了!”
“哈哈哈,读书不好可不行。不好好读书,将来大伯可是要打你的板子的!”
说着,朱标下意识的伸手入怀,但随即面色一僵。
边上的李景隆早有准备,给了身后人一个眼神,马上一个精美的匣子被奉上,而后他双手捧着上前。
“太子爷!”
“嗯嗯!好好!”朱标赞许的点点头。
而后打开那箱子,却见箱子之中,满是各种造型的精美古玉,件件价值不凡。
“君子如玉!”
朱标拿起一枚,放在朱济熺的手中,“望汝成龙!”
说完,看向朱棡的其他几个儿子,又把古玉一枚枚的送过去,“尔等亦是如此!”
“还不叩谢殿下天恩!”谢氏在旁笑道。
“臣等叩谢天恩!”
“哈哈哈!自家人,何必多礼!”朱标大笑。
“看来标哥对老三可比对老二上心多了,起码在西安的时候,标哥可没赏赐老二的儿子们!不但没赏,连见都没见!”
同时心中又暗道,“幸亏从西安出来的时候,老二那边给了一箱子古玉,不然标哥拿什么给孩子当见面礼?”
就这时,就见王妃谢氏忽对着李景隆莞尔一笑。
后者正不明所以,就听谢氏又对朱棡的几个儿子们笑道,“这位你们认识吗?”
说着,顿了顿,继续笑道,“还不给表哥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