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年轻人都很珍惜可以进学习班学习的机会。
他们有些人离开学校太久了,所以一开始凌父他们几个老师并没有往高深的知识上去教导他们。
而是选择从初中的知识慢慢开始讲解,让大家逐步恢复以前学习的状态。
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白天上工虽然很累,但是晚上没有人轻易的放弃学习。
知青们看到村民都在努力学习,想到他们有机会去参加招工考试,很多知青也心动了。
知青们都找了陈皓,想让他出面去跟村里商量,能否让他们也跟着学习。
陈皓自己也很心动,觉得有机会重新学习对大家来说就是机会。
他去找了宋奇,希望村里能让知青们也有机会去学习。
宋奇知道后,跟村委干部们商量了一下,觉得知青们大部分都是高中生,能进入学习班跟村民一起学习会起到激励作用。
最后同意让知青们一起跟着学习。
一时间,青苗大队的学习氛围浓厚。
白天大家一起上工,晚上一起学习。
知青跟村民接触越深,互相帮助的情况就越多,彼此之间的隔阂也在慢慢变小。
宋柳看到大家学习热情高涨,也想办法弄到县里木材厂的招工报名机会。
按照招工条件,在学习班里把符合条件的几人都推荐去参加了招工考试。
最后会计宋彬的外甥考上了。
当考上的消息传回村里时,学习班的人沸腾了。
原来还有些反对开办学习班的村民也改变了态度,甚至一开始没有被选进学习班的村民都去找了村支书他们,希望他们也有机会进去学习。
看到很多人都来找自己,希望能一起学习。
宋奇就去找了凌父,想问一下他们的意见。
毕竟现在想进去学习的人,大部分都是小学毕业,跟目前已经在学习高中知识的这一波人,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凌父他们知道的这个消息后,既想帮助这波新报名的人,又不想他们拖累最早进入学习班的人,影响他们的学习进度。
最后他们跟宋奇提出,能否再开设一个班,专门教后面底子薄的村民。
不过就是多要一间房作为教室,村委干部们全员通过。
就这样,青苗大队又开了一个学习班,整个大队的学习风气变得非常好。
甚至很多不太愿意送孩子去上学的人家,还也开始积极督促自家的娃娃努力学习。
等后续又有人抓住机会参加工厂的招工考试,并且考上了。
整个村里的人才真正的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知识改变命运。
这一句话此时深深的刻印在大家的心里。
如果不是参加了学习班,重新拾起早就丢掉的知识。
就算有招工信息传出来,让他们参加了招工考试,他们也很难考上。
整个村子都陷入疯狂学习的氛围,这是宋悠然万万没有想到的。
受到大家的感染,宋悠然虽然没有进学习班,她自己跟凌霄在家学习也越发的努力了。
学习班除了秋收的时候暂停过以外,参加学习班的人,每夜都风雨无阻来到小小的教室认真学习。
时光如流水匆匆而过。
当广播里传出,高考恢复的消息,大家都沸腾了。
在1977年的这个冬天,关闭十年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了。
在宣布这个消息的次月,几百万青年走进考场,只想“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
“妞妞,刚刚我没有听错吧,广播里是不是说高考恢复了?”
宋甜甜难以置信的抓着宋悠然的手,激动的跳了起来。
“是的,甜甜姐,高考恢复了。”
宋悠然笑着看着她,点了点头。
此时,还在地里努力挣工分的知青们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是不可置信,当跟身边的人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他们(她们)都哭了。
特别是来到这里已经十年的老知青们,不论男女都坐在地上痛哭。
哭他们逝去的青春,哭下乡这一路的坎坷,哭无数个夜里因劳累过度躲在被子里哭泣的自己。
现在高考恢复了,大家都有机会回城,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回去。
青苗大队学习班的人现在无比激动,广播里通知高考时间是在一个月之后。
他们非常庆幸,自己在学习班已经学习了快一年了。
如果不是这一年的学习经历,让他们有底气去参加高考,拼一拼前程。
按照通知如果仅仅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复习知识,学习班的大多人估计连报名的勇气都没有。
现在大家对参加高考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