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对于我们来说也许还很遥远,太遥远的事情我们不说,就说说他赵匡胤好了。赵匡胤最早不过是一介武夫,他如何能发展成如今的势力?
“别的我们不说,但他这身武艺却是实打实的,虽然我们谁都没真正见过他出手。但传说中此人天赋极佳,所以才会被陈抟老祖选中便传受武艺,他能一杆盘龙棍打遍我大周四百军州,无一人是他对手。光是这份武艺,我就问你呼延赞,你比不比得了?”种放咄咄逼人的问呼延赞道。
呼延赞被问得羞愧低下了头,柴宗训却是接过了种放之言。
“赵匡胤武艺还是其次,其军事能力也不可小觑。我父皇曾经亲口对我讲过,说赵匡胤绝对算是半个帅才,虽然他只是大头兵出身,可他却善于学习,而且对于战场之上的危险情况,他总是有一种敏锐的直觉,这种直觉一般只有在像霍去病或者是韩信这般天生的统率身上才会发现。
“不过赵匡胤优柔寡断的性格,注定他永远都成不了一流的统率。真正的帅才在危难之际,绝对不会为其他外力所阻止,总是能准确做出自己的判断,但这一点赵匡胤很难做到。我父皇曾经说过赵匡胤是一个重感情之人,这样的人有着很强的人格魅力,像昭烈帝刘备,很多有才能之人愿意聚集在他周围,甘心为他所用。
“知道赵匡胤最可怕的是什么吗?既不是他打遍四百军中无敌手的过人武艺,也不是他在战场之上对于危险的敏锐直觉。而是他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为什么结义十兄弟都会甘心认他赵匡胤当老大?这十兄弟里面,比赵匡胤心狠手辣者有之,比赵匡胤会打仗者也是有的,可是比赵匡胤更有魅力更能服众者却是再也挑不出来了。
“连我父皇也不得不承认,这天下除了他自己之外,能继承他遗志者,至少在我们出现之前,赵匡胤是他唯一的选择。为什么赵匡胤在军队之中拉帮结派我父皇视若无睹,因为我父皇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助赵匡胤更好的掌握军权,能让大周既平稳又能以最少流血牺牲的代价换来权利和政权的过渡。
“我父皇身前说过他不在乎这天下是姓周或者是别的什么姓,他在乎的是有人能接过他肩上的大旗,继续完成统一的大业。”
听过柴宗训一番话,呼延赞忍不住斥责道:“他赵匡胤何德何能?难道因为他打遍天下无敌手,因为他能打仗和兄弟多,这就是他造反推翻大周天下的借口?”呼延赞神情激动,“世宗皇帝对他赵匡胤不够好吗?提拔他于行伍之间,几次三番对他破格提拔,不然他能有今天,能坐上都检点的位置?
“我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他赵匡胤,他赵大在我眼里就是一谋逆之徒,世宗皇帝才走多久?居然就这么迫不及待的黄袍加身的自封为帝,他赵匡胤还能多要点脸不?那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只有骗一骗三岁顽童而已。”
“你看不上他赵匡胤又如何?他如果有本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那就是他赵匡胤的本领。他玩弄手段又如何?只要他将太祖皇帝未竟事业漂漂亮亮地做到了,天下老百姓又如何不会接受不他赵匡胤,说不定那个时候他赵匡胤也会称作太宗或者是太祖。”
种放淡定地叙述着他本人对赵匡胤的看法。
“世人皆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恰恰说明了天下百姓是最健忘的,若是让赵匡胤一步步地做成了天下一统的大事,他赵匡胤只怕会被万世歌颂,即使成不了始皇帝那样的人物,也必将和汉武帝,唐太宗这样的明君并列。不要为谁不值,这天下不值的人太多太多了,就说这唐太祖李渊明明才是李唐的奠基者和创建者。可是李世民却是如太阳般光芒耀眼,李渊做的那些成绩一和李世民比起来却又是什么都不是了。
“小赞,小训,我希望你们都能明白我的意思。世宗皇帝对天下百姓的好,也许一二十年只能百姓都会记住的。可是时间要是再过个二三十年,百姓就不会记得世宗陛下了,到时候记得的也许就只有他赵匡胤的好了。”
种放侃侃而谈,他担心的是世宗皇帝柴荣的遗泽会随着他的离去,而不断消失。而随着赵匡胤统一的脚步一步步坚定地迈出,他们击败赵匡胤的机会越来越渺茫。
“他赵匡胤就活该被万世师表般被铭记吗?可是世宗皇帝呕心沥血,费尽心思做的那些事情,还有他赵匡胤做的那些腌臜事,难道就可以当作没做过?”呼延赞厉色问种放道。
种放摇了摇头,并没有回答呼延赞的话。
“其实赵匡胤的可怕还不止这些,一个明君若无贤臣辅佐,也定然做不成大事。我们也可以参考汉昭烈帝刘备的前半生,他前半生在未遇到诸葛孔明之前,也不过是落得半身飘零的结局。只可惜赵匡胤不比刘备,刘备飘零半生才得到卧龙之助,才有而后的隆中对,才有三分天下之局。
“而赵匡胤比起刘备显然要幸运得多,父皇曾经分析过赵匡胤身边的赵普,此人未必能比得上诸葛孔明全才,但自称能凭半部《论语》治天下。即使比不得诸葛孔明之流,却也是可比**这样的谋士。他既能为赵匡胤制定大的方向,也能为他查漏补缺,出谋献策。”听柴宗训说到这里。
呼延赞忍不住打断道:“我们未免太高看他赵普了,我是亲眼见过此人的,他不过一个不得重用的书生罢了,不过是因缘际会才和赵匡胤走到一起,我就不信他能有多大本事?”
柴宗训笑了笑,并没有反驳,继续说道:“这样的事情我们是羡慕不了的,不过我们这边有小放,有小放这样的天才在,我未必就认为将来我家小放的成就就在他赵普的成就之下。”
“个人清楚个人的事情,小训你不必把我捧得这么高。我现在的经验和阅历同人家赵普比起来,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赵普能有今日成就,乃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至于他本人所说什么半步《论语》治天下,只怕也不过是他本人所制造的噱头而已,这跟昔日诸葛孔明未出山之前自闭管仲乐毅基本上是一个道理。”种放说着自己的情况。
“小放你又何必妄自菲薄呢?咱们要是少了经验,我们就慢慢的练手,现在抵边城就是一张白纸,可以任你随意作画。至于缺阅历的事情,这个却是没有捷径可寻,这是随着人年纪增长和经历事情的多少而不断增加的东西。”柴宗训不断给种放打着气。
种放只是苦笑了一句,并没有应柴宗训之言。
“一个赵匡胤已经怎么难对付了,偏偏还要加上一个足智多谋的赵普。”呼延赞感叹一声道:“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多的很,我们抵边城和三州之地还是一穷二白,可是我已经听说赵匡胤和赵普已经在准备来年对南唐动手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昔日父皇对我说过最多的一句话。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没有任何事不是从头开始的,千仞高山不过从一捧土开始累积,大海也是从一滴水开始。想想我们从抵达抵边城开始,以区区几千弱兵面对数万草原异族联军,我们不是也咬牙坚持了下来,这算不算是开了一个好头?”柴宗训向呼延赞和种放道。
“自然是算的。要不是赵匡胤和赵普逼我们一把,我们能在抵边城做成今日的一切,我是不敢相信的。在此之前,你要是跟我种放说有朝一日我会提着弓箭上战场杀敌,我是一点儿不会相信的,可事实就是如此。
“在来抵边城之前,小赞你可能想过有朝一日会带着一支不是那么精锐的精锐,毕竟一开始我种家军连马都还不会怎么骑,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那又如何?你呼延赞不是一样带着他们完成了昔日霍骠骑才能完成的壮举,更不用说不到一个月之前你还以区区八百之数,打赢了天狼部落的五千精锐骑兵。这些都是我们以前不敢想象的,这是这些我们现在一点一点地都做到了。”种放说得很是高兴。
柴宗训总结道:“却是如此,因为我还有小放和小赞,我们比起赵匡胤和赵普都要年轻,因为年轻我们有着无限的可能。昔日读《三字经》读到人不学不知义,玉不琢不成器还不是十分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可是在三州之地和草原上经历了这么多人和事,才慢慢明白。一个人不管天赋多高,要是没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事,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而已。
“也许赵匡胤和赵普都称得上是当世人杰,可那又如何?他们的上限或许已经摆在那里。至于我们,比他们年轻得多,我们所走之路注定比他们艰难得多,可我们一旦将之做成,他赵匡胤和赵普所取得的那些成绩又算什么?我们才是真正的秉承世宗皇帝的遗志,统一不是我们的所有目标,击败契丹,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