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中,夜幕已然降临,窗外的风声凄厉,仿佛诉说着无尽的宫廷阴谋与权力争斗。谢思珊独自坐在檀木桌前,桌面上铺着一张宫中地图,标记着重要人物和宫廷的各个关键节点。她凝视着这幅地图,眼神冰冷而深邃。过去的几个月里,她已经深刻意识到,自己步入了这场无法回头的游戏,而每一步棋的走向,都会决定她的生死与命运。
今天,太子的信似乎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希望与她结盟,甚至提出了各种互惠的条件,显然是在试探她的底线。谢思珊自然看得出来,太子的诚意并非十足。他希望借她的力量,拉拢那些尚未完全站队的权臣,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支持。可是,她也清楚,太子的心里并不完全相信她。毕竟,在宫中,谁都知道,权力是最不讲情义的东西,任何靠近权力的人都得小心翼翼,不能心存侥幸。
“小姐,您怎么想?”小柳站在一旁,紧张地注视着她。她知道,谢思珊并不是简单的女子,她一定有自己的打算。
谢思珊抬起头,看了看身旁的小柳,嘴角浮现一抹冷笑:“太子送来的信,是让人看得出来他有些急了。看似诚恳,却也透着一丝焦虑。这种焦虑,正是我所需要的。正好,接下来我也该做些准备了。”
“准备?”小柳不解,“小姐,您的意思是……”
“太子的信,不仅仅是一个拉拢,还是一个信号。”谢思珊站起身,走到窗前,远远地望着宫中宫灯闪烁,眼中闪过一丝深思,“他急需一个支持者,显然他的敌人也在行动。现在,他需要我们,但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个机会,掌握住宫中的更多筹码。”
小柳还是有些疑虑:“可是,太子现在能给您什么?他手中的权力似乎并不牢靠,程国公那边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谢思珊淡然一笑:“太子现在的处境的确不容乐观,但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契机。程国公一向权势滔天,虽然太子想要与他划清界限,但这并非易事。而且,太子那边的支持者,大多是心高气傲的权臣,彼此间的利益纠葛非常复杂,若能借此机会稳住一些人,便能让太子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但这并非简单的合作关系,我要拿到更多的筹码。在太子的阵营中,一些臣子对他心生不满,恰好可以借此拉拢,反而能让他们成为我们手中的关键力量。”
小柳默默点头,似乎明白了些许。她知道,谢思珊并不是简单地选择站队,而是在打算盘,精心布局,等待时机。
而就在此时,宫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宫女匆匆走入:“小姐,程国公的府上有人来了,似乎是有要事与您商议。”
谢思珊神色一凝,立刻明白过来,程国公的动静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她的视线中。看似太子的势力正在遭遇困境,但程国公同样不敢掉以轻心,尤其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一个行动都可能改变局势的走向。
“请他进来。”谢思珊淡然道。
宫女应声退去,不久后,程国公的心腹便带着一位面色严肃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谢思珊端坐在主位上,淡然地打量着这位来人,正是程国公的得力幕僚之一,名叫李崇明。李崇明行事老练,心思缜密,程国公身边能够信得过的人并不多,而他,显然是其中一位。
“李大人,什么风把您吹来了?”谢思珊并不急着问询,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不紧不慢。
李崇明拱手作礼,神色间带着几分郑重:“谢小姐,今日来,是为了与您商议一件大事。关于太子与程国公之间的关系,恐怕您已经有所耳闻。事关朝堂动荡,既然太子殿下与程国公已经划清界限,接下来局势如何演变,恐怕是所有人的心头大患。”
谢思珊微微一笑,淡定回应:“您既然来了,自然是想寻求我的支持。那么,李大人,可否直言不讳,您到底打算如何让我参与这场局中?”
李崇明微微一愣,随即明白谢思珊并非想要冗长的客套话,他顿了顿,直接道:“太子与程国公的矛盾,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权力斗争,而是涉及到整个朝堂的局势。谢小姐若能在其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帮助我们稳住一部分支持者,不仅有助于打破太子的孤立局面,也能为小姐赢得更多的政治资本。”
谢思珊冷眼看着他,心中暗自评估:“程国公果然是一个老狐狸,这种事情能当面说出来,看来他是真的心急了。”
“我明白您的意思。”谢思珊低头,沉思片刻后,抬头道:“不过,李大人想必也知道,我并非轻易站队之人。你们的条件呢,是否能让我的决定变得更加明确?”
李崇明心中暗喜,谢思珊既然愿意接话,说明她有意合作。他缓缓说道:“我们愿意承诺,一旦程国公最终掌握朝堂大权,必定让谢小姐在宫中拥有足够的发言权,同时,也会为您争取更多的利益,甚至能让您在未来的权力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
谢思珊微微点头,心中却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她并不急于表态,而是要先看清每一方的真正意图,只有掌握了所有的筹码,她才会出手。
“看来,我们的谈判才刚刚开始。”她淡然道,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这场宫廷争斗,注定不会轻松。在这无声的风云变幻中,谢思珊知道,自己的每一步都必须慎重而精准,否则,随时可能成为被牺牲的棋子。而她的目标,不只是生存下去,而是要在这宫廷的深渊中,站稳脚跟,最终成为主宰一切的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