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迟迟不给江州拨赈灾款,除了盛安帝为了跟萧烬斗法不愿给以外,也是因为国库确实吃紧,把银子给了江州,其他需要用银子的就没了,到时候闹起来又是一团乱。
可如今这情况,没有银子什么都做不了,玉宁府的百姓拿不到银子,说不定会民怨沸腾,到时候闹大了就不好了。
曾文修眼巴巴的看向萧烬,希望他能拿出个决断来。
萧烬眉心紧锁,若是别的他还能想想办法,可要银子他是真没办法啊。他手里的产业不算多,赚来的银子都用来养暗卫和接济边关将士了。
这次为了给百姓发工钱,仅有的一点剩余都用进去了,实在是掏不出多余的银钱,实在不行就只能把他母后留下的嫁妆拿出去变卖了,换些银子救救急。
看到萧烬眉头紧锁的模样,萧煜心中快意,说道:“大哥,如今国库吃紧,处处都要用银子,父皇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否则定不会让大哥你如此为难。这样吧,我的私库还有一些银子,虽说不多,但也总比没有好。弟弟虽然没什么银钱,但也能勉强拿出一些来帮帮大哥,毕竟咱们欠谁的钱都不能欠百姓的钱,不然回头闹起乱子来,岂不是让父皇烦忧?”
他一副忧心的模样,若是不知道的人还真要以为他是真心为萧烬着想了。
萧烬冷笑一声,正要开口,谢瑄抢先开口道:“不劳烦三殿下费心,江州百姓亦是大盛子民,大皇子如今虽已不是太子,但依旧是大盛的皇子,为百姓尽责是应有之义。下官作为大盛官员,亦会鼎力相助大皇子,既然国库空虚,我们也不会强人所难,殿下既然觉得勉强,我们就不劳烦殿下拿出自己的私库来,所需的银钱我与大皇子自会想办法。”
萧煜闻言沉下脸,却又不想当众跟谢瑄闹得不愉快,只能悻悻闭上嘴。
待众人散了,谢瑄对萧烬道:“殿下,我已经让人尽力去筹集银子了,我手上也有一些产业,筹集个几万两没问题,只是再多就没有了,差的银子还得另想办法。”
萧烬听完想都没想就拒绝道:“不行,怎么能用你的钱?你送来的粮食和药材已经花了不少钱了,我怎么能让你再拿自己的钱出来填窟窿,我不同意。”
谢瑄被他的反应弄得一愣,随即笑道:“什么你的我的,殿下与我既然已经是同盟,殿下的事自然就是我的事,你有困难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反正我留着这些银子也没用,若能帮到殿下也算没有白花。再耽搁下去要是真有人闹事了,可就真让那些人看笑话了。更何况我也想为江州的百姓略尽绵薄之力,这些银子不是给殿下的,是给这些百姓的,还请殿下莫要推辞。”
萧烬内心感慨不已,谢瑄付出良多,说是为了江州百姓,可其中确实是有想要帮他的原因在内,心中感慨的同时又忍不住欣慰。不愧是他喜欢的人,比其他人都更有胸襟和眼光。
“你费心帮我,我记你的情,但江州百姓亦是大盛百姓,这笔银子理应由朝廷来出,没道理让你来掏腰包,反倒让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坐享其成。”
萧烬不愿让谢瑄掏钱,这笔钱本就该盛安帝出。就算如今国库没钱,盛安帝不是还有私库吗?当初盛安帝娶太子妃是先帝出的钱,这些年几个公主出嫁添妆也没花多少,皇子中又只有萧熠一人成亲,总的算起来盛安帝的私库还丰盈得很,凭什么他不出反倒让谢瑄来出?萧烬才不做这种亏本的买卖。
谢瑄闻言迟疑道:“可是这样殿下要从哪筹集银两呢?”
如今盛安帝靠不上,其他人也不会大方到这种地步愿意白拿出钱来帮他们,除了自食其力以外谢瑄实在想不到其他办法。
萧烬笑道:“晏清可知,江南除了多才子佳人,还有什么最多吗?”
谢瑄想了想,心中一动道:“殿下是说,商贾?”
萧烬道:“不错,自古以来江南便是最为富庶之地,天下商贾之中,江南尽占五分,其中不乏富甲天下的大商贾,从里面随便选一个,怕是都比你我加起来还要富有。”
谢瑄摇摇头道:“殿下,商人重利,没有足够的利益如何能够打动他们?若想让他们出钱援助,实非易事。”
萧烬道:“我知道此事不易,但你也说了,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就能让这些人动心。”
谢瑄疑惑道:“殿下想要如何说服这些商贾呢?”
萧烬道:“晏清觉得,一个皇商的名额够不够?”
谢瑄听完只觉得豁然开朗,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排在最低,甚至商籍之子不能参加科考。所以别看商人富有,论起身份地位来说就算是九品小官地位也比那些富甲一方的大商户高得多。
对于这些商人来说最迫切的希望就是能改换门庭。大盛自立国以来便有皇商,但其数量一只手也能数得过来。
别看依旧是商人,但加了一个皇字就不一样了,大盛与前朝不同,皇商也是有品级的,虽然只是八品,也不能算作正式的官员,但那也是半只脚踏进了官员的行列。
抛开品级不谈,皇商那是在为皇家办事,其中的利益不可小觑。最重要的是,皇商之子可以参加科举,若是子孙后代争气那就能直接带领家族改换门庭。
如果出些钱就能成为皇商,那就算是倾家荡产恐怕都有人愿意,一时的损失不算什么,若是能够惠及子孙后代,那就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的好事。
谢瑄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不过还有一个问题,他向萧烬问出心中的疑问:“殿下这个主意不错,可要想封皇商,怕是还得求得皇上的同意,还有三殿下那里,皇上派他过来,说是协助,实则是监视,若是他不同意,怕是也没法实施下去。殿下可曾想过要如何说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