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冈村宁次原本的战役规划,是要在长江沿岸战场率先取得突破,对武汉造成直接威胁,逼迫独立师把主力部队投入到南边的防御中,然后再集中力量从北线创造真正的战机。
可如今内山英太郎的十个师团被堵在黄冈、鄂县一线寸步难进,这战役的第一步就走不通了。
听闻南线倭军在空中、水上两战皆败的消息,就连素来沉稳的冈村宁次都有些坐不住了,因为这也实在太过震撼了,要知道飞机和军舰可不是说造就能造得出来的,是需要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做支撑才行的。
曾经担任过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的冈村宁次在武汉待了好几年,对国府留在那里的家当还剩多少破铜烂铁心知肚明,想凭那些工厂就造出飞机、军舰绝对是痴人说梦,那么……他们的武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不管独立师德制武器的来援渠道如何,假如中国军队拥有能与倭军相匹敌的武器装备,冈村宁次可不相信什么优等民族凭精神意志就能战胜劣等民族的鬼话。
何况作为一名对中华文化极度熟悉的人,它对五千年的文明底蕴是有着深刻了解的。
冈村宁次越想越觉得心里发毛,和倭军中那些头脑发热的疯子不同,它是少有还难得保持着冷静思维的理智派,这场战役不能再任由着继续按原计划执行下去了,否则一旦战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冈村宁次直接给参谋本部去了封信,要求取消与独立师进行决战的方案,并建议应集中力量专心巩固华北与东北的占领区,不要把最后的注码押到跟独立师的牌桌上。
倭军参谋本部很快就驳回了冈村宁次的建议,还严厉地对它进行了申斥,只不过考虑到上次临阵换将后园部和一郎的拙劣表现,参谋本部的高层们这次强忍着怒火没有撤销它的职务。
无奈之下,冈村宁次只能在南线战场已经失去牵制欺骗作用的情况下,强行对豫东、皖北地区发起了攻击。
本来预计会迎来一场恶战,可华北倭军对郑州的攻击却进行得异常顺利,和内山英太郎遇到的情况一模一样,倭军才刚到城下,原伪政府和维持会的人就已经早早站在城门口列队欢迎了。
摸不着头脑的冈村宁次不敢造次,一面下令部队用心戒备以免独立师奇兵突袭,一面不断地发报询问华东倭军在皖北的战况。
华东倭军很快就回了讯,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股子兴高采烈的味道,说是不仅顺利攻陷了阜阳、蚌埠、六安等城市,还在霍邱发现了一处已经开始采掘的大型铁矿。
铁矿!这两个字对倭寇的刺激作用就跟憋了十天的瘾君子闻见了鸦片香一样,压根儿没法忍得住!
倭寇大本营第一时间就派出了地质和冶金专家过来实地勘探,同时急不可耐地再三催促冈村宁次加快进兵速度。
冈村宁次受不住催,只得小心翼翼地指挥着部队跟华东倭军朝周口发起夹攻。
怪了,独立师竟然在周口也没留兵防守,两路倭军再次兵不血刃地夺取了这座足以对平汉铁路侧翼造成巨大威胁的关键城市。
而且,倭军居然在周口发现了六眼油井!
石油!这可是比铁矿更强烈的刺激!
如果说铁矿是鸦片的话,那石油对倭寇的刺激作用就堪比冰毒,只要沾上了就休想再戒得掉。
倭寇大本营直接强令冈村宁次先别忙着管什么武汉不武汉的了,以重兵巩固住周口县再说别的,一批最出色的地质和炼油专家则被紧急征调起来,用最快速度搭乘飞机从倭岛赶到了周口。
不勘探不要紧,一番操作下来,倭寇惊讶地发现周口地区果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虽说算不上什么足以支撑整场战争的富油带,但也称得上是能够解馋的大油田啦。
在大本营的直接干预下,一整套倭寇眼下所掌握的最先进、成体系的钻探、采油、炼油、储油以及采矿、冶金设备就立马装船起运,并着急忙慌地开始安装调试。
赵骥率领五个纵队在信阳左等右等也没见倭寇来攻,心头已经猜到了个大概,不久后,情报处果不其然就递来了消息,说是倭寇正忙着在周口和霍邱大搞“生产建设”。
政委傅秋涛隐隐有点担忧,特地给赵骥发来电报询问,生怕倭寇赖着不走了,到时候岂不把铁矿和石油全都白白资敌了?
傅秋涛的担忧不无道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赵骥这样的穿越者,预知到了小鬼子明年就会彻底玩儿完。
这些话赵骥自然不能明说,只好从太平洋战场局势进行分析,说明倭军的海军主力已经几近覆灭,残余力量根本无法阻挡美军兵临本岛,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的。
倭寇把油田和铁矿的厂子建起来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得到的事情,等它全部搞好开始生产,战争估计也快结束了,了不起给它们几个月的产量当作设备采购费用嘛,何况对方还千里迢迢送货上门包安装,简直不要太划算。
根据最新传回来的消息,除了独立师原本钻出的六眼油井,倭寇已经开始在开钻新的井眼了,相信等到战争结束时,周口油田和霍邱铁矿的产量都能比以前再上一个台阶。
北线战事就这么也暂时陷入到了沉寂,直到时间来到八月,赵骥忽然接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倭军集结起了六个主力师团及海军一部从广州、越南和海上同时对广西发起攻击!
难怪豫东这边突然哑了声,原来是把攻击方向转移到华南地区去了,赵骥悚然一惊,看来倭寇并不满足于从豫东、皖北获取的油、铁资源,它们仍没有放弃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略计划。
华南距离独立师太远,独立师实在是鞭长莫及,只能看国军部队是不是还是像历史上一样不争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