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几秒后,女帝忽然猛拍一下桌子,厉声开口。
“自楚国公主远嫁大齐以来,我齐国与楚国已结秦晋之好!”
“此番楚地遭受战乱,按照昔日盟约,我们理应发兵相救,尔等皆不说话,难道是要朕御驾亲征吗?”
群臣:“...”
但见大家依旧不肯说话,大将寇唯一番斟酌后,终是主动站出来,向女帝请缨。
“陛下!齐楚盟约关系到大齐的声誉,也关系到王爷的名声,此番王爷在南部征战,似是无暇顾及此事,但末将自从追随王爷以来,也屡屡受教,今日愿提十万大军,前去支援楚王!”
此言一出,女帝也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
心里也想着,寇唯不愧是杨川挑选出来的人,当真正遇到国家大事时,也能站出来独当一面,为自己分忧。
但见寇唯已经响应,其余臣子也纷纷同意他的请求,岂料那些宗室党羽却忽然站了出来,强行制止了寇唯出兵的意愿。
国舅爷:“陛下!虽然寇将军的想法很好,帮助楚王对抗康国,乃是一件英明之举,可我却听说,此番前去攻打楚地的康军不下五十万,寇将军只率十万人前往,难道是想故意折损我大齐元气吗?”
经国舅爷的带动,其余宗室亲族们也纷纷站出来响应。
“是啊陛下,想当初杨川虽然战胜了康军,却连累我大齐割地赔款,以致元气大伤。今番我观康军之意图,已有彻底吞并楚地之意!”
“而今康国势大,乃是七国加起来都不能及的盛况,陛下理应规避风险,不去轻易招惹康军。如此,才能确保大齐稳定发展,待来日势均力敌后,才可考虑与康军对抗之事!”
此言一出,宗族们尽皆响应,倒是搞得楚国使者脸色通红,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这群人。
下一秒,但见他忽然怒气大发,指着大齐诸多宗族皇室大骂。
“哼!我早就听闻,齐国内政现在十分混乱,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就是,不论是谁都能插上一句,这齐国内政算是废了!”
“大齐女帝,您若再任由这群皇室宗族肆意干涉朝政,对于同盟之事不管不顾的话,就算齐国再发展个十年二十年,也依旧无法赶超康国!”
此言一出,一些臣子们倒是都觉得挺有道理。
毕竟,现在的康国在几经败仗后,依然能发兵五十万攻打楚国领土,若齐国不管此事,导致楚地彻底沦陷的话,康国的实力又会大大增加。
到那时,康国已经占据了华夏二分之一的领土,可谓是真正的带甲百万,良将千员。
届时,再以百万大军将齐国所有边境团团围住,无需一年时间,便可彻底拖垮齐国经济,让齐地彻底成为康国的囊中之物。
即便那会儿齐国拥有十个杨川这样的人物,也未必能逆风翻盘,重新让康国忌惮大齐。
只是,这些话,臣子们现在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至于往外说?
必然又会遭遇皇亲国戚们的反对。
至此,楚国使者也发现,自己想要在大齐朝堂内求援,怕是不可能了。
索性一甩衣袖,愤愤离去。
...
出了大齐朝堂的门,当使者漫无目的地走在皇宫内时,才发现若如此回去向楚王交差的话,只怕自己的小命也会搭进去。
思来想去之下,猛然忆起齐楚之所以结盟,皆因楚国***愿意嫁给杨川做王妃,才有了如今的秦晋之好!
既然如此,何不前往王府找寻一下公主,让她替自己想想办法呢?
事不宜迟,使者几经打探后,了解到了前往王府的路径。
随后,一路小跑,转眼便来到了摄政王府内。
在下人的指引下,他刚刚来到王府,见到了公主的面,当即便痛哭流涕,直接跪在了公主面前。
“诶!尔是何人,为何刚见面就要下跪?”
楚国这位小小的使者,公主当年未曾见过。今日忽见有人跪自己,一时也有些懵。
而后,但见这使者一边抽泣,一边对公主坦言。
“公主殿下,我乃楚王派来的使者!今番康国引五十万大军犯我楚国边境,楚国多地告急,我受楚王之命,前来齐国求援,岂料那些皇室宗亲们,却以实力悬殊,不可招惹康国为由,将我拒之门外啊!”
“公主,当初咱们大楚与齐国永结秦晋之好,皆因楚王疼惜您,眼下小的走投无路,也只能来王府求您帮忙了!”
“五十万大军!”
听到这个数字后,公主当即一愣,旋即被这个数字吓得有些眩晕。
可不管怎样,楚地毕竟是自己的家乡,若连她都不肯帮使者想办法,皇兄知道后,该会有多伤心?
想来杨川现在正驻扎在大齐南境,若想发兵支援,轻而易举的事,当即便询问使者,为何当初不直接在南境找杨川帮忙。
“公,公主,非是我没有去南境找驸马,只是当我到达沂城后,却听闻驸马不在城中,因此才又来到齐国都城。”
“哎呀,你真是个榆木脑袋!杨川前几日已经收降了南越人,眼下正在祁蒙山开采物资呢!算了算了,我还是亲自与你走一趟,去南边找夫君帮忙吧!”
说罢,公主迅速收拾行装,准备与使者一同出发。
临行前,忽然想起杨川前几日差人运回的大批硫磺石,心生一计,专门去找了寇唯将军。
当初,寇唯驻守新城,杨川将十几门大炮留在了那里。
眼下硫磺石已经不再稀缺,若是能将十几门炮运送到大齐南境,帮助他击杀康军的话,此战必能一举而胜!
不过,作为一个小小的武将,寇唯在听到公主的请求后,也直言此事需先请奏女帝,若女帝应允,他才能将大炮运往南境。
此言一出,公主也有些想骂这寇唯是榆木脑袋。
女帝姐姐这辈子最珍惜的人是谁?
唯有夫君杨川尔!
只要是帮杨川作战所用的东西,他哪怕私下运过去,女帝姐姐又岂会责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