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成想,一不留神间,萧云吃得肚子圆滚滚的。
她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微微隆起的腹部,转头望向乾隆,眼中满是期许,“弘历,这燕郊行宫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致?
咱们两个出去散散步,消消食吧。”
乾隆见她这副模样,忍不住轻声笑道:“好,那朕带你去行宫西北角的眺远楼吧,那里足足有五层。
晚间站在楼上,既能俯瞰行宫的全景,将这行宫的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尽收眼底。
又能眺望周边的田园风光,一片绿意盎然,还有潺潺溪流蜿蜒其间,仿若世外桃源。
而且,今晚月色正好,咱们还可以一同赏赏月,岂不妙哉?”
他的声音低沉醇厚,仿若带着蛊惑人心的魔力,将那眺远楼上的美景栩栩如生地勾勒在萧云眼前。
萧云瞬间被吸引,眼眸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迫不及待地拽着乾隆起身,“好,那咱们快走。”
说罢,便拉着乾隆匆匆往外走去。
可刚出了门,萧云便傻了眼,环顾四周,一脸茫然,忙不迭地问道:“弘历,你刚刚说眺远楼在哪里来着,南边还是北边?”
那模样像极了一只迷了路的小鹿,懵懂又可爱。
乾隆看着她这般模样,笑意更深,伸手轻轻刮了刮她的鼻尖,眼中满是无奈与疼爱:“你这小迷糊,来,跟着朕。”
说罢,他牵起萧云的手,大步在前带路。
不多时,二人便来到了眺远楼下。
这眺远楼拔地而起,飞檐斗拱在月色下仿若展翅欲飞的大鹏,气势恢宏。
乾隆牵着萧云的手,稳步踏入楼内,率先踏上第一层。
“云儿,你瞧。”
乾隆指着四周的墙壁,上面绘着精美的壁画,笔触细腻,色彩鲜艳,虽历经岁月却依旧栩栩如生,“这些壁画描绘的皆是燕郊的山川地貌、民俗风情。
看这田间劳作的农夫,脸上的笑容质朴而纯真。
还有这街头巷尾的热闹集市,人来人往,货物琳琅满目,仿若能听见那嘈杂的叫卖声。”
萧云凑近细看,眼中满是新奇,不时发出轻轻的赞叹。
沿着木质楼梯拾级而上,来到第二层。
乾隆微微推开窗户,一阵微风拂面,带着郊外特有的清新气息。
“此处可观行宫的前院,你看那汉白玉的石桥,横跨在潺潺溪流之上,桥下金鱼嬉戏,红影穿梭。
还有那片梅林,虽此时不是花期,但枝叶繁茂,绿意盎然,想象一下,待到寒冬腊月,梅花傲雪绽放,该是何等美景。”
萧云依言望去,脑海中已然浮现出梅花盛开的壮丽画面。
登上第三层,乾隆带着萧云走到栏杆边,手指向远处,“云儿,从这儿便能瞧见行宫的花园部分,曲径通幽处,繁花似锦。
各种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白日里是五彩斑斓,香气四溢。
夜晚在月色笼罩下,别有一番朦胧之美,仿若仙境。”
萧云深吸一口气,似是要将这想象中的花香吸入肺腑。
第四层,视野愈发开阔。
乾隆手臂一挥,指向行宫的后方,“那边是诸多宫殿的后院,布局精巧,错落有致,一间间房舍错落其中。
朱红色的门窗,在月光下透着古朴与庄重,每一扇门后,或许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萧云不禁神往,想象着那些未曾听闻的宫闱秘辛。
终于,二人登上了第五层。
这一层清风徐徐,仿若将尘世的喧嚣全部吹散。
萧云迫不及待地走到栏杆边,放眼望去,瞬间被眼前的美景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行宫全景仿若一幅展开的绝美画卷,亭台楼阁错落分布。
飞檐翘角在月光下闪烁着银辉,琉璃瓦反射出五彩光芒,与朱红色的宫墙相互映衬,庄重而华丽。
曲径通幽,蜿蜒在花草树木之间,仿若丝带将各处美景串联。
而周边的田园风光更是如诗如画,大片的田野在月光下泛着银白的光。
仿若一片银色的湖泊,其间点缀着几处农舍,烟囱里袅袅升起的炊烟,给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仿若沉睡的巨兽,守护着这片土地。
明月高悬,仿若一个巨大的银盘,洒下清冷的光辉,将一切都笼罩其中。
乾隆轻轻从身后环抱住萧云,下巴抵在她的头顶,二人就这样静静地站着,沐浴在月光之下。
萧云微微仰头,望向那轮明月,月光洒在她的脸上。
仿若镀上了一层银边。
她轻声呢喃,“弘历,如此美景,仿若人间仙境,真想时光就停留在这一刻。”
乾隆收紧双臂,在她耳边低语,“只要有你在,于朕而言,每一刻都是仙境。”
乾隆凝视着萧云,目光缱绻中透着几分期待,那话语已如春日暖阳,近乎明示心底的情愫,暖得能将冰雪消融。
然而,萧云沉浸在这夜色美景之中,满心沉醉于乾隆长久以来的陪伴,只觉此刻岁月静好,浑然未觉那言语背后更深的意蕴。
她双眸亮晶晶地盯着远方,兴奋地嚷道:“弘历,这眺远楼景色真美,看得我诗兴大发,我想吟诗一首呢。”
乾隆见状,心中微微一叹,知晓云儿这一回又是没能领会自己的弦外之音。
他嘴角泛起一丝苦笑,旋即不动声色地收敛了情绪,宠溺地点头应道:“好,那云儿作吧,朕听着。”
言语间满是包容与纵容,仿佛只要她开心,这世间一切纷扰都不足为意。
萧云莲步轻移至栏杆旁,手扶着雕花栏柱,仰头望向那高悬苍穹的明月。
又环顾四周行宫的壮丽景致与广袤田园,眼神渐渐变得深邃而悠远,似是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山河的前世今生。
片刻沉吟后,她朱唇轻启,清脆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凭栏遥瞰锦绣川,宫阙巍峨映月寒。
御道通衢连玉宇,琼林瑞彩绕金銮。
千畴稻黍丰年景,万壑松风静戍关。
唯愿大清江山固,山河岁岁永平安。”
诗声落定,仿若一记洪钟,震得四下寂静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