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之下,即为魔渊。
所以当天地倒转过来,付自安脚下的灵脉到了头顶的时候,也就来到了魔渊之中。
抬头看,头上的灵脉如同繁星流淌,似乎有千万只萤火虫迁徙,不断的涌向某个地方。只要在这地脉之下的区域,便也有亮光。不如太阳那般刺眼,是一种温和色彩变幻的蒙光。
这也说明,付自安所处的位置是距离灵脉比较近的魔渊上层。魔渊往下层层叠叠的,深也不知几许,越深处就越危险。
无论多深的魔渊,都会有地脉的灵光透下。只不过在更深处抬头,就见不到流动的地脉灵光了。
只要是在灵脉光照之处,便也就有植物生长。当然,这些植物和地上的不同,多是针刺状的,枯枝一般的矮灌木。
但地脉到底是远不如太阳,所以这种植物相当稀少。绝大多数都没有价值。又或者是百年才开一次花,千年才结一次果的稀有玩意,很难见到。
唯有一种毛茸茸的魔渊苔藓长的很好。经常会铺满一大片区域,绵延到溶洞空腔的壁或顶上。
这苔藓便是魔渊生态的核心了,大量的虫子生活在这些苔藓之中。食虫的动物也就存在,甚至有些身体轻盈的蝠鸟之类,在空旷的魔渊里飞来飞去。
如此也就有能捕食它们的异兽。
当然异兽非常少见。说到底,魔渊这地方横竖算也是个“地狱”,可不是什么生命天堂。任何东西能活下来的,基本都有它特异之处,不会是善茬。
大苦修跟大家讲解魔渊的时候。也说,若是滞留魔渊,如果找不到水源,抠些苔藓来吃。如果肚子饿,就抓虫子吃。
但一定要检查仔细,有一些夹杂在毛茸茸苔藓当中的细小蘑菇相当致命。对虫子也要十分小心,最好是把它压扁在下口。如果被虫子爬进肚子里,谁吃谁就不一定了。
当然,试炼只持续一天,没有必要就还是不要去吃它了,也并不好吃。
大家出发前,吃了一种名为「日行丹」的丹药。作用是让人在一定时间内,不饿不渴,也有力气。如付自安和武辰这种身材高大的,甚至吃了两颗。
魔渊苔藓能够引纳地脉的力量,同样散发出荧光。它们甚至会借助这种能力,往完全黑暗的区域蔓延一段距离。
但也仅是一小段距离,魔渊之中更多的是完全黑暗的盲妄之地。那些地方阴冷刺骨,灵识不会起一丁点的作用。其中隐藏着难以辨别的危险,更是魔妄藏身的地方。
付自安的位置便在灵脉与黑暗的交界处。他能感觉到在暗处,有警惕的目光在看着自己。那些目光的源头之所以没有靠近,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它们还没能准确的评估付自安的实力。
其二,付自安的脚边有个生物正在睡觉。那些暗处的玩意儿很清楚,自己不是它的对手。
而付自安的目光从头顶灵脉慢慢向下,看见了岩壁、石笋,以及成片的苔藓荧光朦胧。最后,他看到脚边的金色翼蛇时也愣住了。
这玩意……跟知之不像,但付自安确定它就是知之。
不像之处在于大了许多!上次付自安冲击气窍的时候,还特意把知之捋直量过。两拃长,拇指粗细。而眼前这只,两三指粗,长度超过一米了。
而之所以确定是知之,是因为付自安本就和知之心意相通。
付自安也纳闷,是因为自己修为增加它又长大了?还是因为这里是……魔渊?
有个事付自安早就在怀疑了,今天也算是有所验证。
……
……
魔妄到底是什么?此事还要从修行说起。
人有三始元,一为「神念」,二为「神元」,三为「虚魄」。
修士修行,以神念觉醒为初始。引纳灵气,积累真气、真元,然后塑造神元。
修行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由神念作为基础和引导,而不断把神元塑造完善的过程。
但「虚魄」就像是「神元」的影子,当神念把任何力量引给神元之时,就好似把光打在了神元之上。神元壮大,虚魄亦得壮大。
而且两者就如同阴阳,是互相对冲的关系。神元总被虚魄所抵消,修士就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真元化神的境界。
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修士当然想到了办法。那就是把虚魄屏蔽掉,让它无法与神元相冲。
如何把虚破屏蔽呢?也不知道是哪个天才想到的,把心中的魔妄放逐到灵脉之下,以灵脉作隔,便能避免神元与虚魄相冲了。
这就是修行心法的由来。
有用的拿起来,没用的摒弃掉,道心通明,自然得道。这也是一种很自然的发展规律。玄天界之下的可以修行之物都走这条路,无非是方法各异,走的好与不好。
比如异兽,也有类似心法的天赋能力,这种能力的强度,往往决定了其修为的上限。堪称神兽的无不深谙此道,人亦师之。
修士按照修行法的指示打通气窍,这个阶段是承学境。气窍都开好了之后,就进入下一个境界,通玄立心。
所谓通玄立心,便是修士以心法把真气炼化为真元。
这个过程中,因为修士所用心法是修炼「神元」的,所以才叫真元。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修士已经决定摒弃掉「虚魄」了。
也有心法修的不是「神元」,而是修「虚魄」。这就是魔道,是败坏的、邪恶的道。所以,选择「神元」摒弃「虚魄」,才有“立心”之说。
魔道确实是邪恶的,「虚魄」毕竟是暗面。修行暗面的魔道中人,多半是以本能欲望驱使行动的,他们嗜杀、贪婪,狂妄,扭曲。
道祖一统道法三千,毫无悬念的灭掉了魔道。只不过魔道也是大道,这就很难消灭干净了,魔道现在依然存在。
……
影子是不会消失的。
修士的「虚魄」,也就是所谓的魔妄,并没有消失。魔妄不过是被放逐了而已……这个方法显然有弊端。
首先就是“神魔一瞬”。修为越高魔妄越强,修为到了高处就免不了要跟魔妄来一场对决了。这种时候,若是稍有闪失神魔逆转,修士瞬间入魔。性情大变只是普通,起手先杀亲友大有人在啊。
忽然入魔的还算好辨别,有些人入魔是潜移默化自己都没发现。那更是可怕至极。
有些修士道心通明,魔妄便也乖顺,这种人成大道就是水到渠成的。但有些人的道心,因八百烦恼所污,到时候就是一场苦战了。
当然,这是成大道时才有的弊端,绝大多数人就不用操心了。
而另一个问题,便就是全体修士都得面临的问题。
修士死后,因为未知的原因,魔妄总在最后消亡。没了神元的支撑后,魔妄依然会存在一段时间才消亡。本来这也没什么,反正还是会消亡的。
但毕竟是有一段时间,这就存在其它因素干预其消亡的可能性。比如魔道术法,便能让弥留的魔妄化出实体,好让它们为非作歹。
那么问题就来了,魔渊是放逐魔妄之地。如果魔道混入了其中,会有什么后果?而且这魔道还闷声不响的在其中蛰伏了千百年,又是什么后果?
……
道祖玄天尊,本是道心通明之人。登临大道之事,理应水到渠成。但那日,他只因看了一眼渊底,便惊的瞬间失了心神。以至于道祖魔妄趁虚而入,玄天尊险些入魔!这玄天之下,差点成了玄天魔尊的天下。
当时,是无愆尊者于侧旁,以「大愆心经」震慑玄天尊魔妄,帮玄天尊重夺神识,才避免灾难发生。
也因此,玄天之下的修士才知道魔渊之妄,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程度了!
……
付自安修的是自在法,与其他修士有所区别。魔妄这个问题,自在法似乎是自有章法的。付自安修的不清不楚,他一直在怀疑,与自己心意相通的知之,是自在炉的器灵,同时也有可能是自己的魔妄。
毕竟自在炉已经是自己「神元」的一部分,那它这个由自在炉投射出来的器灵,是「虚魄」也就不奇怪了啊。
而今天付自安验证了这个猜测,是因为进入魔渊时,大家都会被送到自己魔妄所在的位置,所以肯定是分散开的。
只不过,别人的魔妄是没有实体的,而知之有实体。所以付自安才会见到它,就在脚边,睡的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