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宜之沉凝片刻,缓声道:“如今人已找到,可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荆鱼深思熟虑,良久方道:“你等乔装为商户进城,佯装不知其身份,沿途打探,再以并州人士之名,前往施救,与之讲并州方言,诱其露出破绽。”
闻遂眼神一亮:“阿姊此计甚妙!”
荆鱼紧蹙的眉头略微舒展:“顾宜之!”
“在!老大!”
“你对京都颇为熟悉,命那些三教九流之徒将其为假的消息散播于京都!”
“明白!”
望麒队成员体型壮硕,倒是正好抽几人去佯做商户的护卫了。
闻遂在京都露过脸,本是不好的,只是孩子心性便是爱玩,荆鱼便也顺着他。
嘿!你猜怎么着?
他还真挺有打探消息的天分的。
那张精致的小脸由于冬日里寒风的肆虐而被吹得红扑扑的,宛如熟透了的苹果一般,如此模样可一点儿都不像个养尊处优的贵族小公子。
闻遂的头顶,戴着一顶小巧可爱的帽子,帽檐周围镶着一圈毛茸茸的边儿,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着,此刻的他正扬起那张粉嫩的小脸,一双明亮如星的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着。
倏地,闻遂眼睛一亮,带着队伍往前了些:“婶娘!婶娘留步!婶娘妆安,敢问城外这些人是做什么的?何以大冬日的无以归家啊?”
罗娘子对眼前的这位可爱的小公子很是喜爱,笑着回道:“小公子有所不知,这都是些可怜人!都是从并州逃亡来的流民啊!这么冷的天,别说住了,都难以饱腹的哟!!”
闻遂装作懵懂地点点头,眼睛却滴溜溜地转着,佯装讶异:“怎么会呢?我家就在并州,虽不算民富力强,倒也安居乐业,何至于让人逃荒至此呀?”
罗娘子一听,叹了口气说道:“小公子有所不知哦!这些都是从龙城赶来的,据说是因为安恭郡公搜刮民脂民膏、苛捐杂税、草菅人命!这些人才来京都以求陛下做主啊!”
罗娘子说的入迷,丝毫没有看见闻遂逐渐沉下去的脸色。
哼!司空翀!
“小公子?”
“小公子?”
罗娘子连唤两声,闻遂才回过神来:“多谢婶娘!我们是并州商户,既然都是同根!一会儿便购买粮食去帮扶他们!”
罗娘子看着闻遂离去的身影不住的点头:“真是个好娃子!!”
转身却看见自家儿子在门口堆雪人,气不打一处来:“狗包!”
闻遂如法炮制转了一圈后,便入城买了粮食,又惊天动地来到“难民营”。
驻守在一旁的侍卫立马将人挡住:“来者何人?”
闻遂身后的家仆立马堆上小脸:“我们少东家也是并州人,听说这里是吧并州难民,特来此地送上粮食救济。”
那侍卫见他们并无恶意,又见那一袋袋实实在在的粮食,犹豫了一下便放行。
闻遂带人进入营地之中,身后的人瞬间如一窝蜂的便涌在众人身旁一边分发粮食,一边与他们交谈。
“尼亚(你也)是并州嘞?”
“我是啊!”
“额(我)们都是!这是额们拉来的粮食!你都(你们)好好此(吃)啊!”
“啊??哦好好好!”
“你都熄火(可怜)地不行啊!这大过年地!求才只好提方过年呀?(就在这种地方过年啊)额都要心疼死呀嘛嘛!哎呀,跌活嘛这!”
这句话一出来,难民营里静止了一瞬。
“求(就)是嘛!”
“你都得吃些,好好活着,恰(咱们)还得回恰并州起嘞嘛!”
“哈啊?好好好!哈哈哈!”
闻遂带人交谈着,而他刚刚来时的惊天动地惹得周边得老百姓都来看热闹。
毕竟……人本身就是爱凑热闹得。
罗娘子跟着自家小姑子咬着舌根:“本来听不出哈!这小公子一出口,怎么觉得这难民更像是京都人啊?”
“是啊!这些人说的话,这些难民一句都接不上!”
“欸!那不是都城里有名的乞丐——吴霸天嘛!”
“我去!敢情隔着演戏呢?”
天子脚下,今天你家流言长,明天他家蜚语短,再个谣言满天飞。这些吃瓜群众早就看惯了这种手法了。
“诶哟!小公子!你可别发了!这哪里是你并州同根啊!”
“就是!分明就是拿钱办事的臭乞丐!”
闻遂在适当的时机转过一张懵懂非常的小脸,那脸上甚至还挂着些心疼“难民”的泪痕,脸颊也因此变得更加红扑扑的,他还吸了吸冷的没有知觉的小鼻子,好不可怜。
“啊?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