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外面找个店铺,把它们全都卖掉。”
许柳儿看着山萍,声音平静,眉眼间看不出什么情绪。
全都卖掉……?
山萍一时间以为自己听错了。
“二少夫人,这里面的首饰随便拿出一个都能抵得上普通人家几年的开销,为何要突然卖掉……”
山萍没有说完,脑中突然浮现出一个念头。
难不成二少夫人是准备……
山萍跪下,“奴婢这条命是二少夫人当年在边关的时候救下的,二少夫人想做什么奴婢都会帮您,这件事……奴婢一定给您办好!”
她眼神中满是忠诚执拗。
许柳儿看着她,唇角轻轻弯了下,“这件事,只有你去办,我才放心。”
致远院的钱财都由谢重之的心腹管着,她只有看着的份,半分到不到她手里。
她手上能够随她支配的,只有一些首饰。
她需要钱,有了银子,接下来就可以去找人买通行的路引……
从此和谢重之,此生不复相见。
清澜院,烛光摇曳。
“世子爷还没回来?”秦九微眉心微蹙着问道。
“回少夫人,还没呢。”侍女温声道:“少夫人,要不先歇下吧。世子爷今日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秦九微摇了摇头,“我再等等吧。”
成婚以来,谢砚礼从未夜不归宿,哪怕公务缠身,回府再晚,他也必定会让人提前通禀。
可今晚,一点消息都没有。
秦九微心底隐隐不安,指尖不自觉地收紧了些。
一定是出事了。
她要等他回来。
一个时辰后,夜色深沉,院中静谧无声。
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发出一声轻响。
冷冽的夜风裹挟着丝丝寒意卷入屋内。
一身青袍的谢砚礼迈步而入,身上沾着未散的寒气,透着刺骨的凉意。
秦九微立刻起身迎上,刚想开口询问,便听他沉声道。
“灾民涌入京城了。”
“什么,怎么这么快?”秦九微一怔,神色瞬间变了。
谢砚礼薄唇紧抿,语气低沉凝重,“灾民求生迫切,早在寒潮降临时,便已经有不少人朝着京城的方向赶来了,沿途各地官府安置有限,京城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我吩咐下去时,他们已经快到京城了。”
“突然来了这么多灾民,来得及安置吗?”
“你放心,城门已经加强了守卫,我会尽快安排赈济,只是如今粮价飞涨,朝廷粮仓的存粮也有限。”
谢砚礼声音有些沉。
秦九微咬了咬唇,心中愧疚不已,沉声道:“要是我早一点提醒你就好了。”
谢砚礼听此,立刻上前握住她的手,语气温和,“这不怪你,这是天灾,谁也没有预料到今年会这般冷。”
“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全力去解决就行,谁都没做错什么,你更不要责怪自己,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他的掌心温暖而有力,秦九微看着他沉稳冷静的模样,心中微微一震,轻点了下头。
一开始认识谢砚礼时,觉得这个人冷淡寡言,仿佛千年寒冰,让人敬而远之,甚至有些不舒服。
可相处久了才发现,他的冷静不是冷漠,而是一种极致的理智和沉稳。
对人,对事,都是一套行为准则。
对人冷静克制,对事不慌不乱。
哪怕天塌下来,他也能镇定自若地撑着,很可靠,让人安心。
翌日,清晨。
寒意刺骨,京郊的寒风呼啸着卷起漫天尘土,冻得灾民们瑟瑟发抖。
谢砚礼骑在马上,身披玄色斗篷,黑靴落地时,溅起一片泥点。
他眸色沉静,看着眼前这成千上万逃荒而来的灾民。
百姓大多衣不蔽体,围在一起取暖,目光里满是绝望
孩子们哇哇大哭,妇人低声哀求,而一旁的老人们眼神呆滞,显然已经被冻得麻木了。
谢砚礼心口仿佛被千斤巨石压着,沉闷得透不过气来。
随行的官员们面面相觑,一人低声道:“世子爷,这些灾民若贸然进城,恐会引起恐慌……朝廷也未下正式旨意,我们……”
谢砚礼淡淡扫了他一眼,未作回应。
下一瞬,一枚手令径直从他袖中掏出。
金色的龙纹在晨光下微微泛光,彰显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本世子奉皇命,安置灾民,凡有违令者,按抗旨论处。”谢砚礼嗓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官员们一怔,旋即纷纷下跪行礼:“下官遵命!”
他转头看向早已冻得快要倒下的百姓,沉声道:“城郊东侧有官仓,调拨粮食,安置灾民。命城中医馆准备姜汤药材,即刻送来。”
闻言,灾民们的眼里终于燃起了一丝光亮,众人哽咽着跪下:“多谢世子爷!多谢圣上恩典!”
他们这条命,总算是可以保住了!
此时,侯府。
众人此时也都得知,灾民涌到京城的事情了。
谢婉宁微扬起下巴,率先开口:“如今灾民无家可归,肚子还饿着,咱们侯府肯定是要去城外施粥的,这样可以救不少灾民。”
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好名声!
谢婉宁得意扬扬地说完,自己率先提议施粥,一定会得到祖母的夸奖!
她自然是瞧不上城外那些灾民的。
那些人肯定是因为太懒,才会落得这个地步!这样的人救他们干嘛?
但她也不傻,知道赈灾济贫可是大善之举,传扬出去,世人都会称赞谢家仁义。
而她谢婉宁,更会成为贵女们口中德行卓绝的典范。
侯夫人也附和点头:“不错,如今朝廷粮仓未开,我们侯府当先立榜,城中富户自然愿意跟进。”
说完,她转头看了谢婉宁了一眼,眼中满是赞赏。
没想到这个蠢丫头也有这么聪明的一天。
谢侯爷和谢老夫人也暗自点头,觉得这主意不错。
“不能办粥棚。”一道清亮的声音蓦地响起。
众人转眸,发现这句话是秦九微说的。
她神色淡然,语气坚定,显然不是随口说出来的。
谢婉宁见是她,眉头立刻皱起,不耐烦道:“这又是为何?”
她唇角勾出一抹嘲讽的笑,阴阳怪气道:“大嫂,你又有什么高见了?”
秦九微没有理会她,而是缓缓道:“灾民来自各地,体弱者众,若集中于粥棚,一旦有人染病,后果不堪设想。”
“大嫂,我知道你见识少,但怎么连这个都不知?”谢婉宁笑了下,不以为意道:“疫病可是灾年常事,怎么能因为这个就不救人,大嫂你的心,未免也太狠了些。”
“灾年出现疫病,这个确实是常事。”秦九微声音微沉。
但这次的疫病……不一样。
这也是她一定要找到孟岐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