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率军来到北邙山下,脑中回想起徐荣的资料。
徐荣,幽州玄菟郡人,董卓麾下中郎将。
此人在历史上的记载很少,仅仅有过四次出场纪录。
除去董卓刚刚进京之时,徐荣举荐了公孙度为辽东太守以外,他的其余三次出场都与战事有关。
一次败曹操,一次败孙坚。
董卓死后,徐荣归顺朝廷,在李傕郭汜为了活命,反攻长安之时,受王允之命率军迎战,最终战死新丰。
从徐荣和胡轸率先归顺这点来看,他并不是董卓的死忠。
不过想想也是,董卓是凉州人,他的死忠心腹也都是凉州人。
徐荣一个幽州人,若非是为国效力,大概率也到不了董卓麾下。
既然如此,那就完全有能招降他的可能性。
而且这个可能性还不小!
思及此处,张新十分心动,对身边一名亲卫道:“你速走小道去孟津,将这里的情况告诉军师,并让公佑出使,为我说降徐荣。”
孙乾于军事上并无才能,内政也很一般。
但他的辩才很好,是一个外交型的人才。
此次出兵,张新将他带上,就是考虑到诸侯会盟人心不齐,万一出现什么对他不利的情况,有这样一个外交官在,还能为他斡旋一二。
“诺。”亲卫领命。
张新将董卓的纛旗给了亲卫,让他带给孙乾。
亲卫收好纛旗,打马从小路投孟津去了。
张新奇袭雒阳,要绕过邙山山脉,有近三百里的路程。
但若是从北邙山直接去孟津,就只有十余里而已。
亲卫走后,张新下马休息,心中期待。
徐荣败孙坚,这倒是没什么好说的。
以孙坚军当时那种毫无防备的状态,哪怕换一个人,只要这个人的脑子没有问题,都不可能打输。
但在荥阳之战时,徐荣和曹操双方,都没有想到对方会出兵。
徐荣能以万余之兵,将曹操的三万大军打到全军覆没,其中固然有曹操现在还很菜的缘故,但也足以说明他的能力。
毕竟这场战斗的结果不是击退,也不是击溃,而是全军覆没!
想到这里,张新瞥了身旁的曹操一眼。
曹操挠挠头,一脸疑惑。
他总感觉张新在嫌弃他,但又没有证据。
等到未时,从北邙山上下来两骑。
张新远远望去,见其中一骑正是孙乾,心中大喜。
“公佑果未令失我望!”
既然孙乾能从这里下山,他身边的那骑是谁,就不必多说了。
竟然能将徐荣说得孤身来降......
孙乾牛逼啊!
不愧是刘备认证,就是靠谱。
二人行到阵前,典韦上前拦住,搜身缴械之后才把人放过来。
果然,那人来到张新面前,纳头便拜。
“罪将徐荣,拜见宣威侯。”
曹操一听到这个名字,顿时抖了三抖。
“你就是徐荣?”
张新好奇的看着他,“抬起头来。”
“是。”徐荣抬头。
张新仔细打量着他,“徐将军孤身前来,想来是愿意降我了?”
徐荣年约四旬左右,长相不甚出众,但眉宇之间极为刚毅,显然是久经沙场之人。
“董卓欺凌天子,人神共愤,君侯王者之师,顺天伐逆。”
徐荣恭敬道:“罪将先前受人蒙蔽,这才助纣为虐,幸得孙治中提醒,幡然醒悟,愿降于君侯,戴罪立功!”
“好!”
张新哈哈大笑,“徐将军弃暗投明,免了一场兵祸,免了无谓的死伤,实乃功德无量也。”
“待我攻入长安,迎回天子之后,定会上疏天子,免你之罪,表你之功!”
“多谢君侯!”
徐荣大喜,同时心中松了一口气。
先前在山上时,他见孙乾带着董卓的纛旗前来,便知其来意。
果不其然,客套之后,孙乾开口劝降。
“董卓暴虐无道,引得天下人群起攻之,如今宣威侯以有道伐无道,大破国贼,杀得董贼丢盔弃甲,败走长安。”
“将军被困山上,已成弃子,何不早降?”
“荣深受相国厚恩,弃之不义。”
徐荣闻言断然拒绝,“若是传扬出去,天下人当如何看我?你且回去,让宣威侯来攻山吧,荣必死战以报相国厚恩!”
虽说他心中有意投降,但不能你派个人来叫我降,我就降。
我要矜持一下,展现自己的忠义。
否则传扬出去,别人见他这么轻易投降,只会认为他是个贪生怕死之人。
如此既不利名声,也会让张新看轻于他。
“将军此言差矣。”
孙乾呵呵一笑,“董卓者,国贼也!将军为国贼尽忠,天下人不会赞美将军的忠义,只会唾弃将军助纣为虐。”
“届时将军不仅身死魂灭,还会累得一干无辜士卒惨死,徒留一世骂名。”
“若是将军顺应天命,倒戈卸甲,以礼来降,免去无谓的死伤,天下人都会夸赞将军大义啊!”
你不是要名声吗?我给你。
“若非先生提醒,荣尚在梦中也!”
徐荣见孙乾递了台阶,马上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随后又为难道:“荣先前与联军为敌,杀了联军不少人......”
我之前干的事儿能不能一笔勾销?
“将军放心。”
孙乾连忙安抚,“先前只是各为其主罢了,君侯素来宽仁,定不会计较。”
“当初君侯听闻将军大破联军,还曾在营中叹道:徐君本佳人,奈何从贼。”
“以将军之才,投效君侯,定能获得重用!”
这话张新当然没说过,是孙乾胡诌的。
孙乾的意思就是告诉他:你干的事儿不仅可以一笔勾销,还能保证你被重用,可以了吧?
当然可以!
“既然如此。”
徐荣闻言走到孙乾面前行了一礼,“还请尊使回禀君侯,徐荣愿降。”
孙乾微微一笑,“此时君侯就在山下,既然将军愿降,何不随我下山,以示诚意?”
徐荣想了想,也行。
反正左右都是要投降的,索性大方一点,也能给张新留个好印象。
张新安抚了徐荣一番,随后向孙乾询问了过程。
孙乾巴拉巴拉......
张新听完之后,夸了他一会,便派了些人跟徐荣上山,并让人传信给孟津的徐和,让他去接收降卒。
直到日落西山,徐和那边派人来说没问题了,他才领着黄巾旧部,来到了雒阳城外。
(今儿早起扫墓,干了一天活,实在累得不行,脑子转不动了,写写删删一直都不满意,今儿先这样,欠一章明天会直接补在这个地方,各位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