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的问题,是你已经有了动机的最好证明,所以,你的问题,其实就是你的答案。
朱辰的回答让朱元璋几人都是一怔。
这个回答听着有些绕,甚至有些玄乎,但仔细一想,好像还真就是那么一回事。
就好比,你问可以做某件事情吗?其实你在问的时候就已经很想去做了。
朱元璋几人都是露出恍然的神色。
朱先生的讲解不仅循循善诱而且还巧妙有趣。
而一旁的徐达却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想这些,因为他的心里早已经被惊涛骇浪所充斥。
帝师?
眼前的年轻人果真是帝师!
殖民他虽然暂时还没有彻底搞懂是什么,但是他知道,皇上这是在向这个叫朱辰的年轻人请教,而且看得出来,皇上对朱辰很信任。
看来大明的变化,都跟这个朱辰有关。
徐达一下子就想明白了许多东西,大明这几年来的变化,可以说比历史上几百年的变化都还要大,从思想到政策到制度再到各种各样的物品物件,许多东西都超出了他的认知,而这些东西显然不是来自于皇上,而是来自于皇上背后的这个年轻人。
而他的这些东西,无论听起来多离谱,比如之前的松江特区,平炉炼钢,还是前不久的银行等等,皇上不仅信了,还真的去推行了,并且已经实实在在的改变了大明。
如此之人,不是帝师又是什么?
自古以来,帝师一般出现在托孤或者幼帝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皇帝弱小,必须要有个德高望重的重臣扶持。
但从未听闻,开国皇帝也有帝师的。
但是现在,不仅有,而且还是一个比皇帝还要年轻许多的年轻人。
朱辰究竟是什么来头?
皇上是如何找到他的?他这般年纪又是从何而得让皇上都为之折服的才学?
徐达暗中看向朱辰的目光都不自觉的变了。
朱辰当然不知道徐达的心理活动这么丰富,继续就着前面的话题说下去。
“殖民的动机是有了,那么这个动机究竟是什么?具体的说,其实是经济动机与资源需求。”
“松江特区已经开始往资本社会发展,而资本社会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资本,特别是在发展的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劳动力和市场。”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是资金,松江特区发展初期,朝廷投入了不少资金,而且当时还搞了一个股份制去融合民间的资金,这才勉强铺开局面,而现在,松江特区若是想要进一步发展,这些资金其实还远远不够,比如现在制造的每一台蒸汽纺织机都价值不菲,而松江特区还需要大量的这样的机器,这意味着纺织业的机械化改造还需要大量资金,还有如果你想要铺设铁轨,造一辆火车,那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出海等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其次是劳动力,还记得我以前说的吗?资本的利润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对于劳动力的压榨与剥削,所以,对于资本而言,当然是劳动力越多越好,而且相较于压榨本国的劳动力,是不是压榨他国的劳动力更优?”
“最后是市场,机器大规模生产导致商品激增,本地市场迅速饱和,必须寻找新买家,否则松江特区有可能很快就会出现生产过剩,商品积压等问题,而殖民地既是原料产地,又是商品销售市场。”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头。
别的不说,就说朱辰提到的火车,他在山西视察的时候就提出过这个概念,震惊了当场的所有人,但其实他心里是没有底的。
因为铺设那么长的铁轨和造那么大的火车,需要多少资金才行?
即使作为大明的皇帝,想到这个庞大的资金,心里都有些没有底气,所以他很能理解朱辰所说的这一大段话。
而一旁的徐达则是微微眯起了眼睛。
果然。
皇上关于火车的设想果然来自于这里。
朱辰继续道:“所以,只有通过殖民这样的非常规手段,才能迅速的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
“其实不仅是你,松江特区很多资本恐怕都已经蠢蠢欲动,只不过他们暂时还没有寻到其中的门路罢了。”
朱元璋再次点头。
对于殖民,他已经了解得算是比较透彻的了,他现在更想知道的不是为什么,而是怎么做。
朱元璋问道:“那咱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从哪里开始呢?”
“那我们先从从哪里开始说起。”
说着,朱辰起身去拿了一张地图过来,指着上面的某一处对朱元璋几人道:“印度,也就是你们说的天竺,我觉得咱们应该从这里开始。”
“天竺?”
朱元璋朱标马皇后三人都是站起身围过来看,而徐达的眼睛则是亮了。
地图?!
他想起了他前去北伐的时候,皇上给了他一张地图,而那张地图和现在朱辰手中的地图款式手法几乎是一样的,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感觉到皇上似乎有些过于料事如神了。
难道说,一切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朱元璋三人倒是不去理会徐达,他们的注意力都是在朱辰身上,疑惑的问道:“为什么是天竺?”
天竺他们当然都有听说过,天竺自古以来就与华夏有过不少接触。
但是,在他们的想法里,相比于隔山越海的天竺,首选大明周边的小国不是更好吗?
朱辰指着地图道:
“你们看这里,首先,天竺的地理位置特殊,三面环海,港口众多,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如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等,而且还毗邻中东和东南亚,又可辐射波斯、马来半岛、倭国等地。”
“这样不仅便于战船商船停靠和贸易控制,还可以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枢纽。”
“其次,天竺的面积很大,恒河、印度河流域土地肥沃,可种植水稻、小麦、棉花、甘蔗,农业高产,养活庞大人口,人口稠密。”
“人口稠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庞大且廉价的劳动力!”
“其三,天竺也是一个文化源远流长的古国,他们盛行佛教,主要的信仰也是佛教,也正因为此,他们的思想大都被佛教给禁锢住了,讲究因果轮回,包容平和,能忍则忍,逆来顺受,就像是已经被驯化过的牛马,没有了野性,很好驾驭。”
“而且作为一个古国,他们的原材料丰富,而且布料、香料与奢侈品,比如胡椒、肉桂、宝石、象牙等都有着较高的商业价值。”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点。”
“天竺的中央权力崩溃,地方王公互相争斗,看着很大,实则一盘散沙。”
“而且,他们的人民缺乏统一的民族意识,不像咱们华夏,无论有多大矛盾也好,当外敌来犯时,都会同仇敌忾,共御外敌,而他们没有这样的意识,种族和地区之间十分的分化,比如你要攻打其中一个种族或地区,相邻种族或地区不仅袖手旁观,不来帮忙,甚至还有可能落井下石,帮你踩上两脚。”
“还有,天竺种姓制度固化阶层十分的严重,低种姓长期受压迫,逆来顺受,已成习惯,外来者只需拉拢高种姓,即可维持铁桶一般的统治。”
“所以,总的来说,天竺这个地方很特殊,简直就是天生的殖民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