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僵持,已经五六天了。
被快炮和火铳教育之后,乱军果然安分了很多。
虽然,乱军重新在城外不远处扎营。
但是,他们不敢再有任何动作,选择也相对远了几里,不怕再被闹腾。
对此,张山风和洪汉都以为:对面是被重大伤亡给唬住了,一时半会还没好的对策。
其实,不攻城的真实原因,远远不仅如此。
乱军在暗中准备!
之前,乱军奔波于浑源州,然后又是广灵,再是蔚县,甚至大同镇外的战场,也派人细细的勘察了一番。
总之,就是一大群人,被各种牵着走。
所以,这一次来应州,巡抚刘瓛一开始没太过在意,也仅仅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毕竟,被耍的次数有点多了,麻木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瞎猫真的遇到了死耗子。
居然是真的骷髅师主力!
于是,乱军仓促集结大军而来。
这就造成了乱军的粮草,攻城器械等等,都十分的匮乏。
本来,凭借附近的卫所储备,还能勉强一战。
可是首战失利,影响的不仅仅士气,还有攻城军械!
第一天的攻城战,张山风令人意外的主动出击,炸毁了他们有限的云梯、塔楼等重型攻城器械。
乱军现在对高达数丈的城楼,一点办法都没有!
目前,军粮方面,也仅仅依靠着附近安东中屯卫的储存,稍微悠着点,还能苟一苟。
如果,继续僵持,或者强行攻城不顺利。
那么,对于乱军,其实是灭顶之灾。
所以,大同巡抚刘瓛现在根本无力攻城,而是四处筹措粮草和军需器械,从各大卫所紧急调配。
从上帝视角来看,这是击败乱军的最佳时机!
但是!
身处局中,有谁能想到:外面列阵的,超过了十万,黑漆漆一大片的浩瀚大军,主动围城,占据绝对优势的一方,其实只是徒有其表,不堪一击呢?
显然,张山风错失了一次绝杀的机会!
……
应州,县衙
此时的张山风一脸苦b:他根本不是理政的材料!
占据一座城池,不是说粮草充足,不愁吃喝,然后就可以当上大王了!
应州,这座容纳数万百姓的大城,每天都有狗屁倒灶的事情发生。
百姓家里鸡飞狗跳,市井街头的打砸抢……
总的来说,就是大到非礼、杀人,小到偷鸡摸狗,总有事情发生。
哪怕乱军到来之后,张山风就以战争为由,已经发布告示,严禁走街串巷,实行了戒严,不允许到处走动。
但是!
百姓要生活,要用度,三五天的呆在家里还行,真要十天半个月,很多老百姓实际上是吃不消的。
尤其是:现在是冬天!
生活需要很多,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寒冬腊月,没有囤积足够干柴的百姓,躲在家里瑟瑟发抖。
这时候,总有些人会想出“死别人,不死我”的天才想法。
于是乎,禁令时间越长,各种乱七八糟,鸡飞狗跳的事情越多。
显然,骷髅师杀人还行,处理这些“张三偷了李四的鸡,王五骗了刘六的鸭”,就有点为难人。
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于骷髅师来说都太难了,更别说还有其他的杀人越货,非礼抢劫!
这时候,骷髅师普遍出身军户,文化水平不够的缺点,就被暴露了。
咱杀人在行,断案?
不会!
张山风看着县吏报上来的,一摞厚厚的案卷,有点后悔了。
当初就算那个县令通风报信,也不该把县令灭口太快了!
现在,谁来处理城里的政务呢?
想了半天,张山风不得不拉下脸,寻到了洪汉。
洪汉脸一黑,不屑的回应:“张公位列内阁之上,小小州县,些许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于您来说,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何须劳烦老夫呢?”
他与张山风本就不对付,加上最近城里的天成卫屡次与骷髅师发生冲突,张山风非常护短的偏袒麾下,让洪汉更加恼火。
要不是文人忠君的思想作祟,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洪汉早就跳反了!
张山风脸皮极厚,直接无视了洪汉的暗讽,解释道:“本官需时刻防备乱军来袭,无暇分身。
而麾下能征善战者居多,并无治县之才。
本官此来,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百姓!
你我皆为是朝廷大员,本就有责任为陛下安抚百姓,教化一方!
本官的确无暇分身他顾,洪佥事若也忙于军务,本官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如果洪佥事尚有余力,理应挺身而出,担此重任!”
张山风懒得说太多,不说他明面上的官职,比之洪汉高了不知道多少,理论上是可以直接下令的,就说这活儿,又不是缺了他洪汉,就没人能做了。
应州数万人,难道还挑不出一个能干活的?
大不了冒一点风险,从府吏中,选拔能干之人,经过几轮筛选,一样能找出合适之人。
只是,张山风不希望拿百姓做实验,所以才找上有经验的洪汉。
洪汉听完,脸色果然郑重了很多,只是他依然犹豫了一下,有些疑惑的问向了张山风:“如今乱军兵临城下,大军围困应州,末将也有军务在身。
虽然,不及您繁忙。
但是,天成卫事情也不少。
城内些许小事,是不是……?”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张山风呵斥了。
张山风冷着脸,寒声问道:“小事?”
随即,张山风随即神色庄重的指责道:“唐太宗曾经说过‘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就是因为他明白百姓的重要性,才会开创大唐盛世!
民生之事,乃朝廷一等一的大事!
你我身为朝廷要员,享受百姓香火,受万人景仰,岂可视若不见?
乱军围城,大军列阵城外,随时可能攻城,这的确如高悬之剑,乃是如今我们面临的最大敌人。
但是!
官者,当以民为本,时刻不忘,身上的重担!
社稷者,万民为先!
安定百姓,惩恶扬善,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应州千万人安详度日,一样是重中之重,不可忽视之!”
洪汉神色大变,脸上出现一抹惊骇。
在文官圈子的人,看待张山风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杀胚,屠夫,无耻小人等等一系列的描述,就已经将张山风定位为败类,一个靠着皇帝宠幸,养了一支战力奇高军队的刽子手!
今日,张山风用了一套儒家核心理论,以百姓利益为先,让洪汉刮目相看。
于是,洪汉脸上闪过一抹羞愧,拱手一礼,身形微微弯曲,神色郑重道:“张公教训的是,下官定不负陛下隆恩,不负百姓期望!”
不管洪汉悟了多少,还是他军务是否繁忙。
反正,他接下了这活儿。
而对于洪汉的治理能力,张山风并没有怀疑。
如果,洪汉连一个小小的应州都治理不好。
那么,他在矫诏里面,许诺洪汉的大同巡抚,肯定也就是个空头支票。
相反,洪汉只有将应县治理得当,张山风才会向朱佑樘举荐。
矫诏,也才有可能成为真的圣旨!
……
归路,一直看戏得朱厚照,竖起了大拇指,赞叹道:“叔,厉害!
只用了几句话,慷慨激昂,君民社稷之流,侃侃而谈,就将那个洪汉,说的一愣一愣的,老老实实的去干县令的活,着实厉害!”
张山风冰冷的看向朱厚照,凌厉的眼神盯着朱厚照一阵发毛。
他沉声说道:“民为贵,君为轻,为官为帝者,皆当以百姓为重!
我并没有忽悠他!
你且记住,大明的天下,是你朱家的天下,但更加是天下人的天下!
他日,你若登基,定要记住我今日之言。
否则,也许有朝一日,围困京师的,就不再是鞑靼人,或者是瓦剌人!
也许,会是百姓!”
张山风说完,并没有理会手足无措的朱厚照,而是心思沉重的自顾自的走了。
大明怎么亡的呢?
满清?
不,是百姓!
满清与大明打了那么多年,互有胜负,也许再出一个袁崇焕、熊廷弼之流,再打上几百年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
朝堂多贪官,各地多昏王,所以老百姓反了!
老百姓一旦造反,后果自然是排山倒海,李自成只不过是一个成功的造反者。
如果为帝者,不安百姓,不体恤黎民众生之苦,就算没有李自成,难道就不会有王自成,赵自成,吴自成吗?
为帝者,不可与民争利,但却可以派人与民争利!
自从崇祯砍了魏忠贤,偏向东林党,将手从官僚士绅,直接伸向老百姓的时候……
结局,其实早已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