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州,东门
张山风淡淡的瞥了一眼洪汉派来的亲卫,并没有立即回应。
此时,那名亲卫低着头,一抹脸上的血汗。
虽然,他的脸上露出急切,内心却慌得一批。
张山风何等人物,明显已经看出了端倪,甚至已经看明白了一切。
亲卫腿都不自觉的开始有些发抖了,他心里非常清楚,谎报军情会有什么后果。
作为主帅的张山风,完全可以立即将他砍了!
尤其是战况尤为焦灼的当下,谎报军情,极有可能引发恐慌。
主将一般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斩杀,用以稳定军心。
虽然,这是洪汉指使的。
但是,张山风总不能砍了洪汉吧。
那么,这口锅,该谁背呢?
这名亲兵,虽然只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却已经入伍十多年,对于其中的道道,很是清楚。
所以,此刻他的内心忐忑不安,拼命的祈祷。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祈祷有了效果,出乎意料的是:张山风并没有动怒!
不仅没有跟他计较,反而嘴角泛起了诡异的笑容。
然后,张山风淡然的回应:“回去告诉洪佥事,天成卫再坚守三日。
本官承诺一百新式火铳,快炮一门!”
坚守三天,对于天成卫并不是很难。
甚至,还很轻松!
一方面,天成卫本身就是边军精锐,战斗力极其强悍;
他们完全有实力,能守住攻城压力较小的南门!
另一方面,天成卫最近半个月频频征兵,其人数已经翻倍,实力大增!
受到洪汉治理应州得当,频频开放府库等等举措,广受好评的善政影响下,很多人对天成卫是感激的。
同时,很多人也被外面“投靠鞑靼的乱军”,来势汹汹的声势吓到了,应州城老百姓踊跃参军。
虽然,新兵没怎么训练,战力要大打折扣。
但是,如今在数量上,天成卫绝对能够匹敌一个卫所!
反观骷髅师,被困守孤城的情况下,兵员补充方面,可就不如天成卫了。
火器比之弓箭的优势,是不需要很大的训练量,就可以很快的上手。
大致上就是:是个人都能很快的,拥有非常强的战斗力!
但是!
这有一个前提:你得有火铳啊!
被困在应州,除了林唐儿送的那一批火铳,上哪儿去整出大批火铳呢?
这个鸟地方,锻造工艺惨不忍睹。
那些抓来的铁匠,锻造铁丝都费劲,锻造火器……还是算了吧!
教了他们也不会,还容易泄露新型火铳的锻造之法。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张山风除了招募大量的巡捕,发给他们一些木棍,负责巡逻和维护治安,并没有像洪汉一样疯狂征兵。
事实上,征了也没用。
因为,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子弹很珍贵,不可能浪费子弹给新兵练习。
对于洪汉的小算盘,张山风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的确承诺了火铳和快炮,数量多少也可以商量。
这些都不是问题。
原因在于:无论给多少,只是一批火铳和快炮罢了,命门还在他手上。
至于命门:他没说,给多少子弹!
没有子弹的火铳,跟烧火棍没有区别,还不如大刀好使。
然而,那名亲卫,肯定是不懂这么多的。
他感激涕零的一通马屁,拍的是震天响,乐呵呵的告谢之后,屁颠屁颠的回去禀告去了。
张山风不置可否的看着这一幕,等到对方走远之后,才慨然一叹:
“哎,没有经历社会毒打的年轻人,果然是不知道人心险恶啊!”
大疯哥只答应了给火铳,没答应给子弹啊!
不知道洪汉收到一大批没有子弹的火铳,脸上会是什么表情呢?
应该……很精彩吧!
……
是夜,战火不息
显然,辎重粮草齐全,再也没有拖延的理由了。
塞外神英的密函,以及京城密令,都在不断的催促,让城外的乱军急了。
他们已经不再是刚开始的互相算计,以及心怀侥幸的搞和谈了。
他们心里的小心思和各种侥幸心理,都被泰山压顶般的压力,深深的掩藏在心里。
剩下的,唯有死战了。
不和谈?
不让我们活?
那我们先弄死你!
更加让乱军抓狂的是,总兵神英来了密函:骷髅师有人已经察觉了异常,北伐军也频繁要求撤回大同!
大势上,塞外的战局,持续不了多久了。
言外之意: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如果,在一、两个月内,无法攻破应州。
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也许……
也许,两个月都是奢望。
要是,陛下提前出关的话。
他们的时间会更短,说不定就是明天都有可能!
不过,夜间的指挥难度比较大,攻城强度比之白天,肯定是不如的。
这一点,从对面火箭的密度,以及攻城的强度不及白天的一半,就能看出一二。
此时的张山风,拿着单筒望远镜,已经窥探到了对方整个阵型部署,嘴角只是冷然一笑:“还是不长记性!”
一声命令:“来人,亲卫集结!
传令洪汉,领一千骑兵,随时听候调用!”
张山风的这些亲卫,集结十分快速,相当一部分人都精神奕奕,神采飞扬。
他们中的很多人,身上全然没有半点厮杀的痕迹,白天的时候根本没有参与守城,一直处于休整阶段。
似乎,他们一早就在等待这一刻。
与此同时,洪汉一肚子牢骚的跑来。
一见面,洪汉就大吐苦水:“张公,末将麾下骑兵,白天参与守城,鏖战若久,已经疲惫不堪。
此时,乱军攻城力度减弱,正待休息。
何事需要劳烦骑兵,让我等全体待命呢?”
洪汉也是为难:天成卫不比骷髅师,骷髅师配备重火力的快炮,人数并非骷髅师战力的唯一标准,更多的是合理配置,根据敌兵部署,调整战略。
而天成卫的战力,需要大量的人数维持!
与此同时,新兵又不堪重用,拉几下弓就喊胳膊疼,厮杀方面也没有经验。
新兵一看到血就乱了,连什么时候丢滚木,什么时候倒热油都没法完成,完全没有章法。
他的麾下两千多精锐,一半是骑兵,不得不下马守城,弥补新兵战力不足的缺陷。
原本,洪汉打算晚上让骑兵轮换休整,你丫的,搞什么全体待命,让不让人活啊!
他当然知道:张山风可能又要有所行动。
极有可能……要夜袭!
但是!
对面不乏九边悍将,都是老谋深算之辈,具有极强的战场应变能力,极有可能有所防备。
洪汉可不希望麾下最精锐的骑兵,有所损伤。
张山风对于洪汉的想法一清二楚,只是淡漠的解释道:“兵法云,城门贵开不贵关!
守城,并非坐在城里,等着别人来攻城。
如此这般,必败无疑!
洪佥事,若我们只是困守孤城,勉力应付对方的攻城,乱军将会更加的肆无忌惮。
到时候,会有更多的手段等着我们。
洪佥事体恤下属,本官能够理解。
但是!
守城之战,想要减少伤亡,并非一味的死守,还需让对方有所顾忌!
如此,乱军才不敢全力攻城!
否则,过几日,你会看到更加强悍的攻势!”
洪汉眼中精光一闪,随即暗淡。
道理,他何尝不明白呢?
只是,具体实践,却是难如登天!
对面也有九边精锐,也有常年厮杀,游离在生死边缘的悍将,会完全没有防备吗?
乱军又不全都是安东中屯卫,那种送人头的货色,还是有不少硬茬子的。
洪汉不是不知道要主动出击,而是不敢冒险!
他手上的兵力,如此吃紧的情况下,经不起任何损失!
所以,洪汉有些犹豫道:“道理非是末将不懂,而是对方恐有提防。
如果,此时出城,恐怕会落入对方算计,得不偿失!”
他怕中计,选择的是稳。
然而,将对面部署,看了个一清二楚的张山风,却没有这般顾虑。
张山风只是淡然而自信的劝说:“洪佥事放心,本官何曾让人失望过呢?
等本官下令之后,洪佥事麾下骑兵,只需往西南方突进,待对方被杀退,将一应辎重拖回来即可!”
的确,大明这个战场上,他从未让人失望!
而张山风的目标,显然也不单纯。
威慑,只是表面目的。
实际上,他要对面的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