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过后,神火营损失不小,再也难以阻止蛮夷北归。
宋清风望着蛮夷离去的方向,心中满是不甘。
他恨自己兵力太少,如果自己有一万神火营,他相信自己能够留下蛮夷大半。
“要是我手中兵力充足,何至于让这些蛮夷如此轻易逃脱!” 宋清风一拳砸在身旁的树干上,树皮划破了他的手掌,鲜血渗出,可他却浑然不觉疼痛。
这时候,他才真心恨自己官职太小,话语权太小。
若他能有更高的职位,便能调动更多的兵力,在战场上拥有更大的决策权。
可如今,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蛮夷带着劫掠的百姓和财物,大摇大摆地北返。
“清风,你别太自责了,您已经尽力了。” 赵红英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看着宋清风自责的模样,心中满是心疼。
她轻轻拉住宋清风的手,用自己的手帕为他擦拭着手上的血迹。
自从赵红英被宋清风救下后,她好像想开了,这两天一直跟在宋清风身旁,对他的称呼也变了。
自从赵红英被宋清风救下后,她好像想开了,这两天一直跟在宋清风身旁,对他的称呼也变了。不再是那声客气的 “宋将军”,而是亲昵地唤他 “清风”。
她对宋清风无微不至,时刻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眼见宋清风手上的伤口,赵红英心疼不已,赶忙回营帐取来伤药。
她重新坐回宋清风身边,动作轻柔地捧起他的手,像是捧着稀世珍宝,生怕弄疼他分毫。
“清风,可能会有点疼,你忍一忍。” 赵红英的声音软糯,带着丝丝心疼。她拧开药瓶,将淡黄色的药粉均匀地洒在伤口上,然后用干净的纱布仔细包扎,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包扎完还轻轻吹了吹,仿佛这样就能减轻疼痛。
宋清风看着赵红英,眼中满是感激:“红英,谢谢你。只是我实在不甘心,这些蛮夷在我大楚土地上烧杀抢掠,我们却不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赵红英轻轻靠在宋清风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的心情,可战争不是一个人的事,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两人正说着,营帐外传来士兵的通报声:“将军,大同总兵李威大人来了。”
赵红英听到声音,脸上微微一红,她赶紧从宋清风肩头抬起头,下意识地整整衣衫,略带羞涩地站到宋清风身后。
她的眼神中还残留着与宋清风相处时的温柔,此刻却多了几分面对上司的拘谨。
宋清风应了一声,整理了下自己的仪容,大声说道:“快请李大人进来。”
不一会儿,李威大步走进营帐,他的目光在宋清风和赵红英身上扫过,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宋将军,看来你恢复得不错啊。” 李威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
宋清风连忙拱手行礼:“多谢大人关心,托大人的福,清风的伤势并无大碍。”
赵红英也跟着行了一礼,轻声说道:“见过李大人。” 声音轻柔却不失礼貌。
李威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多礼。此次前来,是想与宋将军商议一下向朝廷上报战功的事。”
宋清风神色一正,说道:“一切听大人安排,清风定当全力配合。”
他看着宋清风,眼中满是赞赏:“宋将军,此次虽然没能彻底消灭蛮夷,但你和你的神火营已经让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一战,你居功至伟。”
宋清风连忙拱手说道:“大人过奖了,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清风不敢居功。”
李威点了点头,满含深意的看着宋清风,“此次大捷,全靠你我共同夹击,截断蛮夷后路,才让他们不得不立刻北返。我像,这捷报是不是就由你我共同撰写?”
宋清风微微颔首,李威的意思,他心里明白。
此次虽说神火营居功至伟,可大同守军同样付出诸多努力,在捷报里大书特书也是官场为官之道,既顾全大局,又能维护各方关系。
他诚恳地说道:“大人所言极是,神火营能顺利作战,离不开大同守军的紧密配合。没有大同守军前期的坚守与牵制,我们也难以形成合围之势。这战功,理应是大家共同的。”
李威露出满意的笑容,点头道:“宋将军深明大义,如此甚好。”
他顿了顿,接着说:“依我看,捷报中,便将神火营列为首功,毕竟你们在战场上的突袭与火器运用,确实给了蛮夷沉重打击。大同守军紧随其后,彰显我们共同御敌之功。”
宋清风思索片刻,补充道:“大人,还有赵红英姑娘所带领的义军,他们熟悉地形,在侦查、骚扰蛮夷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也应当在捷报中提及。”
一直静静在一旁添茶的赵红英,听到宋清风提及自己和义军,眼中闪过惊喜与感动。
她微微抿唇,轻声说道:“能为抗击蛮夷出份力,是我们义军的荣幸,不敢奢求留名。”
李威看向赵红英,眼中带着几分欣赏,说道:“赵姑娘不必谦逊,义军的功劳大家有目共睹,在这捷报上留名,也是对你们的肯定。”
随后,李威提笔蘸墨,开始撰写捷报。
捷报中详细描述了此次战斗的经过,以及双方的伤亡情况。
在提及宋清风和他的神火营时,李威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将宋清风的英勇表现和出色指挥一一记录。
“宋将军,此次回京受奖,你定会得到朝廷的嘉奖,说不定还会升职呢。” 李威笑着对宋清风说道。
宋清风微微皱眉:“大人,清风所求并非官职,只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兵力,早日将蛮夷赶出我大楚国土。”
李威看着宋清风,心中暗暗佩服:“宋将军心怀天下,实乃我大楚之幸。”
捷报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京城里,皇上收到捷报后,得知是宋清风与大同守军一同夹击,截断蛮夷后路,才导致蛮夷立刻北返,大喜。
他当即下令,招大同总兵与宋清风回京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