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汴京城,秋风萧瑟,桂花飘香。然而在这片平静的表象下,波涛暗涌,危机四伏。杨芝储已然离开边关,马不停蹄地赶往京都。
这一日,枢密院直学士杨芝储的府邸内,灯火通明。他身着紫袍,腰悬金鱼袋,面庞却毫无喜色。案几之上,那道加封他为枢密院直学士的圣旨安静地摆放着,黄绢上的墨迹已然干涸,却宛如一把隐形的利刃,高悬于他的头顶。
“大人,童太尉遣人来催促了,说是明日早朝前要您先去枢密院交接军权。”管家垂首恭立在门外,声音低沉。杨芝储仅是匆匆一瞥,心中便涌起无尽的厌恶。抵达京都后竟还要派人监视!美其名曰,妥善安排!
杨芝储冷哼一声:“知晓了,退下吧。”待管家离去后,他手指轻叩案几三下,一个人影倏地闪现出来,跪地于案前。
杨芝储低声说道:“好一招明升暗降。官家好算计,只是凉了天下武将的心,他却还自以为是。”他抬头凝望窗外渐浓的夜色,“备马,让时迁迷晕管家和门房。我要去拜见闻先生。”
与此同时,城南一座毫不起眼的宅院内,闻焕章正埋头奋笔疾书。烛光映照下,他的面容愈发凝重,眉间的皱纹恰似刀刻。三封密信已写成两封,最后一封的墨迹尚未干透。
“先生,杨大人到了。”亲卫进屋轻声禀报。
闻焕章头也不抬:“派人严守各路口,不得有丝毫差池,见陌生来人,格杀勿论,速去。”言罢起身出迎。
杨芝储阔步迈入,紫袍在烛光下闪烁着寒光:“先生,事已至此,我们该如何应对?”
闻焕章这才搁下毛笔,将三封信逐一折好,分别装入三个锦囊之中:“大人无需担忧官家此般作为,恰是如我们所愿。”
“此言何意?”杨芝储躬身问道。
“大人交出兵权,反倒可使他们心生懈怠。”闻焕章眼中闪过一抹精芒,“大人,事到如今何须忍,磨剑数年今日出!我已妥善安排。奚胜前往河北道与田虎联络,朱武出使金国,我则亲去拜见柴进和宋江。”
杨芝储眉头紧蹙:“田虎不过是一介草寇,金国更是虎狼之国,与他们合作……岂不是与虎谋皮?”
“非常之时,须行非常之举。”闻焕章开口截断他,“田虎虽出身猎户,却能在短短数月间占据三州二十三县,其势已成燎原之势。金国新近败于辽,正需盟友。而柴进……”他稍稍停顿,“高俅那一顿毒打,已将他彻底推向官家对立面。”
杨芝储低头沉思许久,田虎固然不足为惧,但若是与宋江联手,借后周柴家之名造反,恐会惹来不小麻烦。大金更是劲旅。自己若能重回边疆,击溃这三股势力,大事可期!于是杨芝储最终颔首:“但愿闻兄筹划周详。”
夜色渐浓,三匹快马分从三座城门悄然驶出汴京,奔向不同方向。计划已然启动,且看这官家如何应对!
河北道,威胜州域内。奚胜乔装成商人,率领十余侍从,循着崎岖山路徐行。遥望远山之巅,隐约可见营寨轮廓,旌旗飘扬。
“来者何人?”蓦然,路旁树林中闪出数十名持刀壮汉,为首的虬髯男子厉喝一声。
奚胜镇定自若,自怀中掏出锦囊:“烦请通传田虎将军,就说旧友来访,有书信敬呈。”
那虬髯男子狐疑地审视他须臾,方挥手命两人上前:“搜身!”确认无异后,奚胜被蒙上双眼,带往关下营寨。待他眼罩被除,已置身大帐之中。眼前立着一个身躯伟岸的男子,浓眉大眼,手臂肌肉隆起,正是田虎。
“你是何人?我岂有你这等故友!”田虎直截了当地发问,声若洪钟。
奚胜微微一笑,取出密信:“田将军请看。”
田虎接过信,粗壮的手指谨慎展开纸张。随着阅读,他的神情由警觉转为惊愕,最终竟流露出一抹笑意:“好!好一个杨将军!既是如此,将军欲反,在下自当襄助。只是将军可否言出必行?”
信中所言,乃是联合反宋之策。闻焕章详尽剖析了当下局势,指明朝廷内部腐朽,蔡京等佞臣当道,实乃改天换地之良辰。他许诺,若田虎应允结盟,日后事成,河北道尽归其统辖。
“田将军大可安心,杨大人若再不奋力争取,日后恐也难有好结果。只要众人齐心协力,必能雄踞一方土地。一个河北王,大人还是给得起的。”奚胜拱手说道。
田虎将信重重拍于桌上,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我田虎本是沁源县一猎户,只因数次遭官府欺压,才聚众起义。现今已占三州二十三县,正苦思下一步该如何走。”他直视奚胜,“闻先生此计,甚合我意!”
奚胜心中暗喜,面上却毫无波澜:“田将军果真豪爽。闻先生尚有一言相告——十日内,请将军集结精锐,待信号一出,即刻出兵。”
“好!”田虎大手一挥,“来人,备酒!今日我要与这位先生开怀畅饮!”
与此同时,朱武已然渡过黄河,踏入金国境内。金国大营戒备森严,朱武被带至大帐之时,金国大王阿骨打正与诸将商议要事。帐内炭火熊熊,映照得众人面色阴沉如铁。
“宋使,杨芝储的军师?你不怕死?可知我如今恨他之深!挫骨扬灰之恨!”阿骨打眯起双眼,“我大金国方才遭此卑鄙无耻之人偷袭,部落损失惨重,宋国还有颜面遣使前来?你是代表大宋议和吗?”
朱武不卑不亢,躬身施礼:“大王,请听在下一言。袭击贵国者,实非大宋官军,乃是我家大人之私军。我家杨大人特遣在下前来,只为解释此事,共商应对之策。”
阿骨打冷哼一声:“嗯,任你如何巧言令色!趁我攻打辽国之机,四路铁骑袭营,四路步卒屠杀,若非朝廷授意,何人能调动如此兵力?”
朱武轻抚胡须,沉声道:“大王,若是不信,可询问幸存者,来袭步卒是否身着赤甲、手持长矛、面戴鬼面藤盾。骑兵是否身披黑甲、手持长矛,配以强弩!”
阿骨打瞳孔骤缩:“果真是你们!你竟然还有胆量前来!”
“若我家大人愿与大王一同伐宋,又当如何?”朱武再次躬身一拜,缓缓道出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