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完瓜子全家歇一天。
剩下的炒瓜子束好口袋放到厨房隔间。
有七斤不那么脆的、九斤品质正常的,这些要留着过年吃。还有十天了,大家不约而同想,再等等。
两斤小瓜子炒好放在堂屋,闲了抓一把吃,郑则估摸着也吃不了几天。
他和阿爹打算这十天再去收一头猪,过年要吃新鲜猪肉,也要上供祖先。
如此算来,真是一年到头不得闲。
“郑则!你快尝尝!”
郑则思绪被打断,朝隔间门口望去,下一瞬枣红色人影果然跑进厨房。
周舟举了一根肉干怼到郑则嘴上,等他咬住后,又把另一根放在他手上,“两根都是你的,多吃点!”
辣口的猪肉干前两天就蒸熟了,再风干两日,今天总算能吃了。
周舟给完又跑出去,边跑边喊阿爹阿娘,孟辛鲁康,一听就知道分吃食去了。
好在第一口是给自己的。
肉干紧实,咬得腮帮子绷紧,很过瘾。
“辛哥儿,你张嘴给我看看。”
孟辛乖乖张嘴,周舟见他牙齿整齐没有坏牙,便放心地给他肉干,“慢慢吃,还有很多。”
鲁康也很喜欢这种费牙耐咬的吃食,但他不太能吃辣,一边哧哈一边不停嚼动。
下次不辣的肉干也做点吧,周舟见他吃得辛苦。
郑老爹和郑大娘走来堂屋,挡风的帘子放下遮严实了,周舟把八仙桌往中间挪,又搬了椅子给两位长辈坐。
他们今天要算钱!
孟辛和鲁康拿着肉干,被安排去看家里的两处院门,不让外人进来;郑则抱着两个钱匣子和算盘,慢悠悠从房里走过来。
“快点快点!”周舟嫌他走得慢。
算盘一放到桌子上,周舟就迫不及待捞到自己面前,把算珠拨整齐。
郑则开口给他报数,都是近日收支。
郑老爹和郑大娘拉着椅子往桌前挪一挪,含笑着看周舟拨弄算盘,他们也想知道这次炒瓜子赚了多少钱咧。
收货八百二十斤,共两千七百一十文;
送去镇上干货铺的炒瓜子一共七百五十斤,每斤十六文,耗损按一斤三厘算,共卖了十一吊又六百四十文;
粗盐第一趟买三十斤,第二趟买四十五斤,第三趟拉来两百一十四斤,每斤十文,共两千八百九十文;
在村里卖了二百零四文炒瓜子,如此算来,年前他们炒瓜子这一趟,一共赚了六吊又四十文。
周舟嘴里念念有词,手上的算珠更是“嗒嗒嗒”上下弹个不停,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他说,这严肃的小样子,还真像个账房小管事咧。
“赚了六吊又四十文钱!”周舟摇了一下算盘归零,抬头大声说道。
这次赚很多了吧!他们房里的钱存了好久才能有六吊钱呢,周舟想。
赚了六千文钱!
郑老爹和郑大娘惊讶对视,忙活六天,一天赚了一千文......哪里敢想啊,两人太过震惊,以至于没立马说话,直到郑则把两个钱匣子的铜板“哗啦”倒了一桌,几人才对这次赚的钱有清晰认识。
“哇哇哇!”好多钱,周舟惊呼,八仙桌都被铜板铺满了,钱的声音可真好听啊!
倒得太用力,桌面都兜不住了,好多铜板一起往桌子下掉。
“滚到椅子旁边了,粥粥,在你左边。”
周舟捡着捡着突然从桌面冒头,兴奋地说:“郑则郑则,真的捡钱了!和我前几天做的梦一模一样,地上有好多钱,我们是不是要发财了?”
郑则惊讶,半蹲着回头确认:“你说你梦见捡钱了?”
“嗯!地上全是钱,我忙坏了,早上起来还有点累,我以为是炒瓜子炒的。”
郑则突然闷声笑开,趴在椅面上笑得直不起身。
“笑什么啊!”
郑大娘见儿子笑话周舟发梦,不悦地说:“粥粥别理他,梦到捡钱是好事,是好兆头咧。”
等几人重新坐回桌前,郑老爹脸上的笑容更是止不住:“真是托了你俩的福,今日算是开了眼了!”他伸手抓了一把铜钱松开,又抓起来,乐呵呵地重复好几次,儿子儿夫郎有出息,他也跟着自豪咧。
郑则咳嗽两声勉强止住笑意,把搓好的麻绳分给他们,边串铜钱边聊。镇上干货店付钱给的全是铜板,想来他们也是图了方便,免跑钱庄换银子,还省了贴水。
“原想着年前能挣个一两吊钱就很厉害了,没想到挣了这么多,”郑大娘眉开眼笑,手上串铜板的动作不停:“这回总能安心过个好年。”
“你俩真是厉害,咱粥粥把算盘一摆,珠子噼里啪啦响,我和你阿爹眼睛都要花了哈哈哈哈。”
郑则伸手去捏周舟的脸,笑道:“这小脸严肃得,我都不敢问话。”
哪有,周舟摘掉他的手,也说起算的账来:“七百五十斤的炒瓜子,光是碎壳钱,就扣了三百六十文呢!”
三百六十文,细棉布都能扯一身了,白面能买三十斤,够全家人吃上好久,他庆幸地说:“损耗扣每斤三厘,单单听着是少,累计起来吓一跳,幸好我们换了店,前头有一家要扣六厘呢!”
怪不得爹爹从前和他说,做生意“斤斤计较”不是坏事。
郑则赞同:“卖到千斤,耗损或许能谈低点。”
“这次收货匆忙,农户人家秋收后都敲花盘称斤卖掉了,我跑这趟能收八百斤已算幸运,若明年还想做这生意,秋收后到年前,能跑两三趟,也是一笔大进项。”
郑老爹和郑大娘在一旁听得直点头。
平日收猪出摊,春夏收红薯干,秋天收莲藕,冬天收瓜子,虽然奔波辛苦但也有赚头,等水田鱼苗养起来,秋收前还可以再卖一趟鱼。郑则细细盘算一年到头的生计,直觉来年定能越过越好,他转头看认真串铜板的周舟,暗暗下决心,一定得让他过上更好的生活。
六吊钱串好后,郑则和周舟要把一半的钱分给爹娘,他们却不要。
“这钱你俩拿着,阿爹只收杀猪出摊的钱。我和你阿娘有钱,平日想买什么都自个儿买了,不用操心。”
郑大娘也点头赞同,儿子已经成家,郑则想法多人又肯干,钱放在他身上更有用。她和大坤存钱,不过是存一家的后路钱。
“倒是你们,用钱的地方多,钱存着总会有用处。年轻人敢试敢闯,我们都支持。若是钱不够也要开口,你阿爹有钱。”
阿爹说话好让人心安啊,不愧是能建得起青砖大屋的养家汉子,周舟佩服地想。
一家人接着商量年前要干的活,安排妥当这才散去。
夫夫两人带着钱匣子回房。
炒瓜子挣的六吊又四十文,加上先前存的六两又三吊钱,如今共有六两又九吊钱。
兜兜转转,钱还是这个数,挣钱真的不容易啊,周舟叹气。
“郑则,咱们过年给爹娘买点东西吧,他们不收钱,那送点礼让他们开心开心。”
“成,出摊再去买。”
挣钱是很不容易,郑则还有个想法,今年怕是无法实现了。家里只有一头牛,平日收猪就不能去收货,去收货就不能收猪。自从开始和周舟收货倒卖,他就有心想再买一头牲畜拉货。
买头耐力强的骡子和车身,至少也要十两银子,他们挣的钱开春还有别的用处,不能轻易花。
郑则不灰心,今年买不成那就努力明年买,骡子总会有的。
*
(特莫喽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