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无休止的党争耗费了大臣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压根没人能静下心来整顿朝政、干点正事。”罗玉华叹息道。
“各派之间的矛盾和仇恨加剧,以至于天启朝后期,就在他们闹哄哄地鸡飞狗跳的时候,天启不得不使用阉党来替压制他们。”
“于是,以大太监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逐渐崛起,并把持了朝政,从而给大明王朝造成了更加难以挽救的祸患。”
“也许有人听到这里,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一群宦官太监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呢?”罗玉华问道。
“其实阉党的头领人虽然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但其成员可不都是太监,而是许多投靠了太监的官僚们。”她解释道。
“而很多的太监命运都比较坎坷,身体有残缺,所以有些心理也不是很健全,很是变态。”
“所以这些人一旦掌握了权力,那真的是没节操没底线的。”她叹道,“明朝着名的太监真的很多,但不是每个人都是郑和那样的……”
“明英宗的王振,祸乱朝政不说,还导致了土木堡之变。”
“明武宗的刘瑾,也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祸患。”她叹道,“但他们比起魏忠贤来说,还是有点小巫见大巫的。”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那真的是祸国殃民、做尽了伤天害理的坏事的。但奇怪的是,偏偏就有那么多读圣贤书、科举出身的官僚,愿意投靠阉党,这也是挺值得思考的事。”
“大家知道,官员的选拔,在汉代时一般是通过推举孝廉的方式。”罗玉华道,“后来则主要是从世家大族里选拔的九品中正制。”
“直到隋唐时期,才开始了科举考试,到了宋朝,则成为主要的选拔官员的手段。”
“但到明朝,科举便几乎就成了唯一的途径,而且当时的科举考试已经非常成熟了。”
“明朝的科举考试,从一开始,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考试内容的,考试形式都固定为相当僵化的八股文了。”
“大家知道,儒家是特别强调封建礼教,强调三纲五常的。”
她继续道:“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
“儒家还特别强调知识分子的气节……”
“可不知道为什么,很多被正统儒家思想,长期灌输出来的古代知识分子的节操,反倒是越来越差了……”
“要知道,激烈的党争在唐朝、宋朝和明朝都有。其中宋朝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更多的是治国理念的争执。”
“像是王安石、司马光等领袖的人品还是被认可的,程颐、程颢和朱熹这些人,也最多被人说是道貌岸然,还不至于被质疑其节操。”
“唐朝末期,太监们厉害得可以随意废杀皇帝的时候,也从没听说过,有大臣去拜倒在太监的门下的。”她摇头道。
“唯独在明朝,这个儒家思想对人的头脑禁锢最深的朝代,却出现了批量的官僚勾结太监甚至投靠太监的现象……”
“关键是这些人还没节操、没底线,嘴脸丑恶的令人发指,行为恶心的让人想吐。”
“而明朝的太监,其实也远不如他们秦汉唐的前辈们厉害。”罗玉华继续道,“因为明朝的权力制度还是比较完备的,太监的权力是来自于皇权的赋予。”
“这要赶上朱元璋或是朱棣那种厉害的皇帝,宦官根本没有吭声的机会。”
“即便是王振、刘瑾,也只是骗取了明英宗和明武宗的信任。”
“这魏忠贤也跟他们一样,是骗取了明熹宗天启皇帝的信任才有了这个机会……”
“而这个魏忠贤原本也就是个市井无赖。”罗玉华继续道,“因为躲避赌债,他自行阉割进宫当了太监。”
“由于他狡猾奸诈,善于逢迎拍马,暗中还跟天启皇帝的奶妈相好上了。”
“而天启朱由校因为从小生母就去世了,所以跟奶妈感情非常好。这魏忠贤就通过这层关系,当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的。”
“天启朱由校也很有意思,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的长子。因为他爹一直战战兢兢地整天担心太子地位保不住,所以对他的教育更是顾不上了。”
“相传说朱由校本身就是个半文盲,而且从史书记载他的行为表现来看,他应该是个比明英宗还糊涂的皇帝。”
“当然,因为《明史》是清朝人写的,朱由校当时也是与清军对抗最多的皇帝,所以难保满清没有抹黑他的嫌疑。”罗玉华继续道。
“但唯一可以肯定地说,朱由校是个选错了工作的人,他当然当皇帝是命运的安排。”
“而他本人则最适合做个木匠。”
“因为沉迷于自己的木工活,每每有人拿公文给朱由校批示时,他都很嫌烦,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拿去办就行了,我知道了。”
“就这样,魏忠贤开始随心所欲地处理朝政,他渐渐把持了东厂和锦衣卫,权倾朝野。”她叹息道,“渐渐的,很多不知廉耻的朝廷大臣和地方官员都投入到他的门下,内阁、六部和外地的总督、巡抚中都有他的死党,爪牙遍布天下。”
“什么【五虎】、【五彪】、【十狗】、【四十孙】啥的。”
罗玉华嫌弃的摇头道:“别看魏忠贤是个太监,可愿意给他当儿子、当孙子的人有的是。”
“阉党集团就这么慢慢形成了。那些地方官员更是为了巴结他,纷纷给他修生祠,就是给活人修祠堂祭祀。”
“随着他权力越来越大,这些人便都开始管他叫【九千岁】,跟皇帝的万岁也就差那么一千岁了。”
“朝廷上的大事小情,都必须要向他请示,以至于到最后,朝政的事竟然没人向皇帝请示了。”
“满朝上下,从朝廷到地方,都只知道有魏忠贤,而不知道有天启这个皇帝了。”罗玉华叹道,“而他的全家,也是随着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连怀里抱着吃奶的孩子,都有官爵和福利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