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迈步走进殿内,并没有经过任何人通报,他并没有过多的追问云奇,一进来就到处打量。
只见大殿之中光洁如镜,每一块地板都打磨的非常光滑,能清晰的映出人的倒影。大殿采用复杂的斗拱结构,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穹顶上绘制着绚丽多彩的壁画,祥云缠绕、日月星辰,又有奇珍异兽在上,拱卫金龙盘旋,张牙舞爪,尽显皇家威严。
殿内四周,摆放着一些精美的青铜器和瓷器,这些器物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往深了去,就看见一张龙椅,龙椅是名贵的紫檀制作而成,椅背和扶手处雕刻着九条形态各异的龙,龙身蜿蜒,龙鳞细密,龙须飘动。
龙椅前还有一张紫檀桌案,桌案很大,但是却非常的挤,上面密密麻麻的摆满了各种颜色的奏章,分门别类,整整齐齐,那个大明最尊贵的人正坐在那里,像是一个忙碌的账房一般。
身穿着明黄色的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管理着大明万里疆域上的账目!
“皇爷爷!”朱雄英看见朱元璋之后就高声叫道,迈动着还没长起来的小短腿,飞快的跑到朱元璋面前!
彼时,朱元璋正全神贯注地审阅着手中的奏章,听到这熟悉又亲昵的声音,手上的动作突然顿住,缓缓抬起头来,脸上瞬间浮现出一抹慈爱温和的笑意。他放下手中的文书,张开双臂,稳稳地将飞奔而至的朱雄英抱在怀中,朗声说道:“大孙儿,下课了?怎么样,和你的叔叔们相处得还好吗?”
朱雄英真是一点也不见外,鞋都不脱踩着朱元璋的龙椅,一屁股坐在朱元璋的龙案上,底下坐的也不知道是谁的奏章,兴致勃勃的说道:“见到了十一叔、十二叔、十三叔、还有十四叔,都对我多有照顾!”
朱元璋这会儿也难得的休息一会儿,说道:“你对你的夫子还满意吗!”
朱雄英从屁股底下摸索半天,掏出来一本硬邦邦的奏折,也不管是谁的,随手放在一边,说道:“宋夫子学问很高,今天我们学习了论语!”
朱雄英跟朱元璋一五一十的讲述着课堂上的事儿,朱元璋听的津津有味,吩咐云奇前去传话:“去告诉徐兴祖那黑心肝的,今天咱大孙在这儿吃饭,让他务必整出来几道可口的好菜,别再像平常似的糊弄咱!”
“爷爷,你每天要看这么多东西吗?”朱雄英看了看周围的这些奏章,堆积如山,险些都要把他埋起来了,虽然早就知道朱元璋勤奋,但是真摆在眼前了,心里还是有点小小的震撼!
自从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了丞相制度,废除了行中书省之后,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百官,是大大加强了皇权,但是也给皇帝带来了繁重的工作。
因为无论大小事务,皆决于上,朱元璋就是整个大明的cpU。
“是啊!今天的事务还算是少的呢!”朱元璋笑呵呵的,随便拿起来一本奏疏,耐心解释道:“这天下太大了,每天发生的事儿也太多了,每件事儿都等着皇帝拿主意!每件事儿还都得认真对待,因为皇帝的一点点疏忽,到了下边那就是天大的事儿!”
朱雄英点头,心里想着现在朱元璋是勤奋,可往后几代的后世之君,又怎么保证各个都如此呢?还是要形成权力制衡的制度才好,类似内阁的机构肯定是势在必行的了!
不过,他也明白,现在若是贸然提起制度改革,皇爷爷恐怕会心生排斥,此事还得从长计议,一步一步慢慢来。
于是,朱雄英思考了半天说道:“皇爷爷,你可以找些人来帮你处理事务了呀!”
朱元璋听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只当是小孩子家口无遮拦,童言无忌,便说道:“大孙啊,权利怎么能拱手让给他人呢,也就你爹能替我分担分担,旁人又怎么能放心呢!”
朱雄英仔细斟酌了一下用词,接着说道:“不是让他们批阅决定,而是让他们充当助手,只有提建议,草拟的权利,但是没有决策权!”
“而且,他们要和其他人互不隶属,相互监督,皇爷爷您也可以随时收回他们的权利,这样不就可以放心了嘛!如此一来,皇爷爷处理事情的效率也可以提高,就不用这么劳累了!”
起初,朱元璋只当朱雄英是在小孩子胡乱说话,并未放在心上。可听着听着,他的神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越琢磨越觉得孙儿这话似乎有点道理,虽说还有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但细细想来,竟完全具备实行的可能性。
其实朱雄英所说的就是殿阁大学士制度,这是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十一月仿照前朝设立的,这些人只担任顾问,并没有什么实权,直到建文朝才开始有实权,永乐朝渐渐发展成内阁!
这个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的翰林学士,他们最初是为皇帝提供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顾问和服务,后逐渐参与到机要事务中,负责起草诏书、参与决策讨论等。
前宋时,设有殿阁侍臣,主要是为皇帝讲解经史、提供政务建议,也承担一些文书起草等工作。
朱雄英现在想要给予大学士议政权,但不给决策权,很是让朱元璋意动,毕竟朱雄英只是将他的政策,稍加改动,提前几个月说给他而已!
“雄英,你这个想法可帮了爷爷的大忙了!”朱元璋对朱雄英充满的赞许,小小年纪就展现出来这么高的政治天赋,真真是朱家的麒麟儿啊!
他对朱雄英非常满意,想要对其进行封赏,于是他对朱雄英说:“大孙啊,你今天帮了爷爷的大忙,过几天爷爷要好好的赏你!”
朱雄英眼睛都亮了,瞪大眼睛说道:“爷爷要带我出宫去?”
朱元璋一听,故作不悦道:“看来你小子还没长记性,就应该让你多关几天!”
朱雄英讪笑,有些不好意思!
随后,祖孙二人欢快的吃了个午饭,朱雄英下午依旧去听课去了,朱元璋也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