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书因为各种问题不能再写了,对不起,如果能补上女武神计划成功之后的架空世界,我以后会补的。)
新书名字叫二战风云:重生,别问我为什么起这么中二的名字,答案是正常名字过不了审。
下面是无关关于新书的废话(为了凑字)
2025年3月29日,柏林洪堡大学东亚图书馆的地下修复室,陈默的指尖触碰到那本1943年《东线战场战术手稿汇编》的瞬间,泛黄纸页上的哥特体德文突然扭曲成量子纠缠态的蓝光。
";汉斯·克虏伯,临时政府首脑,阵亡于1944年8月1日。";他的视网膜上浮现出一行血字。
这本从中国西北某抗战遗址回流的古籍,扉页夹层藏着张泛银光的金属箔片——经碳14检测竟含21世纪纳米级二氧化硅涂层。当陈默用紫外线灯扫描时,箔片显影出1944年狼穴地堡的平面图,标注点与慕尼黑工业大学量子实验室的坐标完全重合。
陈默的导师海因里希教授发现,手稿中的战术符号实为改良版";恩尼格玛密码";:
- 装甲突击路线隐藏着2024年轻人嘛宝宝
- 炮兵坐标换算表对应慕尼黑地铁3号线的量子通信基站分布;
- 最惊人的是第17页空白处,用显影液显现出《奥得河密约》俄文原稿,落款日期却是2025年3月28日。
当陈默在研讨会上指出";库尔斯克战役的钳形攻势存在0.73%的概率偏差";时,全场哗然。他下意识用普鲁士军官的沙盘推演习惯,在ppt上画出三条本不存在的苏军补给线——而这正是莫斯科档案馆最新解
陈默开始出现认知撕裂:
史料分析时,他会突然用德文草书写满";必须阻止朱可夫拿到V2燃料配方";;
田野调查中,他在山西某抗战地道遗址精准定位出从未记载的德军顾问团日记;
学术社交场合,他竟用1940年代汉堡口音的德语与日本访学者争论";关特演计划";的细节。
最诡异的证据出现在昨晚——洪堡大学服务器日志显示,陈默的账号在凌晨3点访问了校图书馆的绝密档案库,下载权限需要16位校董联合授权。而当保安调取监控时,画面里的陈默瞳孔泛。
";您不觉得1945年柏林地铁G线施工图,和2025年北京地铁19号线的量子隧道模型过于相似吗?";陈默在博士论文开题答辩时,将两份图纸叠加投影。
会场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的瞬间,评委们看见他的影子在地面分裂成两个:
- 左侧是穿着白大褂的东亚青年,手持《穿越非洲两百年》批注本;
- 右侧却是佩戴铁十字勋章的德军参谋,军刀挑着份《慕尼黑协定》修订稿。
当保安冲入时,陈默已昏迷在洒满解码液的操作台前,屏幕上跳动着未完成的公式:
Ψ(历史)=Σ(记忆碎片)xe^(i·量子纠缠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