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姐儿反应慢了些,薛泠人都走了,她才反应过来,看着瑶姐儿:“瑶姐姐,怎么办啊?”
瑶姐儿低头瞧着自己手上的镯子,实在是喜欢的要紧,可心里也知道,这么贵重的礼物,她实在是不该收。
“我回去问问母亲,你也回去问问伯娘。”
琳姐儿点了点头,“好,那我也回去问问娘亲。”
两人商议好,便各自回去寻了各自的娘亲。
琳姐儿年纪小些,礼收了便收了,但瑶姐儿年纪不小了,该知事了。
一路上,瑶姐儿惴惴不安,这么贵重的镯子,她这般轻易便收下了,母亲怕是要训斥她。
“母亲。”
到了母亲跟前,瑶姐儿忙将手镯递上:“方才泠表姐,又给我送了一份礼。”
李氏瞧了一眼那盒子,笑道:“泠表姐给你的,那你便收着吧。”
瑶姐儿摇了摇头:“母亲,您瞧瞧。”
说罢,她将盒盖打开。
“这手镯?”
李氏一开始还看不出什么门道来,只是觉得这手镯纹路精美,外甥女出手大方。
可瑶姐儿把手镯拿上来,她才看清楚,那搭扣上的蓝宝石可不是有钱便能买着。
薛泠舍得将这么一颗宝石镶嵌在手镯上,可见她手上的宝贝之多。
“你泠表姐当真是大方。”
瑶姐儿有些讶然,看着母亲:“母亲,您不是说,太贵重的礼物,不可随后收吗?”
李氏笑了起来,“这是你泠表姐送的,你泠表姐小时候,来我们家,你父亲和你大伯,常常带着她和你谌表哥去玩。她啊,向来大方,她给你送的,你便收着吧。”
说起这个,李氏忽然想到什么:“你泠表姐给你送了这么一个手镯,那给琳姐儿送的什么?”
“也是手镯,就是上面镌刻的纹路有些不一样。”
瑶姐儿听到母亲这话,心花怒放,拿起手镯,往手上戴了起来:“母亲,是不是很好看?”
“自是好看。”
不过她也知道这手镯贵重,轻易不舍得戴出来。
这刚得了,过过眼瘾便罢了。
戴了片刻,瑶姐儿便将镯子放了回去,“母亲,您帮我收好,我及?那日再戴。”
李氏摸了下女儿的头:“你泠表姐给你的,你便自己收着吧。”
瑶姐儿想了想,点了点头,看着母亲,感叹道:“母亲,泠表姐长得可真好看。”
“好看吧?你姑姑,可是我们亳州第一美人。”
说到此处,李氏顿了下:“当然,你姑父也不差,当年,他可是上京四大美男子之一。”
“你小时候见过他们,怎么,不记得了?”
瑶姐儿往母亲怀里面钻了进去:“不记得了,母亲,你多给我讲讲泠表姐的事情,我爱听。”
李氏今日也无旁的事,便顺着女儿说起了薛泠,“你这泠表姐啊——”
她停了下,轻笑出声。
瑶姐儿不明所以:“母亲,泠表姐怎么了?”
“你这泠表姐啊,小时候,跟现在可不一样……”
李氏印象中的薛泠,聪明伶俐的很,人还特别的娇,偏偏她长了一张好嘴,惯会说好话,他们都被她哄得晕乎乎的,她要什么便给什么。
薛泠并不知舅母在说自己的过往糗事,她从花园出来后,便去寻了外祖母,陪着外祖母聊了会天,这才回到自己的小院子。
第二日,瑶姐儿和琳姐儿两人过来她这边做女红。
琳姐儿年纪虽小,女红做的比瑶姐儿都要好。
薛泠也拿了针线,却迟迟没下针。
琳姐儿瞧见了,问了一句:“泠表姐,你不是要做香囊吗?”
薛泠难得有几分不自在,应了一声:“嗯,我得想想图样。”
她神情正经认真,琳姐儿便不再开口扰她。
只是又过了片刻,她还是未下针。
琳姐儿手上的那块手帕都绣了大半了,她抬头瞧见薛泠手上那块布,连剪都未剪半分,她也看出些来了:“泠表姐,你可是不喜欢做女红?”
瑶姐儿听到这话,放下了手上的针线:“泠表姐,你喜欢玩什么?”
她昨日从母亲父亲口中听了许多泠表姐有关的事情,瑶姐儿早就知道泠表姐不会做女红,可当着琳姐儿的面,她不好开口,便趁着这机会,转移了话题。
薛泠放下手中的剪子,“做什么都成,不做女红便好。”
她说着,看着眼前两个小表妹:“风筝可会做,我给你们做个风筝可好?”
琳姐儿不过才十岁,虽还是好玩的年纪,听到薛泠这话,双眸一亮,“泠表姐你会做风筝啊?”
“这有什么难的!”
薛泠松了口气,忙让碧月把她跟前的布和剪子端走,“比做香囊简单。”
碧月听到她这话,没忍住笑了下。
薛泠看了她一眼,脸微微发热。
她也不知为何,旁的都是一看便会,就是这女红,如何都做不好。
在两个小表妹面前,她实在是不敢献丑。
旁人说献丑,或许是自谦,可薛泠的女红,是真的献丑。
薛泠确实会做风筝,少时,她阿爹就常常带着她做风筝,做好了,便趁个好天,去庄子那放风筝。
“翠月,去备些,做风筝的材料来。”
“好的,小姐。”
瑶姐儿和琳姐儿好奇得很,瑶姐儿尚好,她年长瑶姐儿三岁,后年便及?了,虽好奇,却也不好像琳姐儿那般凑过去。
备好材料,薛泠带着她们二人动手做风筝。
风筝确实不难做,却也需要用些耐心和细致。
不知不觉,嬷嬷都提醒她们三人午膳时间到了。
框架已经做好了,剩下的便是绘图了,薛泠便让人上午膳,用过午膳后,三人继续做那风筝。
这几日秋高气爽,正适合放风筝。
风筝做好后,薛泠带着两个表妹去了后花园放起风筝。
三人玩得正开心,一道女声传了过来:“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泠姐儿!”